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社會

95后女孩把甲骨文“搬”上網

2024年04月22日08:41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95后女孩把甲骨文“搬”上網

“中國唯一的甲骨文大學生,破譯一個字賺10萬元,李右溪到底有多牛?”今年3月底,一條辟謠視頻讓甲骨文科普博主李右溪(本名李瑩)再次受到關注,她澄清了一年來網上有關她的不實謠言,“我沒有破譯甲骨文,也不是國內唯一學習甲骨文的大學生。”

視頻裡,李右溪表情凝重,有些無奈,“可能大家都喜歡聽天才的故事,喜歡看那種‘兩步就能走到山頂’的爽文,但相比於那些踏踏實實搞研究的學者,我更像是一個中間人,一頭是學術,一頭是推廣與科普”。

李右溪的甲骨文科普工作還要從一年前說起。那是一個傍晚,這名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甲骨文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在朋友家中架起了補光燈和提詞器,對著鏡頭,和網友聊起了與甲骨文有關的事,拍攝背景是一個臨時改裝的書櫃。

這條“挑戰全網最冷門專業”的視頻共兩分多鐘,卻拍了5個多小時,文稿改了又改,李右溪試圖讓每句話都通俗易懂。視頻發布后,僅過了一晚,就有了百萬播放量。3000多年前的古老文字,開始和一些網友的日常學習生活有了交集。

第一次聽說李右溪的專業的人,往往會下意識地瞪大眼睛,半張著嘴巴,做出震驚的表情。還有人好奇,她的畢業論文是不是用甲骨文寫的。

在學術研究領域,甲骨學是“冷門絕學”中的一門,李右溪的求學經歷也印証了這門學問的冷門程度。在浙江師范大學,研究甲骨文的老師隻有陳年福一位,那一屆隻招了一個學生,就是李右溪。學生人數少,課堂就設在導師陳年福家的客廳裡。李右溪每周踩著單車去上課。

上課前,陳年福會給學生們泡上一壺茶,備點水果、零食。隨后,他把甲骨的拓片投到電視屏幕上開講,學生幾人則坐在對面沙發上聽講。

導師推薦李右溪讀郭沫若的《卜辭通纂》。這本書裡是豎版、手寫的繁體字,初讀者常常無從下手,最開始,讀一頁就得花一個下午。好不容易把裡面每個字都認全了,連在一塊,又不明白整句話是什麼意思。那段時間,李右溪邊看書邊查資料,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

甲骨文是商朝史官刻在龜甲與獸骨上專門給王室佔卜的文字,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也是漢字的源頭。相比入門的“苦”,探尋這些漢字“如何被造出來的過程”就像破案,李右溪覺得“太有意思了”——每個漢字之所以能成為現在的樣子,背后都藏著一串故事。

失落感是畢業后才有的,因為讀博的計劃落空,她不得不去找工作。畢業后的一年多,李右溪干的兩份工作都和甲骨文無關。

視頻的意外火爆,讓李右溪決定重新撿起自己的專業知識。她辭去一家MCN公司短視頻編導的工作,成為一名甲骨文博主,在社交媒體給網友科普甲骨文。最初的3個月,她制作了詳細的排期表,具體到每一天的腳本寫作、口播和拍攝任務,還給自己的個人IP取名“李右溪”。

在京杭大運河邊租下的房子裡,李右溪開始了對著鏡頭創作的日子。工作台是兩張長桌拼湊成的,桌后立著一個屏風,她常以此為拍攝背景。

客廳的書架上,陳列著幾本甲骨文專著。每天吃過早午飯后,她就會從中翻找、發掘可能的選題,有時也會去博物館找靈感。從選題到腳本的寫作,她都力求生動、有趣。

李右溪希望通過“高冷”的甲骨文,把古今串聯起來。宴請文化難道是當代才出現的嗎?李右溪查閱大量資料,從一個“宴”字的字形演變入手,指出至少從3000多年前的商代開始就有了宴請,商王也得靠“請客吃飯”和人聯絡感情。

一年多來,這名95后創作、發布了100多條甲骨文科普視頻,單平台就有近80萬粉絲。這些“學生”裡有八九歲的小學生,也有上了年紀的老人。

不少網友受這些科普視頻的啟發,開始關注身邊常用的一些漢字。有網友給她留言:“敗”字,左邊的“貝”是錢的意思,右邊的“文”是文化的意思,有錢又有文化,為什麼是“敗”呢?還有人問:“運動會”三個字為什麼都有雲,這麼多雲,是不是意味著要下雨?運動會肯定是不希望下雨的。一位父親替他的孩子請教:“聽”字為什麼是口字旁,明明我們是用耳朵聽的。

“或許有的人對這些問題已經不感興趣了,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這些字,當初記這些字的時候大多靠的是死記硬背。對於還在認字階段的孩子來說,關於一個字為什麼要這樣寫,他們是有好奇心的。”李右溪驚訝於網友們的想象力,她翻找論文和書籍,通過科普視頻的方式,來解答這些疑惑。

有時,她也會“讀錯字”,被網友指出后,她很自責,“一晚上都睡不好”。

陳年福輾轉看到學生的報道和視頻,覺得“很不錯”,鼓勵她繼續做下去,還主動承擔了后續視頻腳本的校審工作。陳年福以學者的嚴謹姿態叮囑李右溪,“視頻影響大,盡量不要出錯”。

客廳朝西,陽光好的時候,能看到夕陽,李右溪關上窗,把滾滾車流聲隔絕在外,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下午。視頻拍攝工作經常是在晚上進行。視頻腳本有時會在凌晨發給陳年福,陳年福會在第二天一早把標注好的文檔傳給她。

甲骨文和李右溪都變得受歡迎起來。幾檔知名的電視節目找到她,在節目裡李右溪科普了甲骨文,也“科普”了自己。一些商業合作也找了過來,李右溪以相對體面的方式獲得收入。

去年6月高考季,李右溪嘗試用甲骨文寫了段高考作文﹔亞運會和大運會等大型體育賽事現場,看到運動員的矯健身姿,李右溪又聯想到了“走”“射”“斗”“舞”“永”的字形演變過程。

李右溪曾想過做一名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影響”別人。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她被聘到杭州的一家教輔機構短暫地做了幾個月的語文老師,后來因為一些原因離職了。直到她把甲骨文課堂“搬”到了網上,有了數量更為龐大的學生群體,她開始窺見甲骨文這一“冷門絕學”更大的天地。

一些語文老師會在課堂上聊到她視頻裡的知識點,作為甲骨文博主,李右溪以另一種方式影響著他人。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卓瓊)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