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航班量、旅客吞吐量已恢復至2019年的80%左右

成都航空樞紐國際航線快速恢復

2024年04月21日08:27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成都航空樞紐國際航線快速恢復

“大家下午好。”4月17日,當來自成都的川航3U3811航班抵達奧克蘭機場后,受到當地的熱情接待,新西蘭外交貿易部駐奧克蘭辦公室主任梅瑞琪用中文“迎接”來自四川的旅客。

這是成都直飛奧克蘭航線復航的首個航班。暌違4年后,中國中西部地區和大洋洲新西蘭再次架起直連的“空中金橋”。

恢復國際航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月4日,2024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提出,2024年國際客運市場將加快恢復,預計2024年底恢復至疫情前約80%。

成都航空樞紐的“動作”明顯更快。截至目前,成都在飛的國際及地區定期直飛客貨運航線已達70條,通達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的洲際客運骨干航線網絡基本形成,亞洲重要航點基本實現全覆蓋,航班量、旅客吞吐量已恢復至2019年的80%左右。

開放的通道

航司運力投入超過2019年

喜慶的慶祝儀式、民航最高禮儀的飛機“過水門”……無不展現出新西蘭對成都直飛奧克蘭航線復航的熱情。梅瑞琪用“裡程碑”來形容復航,她說:“這為四川和新西蘭的商務、學生、旅游等往來,提供了極大便利。”

渴盼背后,是國際人員交流和經貿往來的迫切。成都海關數據顯示,前2月,四川對新西蘭貨物貿易進出口值3億元,同比增長34.6%。其中,成都對新西蘭貨物貿易進出口值2.4億元,同比增長41.3%。

國際航班的恢復,讓不同的群體受益,尤其在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數據顯示,一季度,成都航空樞紐運送國際地區旅客近130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0%﹔成都航空口岸入境外國人近12萬人次,同比增長超8倍﹔四川貿易進口值逾900億元,同比增長25.8%,超過全國整體水平20.8個百分點。

開放的四川,需要更多國際通道的搭建﹔“空中絲路”的加速編織,更有力地支撐著四川對外開放。

成都直飛奧克蘭航線復航后,成都直飛大洋洲航線恢復至3條,班次每周11班。“一季度,成都直飛歐洲、非洲、大洋洲的航線旅客量和架次,均已恢復至2019年前水平。”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相關負責人說。

還記得2023年1月,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后,很多人估計民航市場會迅速恢復。一年多后,國內市場熱火朝天,國際市場卻顯冷清。國際市場恢復為何這麼難?業內人士介紹,開通一條航線,需機場給到時刻資源,在重要的樞紐機場,寸時寸金。對國際航線來說,不僅需國內機場的時刻,還需國外機場的時刻,加上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國際航線恢復難度就更大。

成都航空樞紐聚焦打造中國中西部面向全球的航空門戶樞紐和國際航空中轉樞紐總體目標,率先推動實現北美洛杉磯,歐洲法蘭克福、倫敦,大洋洲墨爾本、悉尼等重要洲際樞紐航線復航。今年以來,持續大力推進國際市場開拓,復航新開奧克蘭、卡迪克蘭、薄荷島3條國際客運航線,加密洛杉磯、莫斯科、聖彼得堡、吉隆坡、胡志明市等11條國際地區客運航線,航線網絡覆蓋全球,日均航班超過100架次。

不僅數量多,“含金量”也高。客運航線中,成都往返洛杉磯、法蘭克福、亞的斯亞貝巴、墨爾本、伊斯坦布爾、開羅、奧克蘭等地是目前中西部地區獨飛航線。

據統計,一季度,成都國際及地區客運航班量、旅客量均已達2019年的80%左右,恢復速度位於全國前列﹔國際地區旅客量排名全國機場第4位,僅次於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直接接觸旅客的航空公司,對市場更為敏感。目前,國航、川航在成都運營的國際地區航線分別為13條、27條,兩大航司在成都國際地區市場的運力投入均已超過2019年,其中川航已超30%,這意味著在航線數量同等情況下,航班飛行頻次更多、裡程更遠。

開放的熱度

“經成都轉”效應凸顯

“從成都飛”到“從成都轉”,成都航空樞紐的樞紐屬性愈發凸顯。

搭乘成都直飛奧克蘭復航首個航班的旅客,有一些是自境外或外地經成都中轉的旅客。“3月初,這條航線確定復航並進入電腦銷售系統正式發售后,第二天就有3名客人訂了從加德滿都經成都到奧克蘭的機票。”四川航空商委總經理吳德昀介紹。

奧克蘭是連接南太平洋的交通樞紐,瞄准這一市場,川航正積極開展和新西蘭、拉美航空公司的合作,一方面吸引客源經成都到歐洲、北美﹔另一方面通過新西蘭連接拉美,為成都出發、快速抵達拉美國家,提供更多選擇。

成都地處歐洲—澳洲、南亞、東南亞—北美的國際航路交叉點上,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和中轉地理條件。天府國際機場精心布局復合型國際中轉樞紐網絡,按照東西互濟、南北互轉規劃設計,引導航司加強樞紐網絡構建,優化航班中轉銜接,為國內轉國際、國際轉國際輸送客流、提高效率。

以川航為例。川航航班在天府國際機場約佔19%,可以較方便地構建起中轉銜接網絡,搭乘川航航班從天府國際機場出境,2小時至10小時內的中轉銜接航班達到4725個/周。川航從成都始發的11條洲際航線(亞洲以外的航線)和遠程航線(飛行時間在10小時以上)中,已有8條每周在4班以上,其中7條每周5班。

通達的航線、高頻的班次,讓川航以成都為中轉點,形成歐洲轉澳洲、美洲歐洲轉東南亞、澳洲轉東北亞、東南亞轉東北亞的“國際轉國際中轉通道”。由川航執飛的莫斯科、聖彼得堡航線,在成都的中轉率近70%。

“織網”的同時,中轉便利之舉不斷推陳出新。

今年3月,國航在天府國際機場開通首個國際通程服務,103名乘坐國航CA432航班自法蘭克福起飛經天府國際機場中轉至其他國際/地區航班的旅客,首次採用“國際通程航班”監管模式中轉。他們在始發站一次性辦理乘機、托運行李手續,在成都中轉時不需提取及再次托運行李,直接在目的地提取全部托運行李。首名通程旅客僅用時30分鐘就完成國際通程,較此前節約100分鐘。國航西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推動更多經天府國際機場國際中轉通程航點開通,進一步提升天府國際機場對國際中轉旅客的吸引力。

數據顯示,一季度天府國際機場中轉航線組合達17915對,同比提升50.3%﹔環比去年四季度,國際中轉旅客量增加33.3%。目前,莫斯科、聖彼得堡、羅馬、伊斯坦布爾等洲際航線在成都的中轉率超55%,天府國際機場國際中轉樞紐效應日益顯現。(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眉靈)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