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走進中國科技城 探尋新質生產力 | “智能升級”讓傳統國企煥發新活力

人民網 彭茜
2024年04月18日15:40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作為一家老牌國企,長虹是如何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和轉型發展道路上實現“煥然一新”的?近日,在綿陽高新區長虹智能制造產業園,這個答案被找到了。

企業生產線上,隻見一塊塊顯示屏通過智能模組加工、高精度機器人自動OC重合、模組自動翻轉、全自動整機包裝等工序后,最終通過地面AGV(自動導向搬運車)將成品按照不同型號和品類分撥,傳入成品立體倉庫,整套流程幾乎是智能化操作完成。

四川長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園區航拍圖。劉軍攝

四川長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園區航拍圖。劉軍攝

這便是長虹打造的行業首條“5G+工業互聯網”智慧顯示生產線,整個工廠的物流自動化率達到95%。

“現在訂單交付周期大幅縮減,隻需要11天,這處於行業領先水平。”據長虹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智能化打造,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目前單台電視制造成本大幅下降,“以75寸電視為例,制造成本下降了33%。”

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道路上,長虹智能化如何落地?作為擁有深厚歷史底蘊,以“產業報國”為己任的傳統制造型國企,自主創新是必由之路。

據介紹,長虹緊扣“智改數轉”,通過對智能設備、智能產線、智能工廠的智能改造升級,提升制造能力。通過自研,長虹實現對設備、產線、工廠,全面實施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通過工業機器人、機器視覺等多項技術,創造了中國第一批“5G+工業互聯網”生產線,成功推動產業實現數字化,管理實現信息化,並在中國家電行業率先實現了“大規模個人化定制服務”。

長虹新能源電池在進行產品性能測試。郭超英攝

長虹新能源電池在進行產品性能測試。郭超英攝

在電視工廠,長虹自創柔性制造,1條線可同時生產6種型號,可以實現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此外,為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發展,長虹打造了四川省首家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台,這個平台還創造了“長虹模式”的供應鏈金融,目前為長虹2500家上下游企業開展供應鏈融資服務,該模式還被工信部在全國推廣。

“智改數轉”讓長虹走出了一條轉型“智慧之路”,由此實現了向先進制造、高端制造全面升級。“目前,長虹智能制造產業園可實現年產智能電視600萬台、鹼性電池15億隻、高倍率圓柱鋰電池2.6億隻,年銷售收入達350億元,成為長虹實施面向物聯網戰略轉型的重要承載。”長虹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除了在傳統領域的“智改數轉”,在推進新型工業化中,長虹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基礎上,緊盯科技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不斷發揮在新能源、數字產業等方面的能力優勢和探索實踐,大力培育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例如,在新能源設施方面,長虹與知名企業合作開發了“超級充電樁”,實現了“一秒一公裡”超快充電,現已在綿陽落地。長虹與一流院所合作打造全球首創、技術完全自主可控的高能X射線FLASH放療設備,是院企合作的最新成果。

(責編:羅昱、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