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兩個環境”,“19條”干貨來了!

3月28日,廣安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創新優化投資興業、干事創業環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旨在有力推動廣安市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深入實施“四大戰略”,全面實施“改革深化年”行動,進一步優化全市投資興業、干事創業環境(以下簡稱“兩個環境”),引導全市上下堅持“加壓奮進、量質齊升、聚力成勢”工作取向,突出改革創新開路、優質高效服務、實干擔當作為,擦亮“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的廣安營商環境“金名片”,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廣安新篇章。
《方案》共涉及5方面19條措施,干貨滿滿,廣安日報對其進行梳理,以饗讀者。
一
聚焦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打造惠企利企好環境
●嚴格落實“首席代表”制度
深化“廣天下·安心辦”政務服務品牌,相關部門選派從事政務服務工作的負責同志擔任本部門“首席代表”,統一入駐政務服務中心。推行聯合審批機制,將所有依申請事項交由部門“首席代表”進行“一個口子辦理”,對涉及多部門交叉的服務事項,由涉及部門“首席代表”進行聯合辦理,簡化手續、壓縮時限。
●建立項目審批辦結時限監督平台
依托“四川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整合各類行政審批事項,明確具體環節、所需材料、法定或者承諾辦結時限,實現項目在線申報、資料上傳、進度查詢等,動態呈現項目從申報到辦結的全流程信息。設定審批節點時間閾值,臨近規定時限的,持續發出預警﹔超過規定時限的,立即啟動督辦程序﹔在規定時限完成辦理的,比對承諾辦結時限,便於公眾監督和政府部門自我評估。
●打造惠企政策“一站式”陽光服務平台
依托“四川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分行業、分類別上線各類惠企政策信息,流程化、圖表式展示政策對象、申請條件、補助標准、辦理流程、資料要件等內容。職能部門依托“天府惠企通”平台,按照“資格定補類政策即申即享、一般申報類政策限時審核、聯審類政策快審快辦”原則辦理企業申請。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立惠企資金兌現專窗,集中受理兌現業務,事項審批通過后10個工作日內撥付企業合規賬戶,平台實時記錄並公開每筆資金的發放時間、金額、接收單位、政策依據等信息。
●建立“辦不成事”監督窗口
用好各級政務(便民)服務中心“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及時接收和處理常規窗口難以辦結事項,窗口與辦事企業、辦事群眾存在分歧事項。安排紀檢監察干部同步入駐“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對政務服務中心各窗口工作人員工作效率、服務態度、依法行政等情況進行靠前監督、實時監督,接受辦事企業、辦事群眾投訴舉報,收集政務服務人員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線索,嚴肅處理違紀違法行為。
二
聚焦搭建政企溝通橋梁 樹立清風親商好風氣
●聘請百名營商環境特約觀察員
通過面向社會公開選聘、有關單位推薦等形式,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家(代表)、專家學者、律師、媒體記者等各界人士中選聘營商環境特約觀察員,制定履職指南,組織開展崗前培訓,推動以兼職形式充分發揮民情收集、工作監督、參謀咨詢、橋梁紐帶等作用。
●開設營商環境監測直報點
在全市范圍內選取30—50個重點企業(項目),設置監測直報點,直接向市“兩個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反映職能部門在履職盡責、工作作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協調推動問題高效解決。
●建立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包聯制度
開展“百名領導聯百企”行動,縣處級及以上領導干部對包聯項目進行保姆式、全過程服務,解決簽約項目、在建項目、投產項目的實際問題。同步建立定期分析等制度,倒逼包聯干部履職盡責。從主管職能部門選派“導辦員”,為重大項目、重點企業提供立項、審批、建設、運營一站式咨詢以及無償代辦服務。
●實行營商環境“碼上舉報”
大力推廣營商環境“碼上舉報”平台,將二維碼印至工廠、車間、樓棟,鼓勵通過“隨手拍”等方式舉報營商環境問題。及時調查核實舉報線索,對查實的違規違紀違法行為,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處理。
三
聚焦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構建公平公正好秩序
●推行“一體化”執法檢查
建立一體化執法檢查推進機制,定期召開行政執法聯席會議,制定跨部門聯合執法方案,優化配置執法資源,做到“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嚴格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等制度,對執法過程中的問題,區分不同情形,積極穩妥糾錯糾偏。
●推動落實首違免罰、輕微不罰制度
督促各行政執法部門嚴格落實首違免罰和輕微不罰制度。對初次違法且后果輕微並及時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處罰。對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加強行權監督
開展職能部門政風行風評價,細化管理水平、服務態度、辦事效率、廉潔自律等方面的指標和要求,推動職能部門整改問題、改進作風。開展優化營商環境重點部門“局長公開亮諾活動”,面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並提請全社會廣泛監督。開展優化營商環境重點部門“企業評科長”活動,每年選取10名科長開展評議,對敷衍塞責、碌碌無為、企業反映強烈的,及時進行組織處理或者嚴肅追責問責。
●建立營商環境典型案例曝光台
在廣安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設置投訴舉報平台,在《廣安日報》和廣安電視台開設《典型案例曝光台》專欄,曝光影響或者破壞廣安營商環境的典型案例,廣泛接受社會各界對廣安營商環境的投訴和意見建議。
四 聚焦激勵干部擔當作為 培塑敢闖敢拼好作風
●搭建干部成長平台
依托“雙百行動”、川渝互派等平台,擇優選派一批干部到中省機關和重慶等地挂職鍛煉。開展鄉科級優秀年輕干部“雙向墩苗行動”,市縣各選派20人雙向挂職歷練。選派一批專業化干部參與現代產業體系、城鄉融合等中心工作,在重點工作、重大任務一線歷練提能。統籌一定數量崗位職數,公開選調一批國有企事業單位人員進入市、縣黨政機關任職。
●大力選樹先進典型
聚焦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型”城市建設等重點工作選樹20名“最美新時代小平家鄉種樹人”,作為干部提拔使用、晉升職級(崗位)或者評定職稱的重要參考。
●支持人才創新創業
堅持“一產一策”落實綠色化工、裝備制造、醫藥健康等產業人才專項政策,大力集聚各類創新創業人才。建立完善人才服務專員制度,推動市、縣兩級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定點聯系服務一批重點人才企業,加強省市級重點創新平台建設。實施“小平故裡培優計劃”,遴選培養一批優秀本土人才。
●旗幟鮮明為擔當者擔當
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對干部在改革創新、干事創業、先行先試、履職盡責中出現的失誤錯誤,依規依紀依法從輕、減輕、免予處理或者不予追究責任。嚴肅查處惡意舉報、誣告陷害行為,對受到不實舉報影響的干部,及時澄清正名、消除影響。對提虛勁不落實、耍滑頭不擔責、混日子不作為造成嚴重損害或者不良影響的干部,視情況給予組織調整、組織處理或者紀律處分。
五 聚焦各項措施落地落實 構筑齊抓共管好局面
●強化組織領導
健全由市委書記、市長共同負責的全市持續優化“兩個環境”工作機制,市“兩個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和6個工作組要加強統籌協調、密切協作配合,推動“兩個環境”相關機制高效運轉、同向發力。
●強化監督檢查
由市委辦公室、市紀委監委機關、市委組織部、市委目標績效辦組建工作專班,定期對“1+2+N”政策體系和本實施方案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定期分析研判。市委常委會每半年聽取一次優化“兩個環境”工作落實情況匯報,推動優化“兩個環境”工作末端發力、終端見效。
●強化宣傳引領
開展“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乎營商環境”主題宣傳活動,引導干部群眾爭當廣安營商環境“代言人”。廣泛宣傳市委、市政府優化“兩個環境”工作先進典型和工作成效,及時曝光破壞廣安營商環境的典型案例,營造全市“尊商、重商、安商、親商、護商”的濃厚氛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