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從院落更新看社區治理

成都青羊區:老社區換顏新生活惠民

人民網記者 郭瑩
2024年04月10日19:37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推動老舊社區改造,是破解“大城市病”,提升城市居住品質的關鍵。2022年,《成都市城鎮老舊院落改造“十四五”實施方案》出台,青羊區作為成都市建成最早的老城區,承擔了接近四分之一的老舊院落改造任務。

近年來,在青羊區委區政府領導下,區委社治委等部門協同發力,通過積極推動居民自治,加快老舊院落的有機更新、空間場景的重新打造、睦鄰關系的進一步深化,一個又一個環境優美、和諧互融的小區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居住在老社區的居民睦鄰相親、友善相處,共享和諧宜居的社區生活場景。

聚合力

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

“過去一到夏季用電高峰我們就提心吊膽,熱起來連空調都不敢多開,就怕跳閘。”談起小區變化,家住同德社區豪斯花園的王爺爺話匣子就打開了,“自從小區的電壓器進行擴容改造后,小區用電問題得到解決,我們夏天用電再也不用小心翼翼了!”

豪斯花園修建於1994年,由於建設時間久遠,小區供電設施存在設備老化、容量偏小、承載負荷不足等問題,隨著小區用電需求不斷上漲,對電壓器進行改造迫在眉睫。

要順利推進小區“電改”工作,必須解決兩個問題:一是需要得到所有居民認同,籌集改造資金﹔二是統一居民意見,妥善協調解決改造過程中的居民之間的沖突與矛盾。社區詳細地宣講了“老舊院落改造”的政策,小區院落納入改造后,不但可以免費“電改”,還能解決路面硬化、樓道粉刷、大門重建、車輛出入系統建設等諸多社區設施設備更新問題。

為了推進改造落地實施,2021年底,豪斯花園的業主們在社區引導下,成立了院落自治組織。小區居民選舉長期活躍且熱心院落事務的志願者王卉為負責人,由她牽頭成立了一個老舊院落改造行動小組。

“小組成員共有24名,每一位小組成員都會包干一個單元,一邊上門征集意見,一邊收取維修基金。”王卉介紹,推進老改工作期間,他們就組織了十多場院落壩壩會,居民朋友有什麼意見、建議都可以在會上提出來,大家聚在一起逐一協商解決。彼時,王卉成為小區裡最忙碌的人——一樓的住戶擔心新建配電房存在噪音和輻射,王卉就帶著專家、社區工作人員上門溝通,悉心科普,消除住戶心中顧忌﹔部分居民對繳納費用產生抵觸情緒,王卉就跟樓棟負責人一道,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

最終,不到3個月的時間,小區順利完成了意見征集、維修基金和一戶一表自來水表改造費的歸集。2022年5月,小區改造工作正式啟動,困擾居民許久的用電等問題陸續得到解決。

添動力

優化小區院落生活空間

改造后的同馨苑設置了兒童專屬活動區域,居民遛娃有了好去處。社區供圖

改造后的同馨苑設置了兒童專屬活動區域,居民遛娃有了好去處。社區供圖

“自從小區老改后,環境變得巴適了,我幾乎每天下午都要出門轉一轉,約鄰居朋友樓下擺龍門陣,晚年生活一點不孤單!”家住青羊區同善橋東街8號同馨苑的黃婆婆今年82歲,是一位獨居老人,這兩年,同馨苑的面貌發生了巨變,樓道整潔、路面干淨、花草清香、鄰居間親切來往互助,黃婆婆的身影頻繁出現在院子裡。

敞亮、整潔、溫馨,是同馨苑給人的第一印象。小區裡一年四季鮮花盛開,有紅梅、玉蘭,還有茶花,果樹品類也多,櫻桃、枇杷、橘子、柚子,滿院飄香。樹蔭下,孩童嬉戲,庭院中,老人懇談。

“我們的小區越來越漂亮,因為小區裡‘人人都是設計師’。”小區院委會負責人張恩蘭說,過去的同馨苑全然不是今天這副模樣:設備設施陳舊,活動區域逼仄狹小,雨污分流不暢,居民住戶回到家,關門閉戶沒有任何往來交流,缺乏友愛互助的氛圍。張阿姨說,自從政府啟動老舊小區改造,院裡的鄰居開始互動,出謀劃策,盡心出力。

“哪些設施要改,添點什麼東西,個人說了不算,要由大家協商來決定。”張恩蘭透露,在院落面貌改造提升過程中,居民的意見最重要,“有的人覺得小區沒有鄰裡交流空間,我們就打造了休閑涼亭﹔有的人提意見,說娃娃們在小區裡不好耍,我們就打造出一個小型兒童游樂區﹔還有的人覺得小區綠化區域太少,我們就種了花栽了果樹,還修了一個漂亮的弧形藤架,等它長茂盛了用於居民休閑、納涼……”張恩蘭說,經過一番溝通磋商共同努力,同馨苑一躍成為周圍最漂亮的小區,居民走出家門、溝通交流的頻率變得更多了。

“實施院落自治,群策群力好處多,辦事效率也高了不少。”說這話的,是清溪庭苑小區院委會負責人吳瓊仙。2022年,清溪庭苑院落改造的步伐被一棵黃桷樹絆住了。

清溪庭苑小區,吳瓊仙入戶了解需求。社區供圖

清溪庭苑小區,吳瓊仙入戶了解需求。社區供圖

“我們小區於2000年建成,這棵黃桷樹就是當年種下的,二十多年來,樹越長越大,但是它對我們造成的麻煩也越來越多。”吳瓊仙說,枝繁葉茂的大樹,雖然能夠為居民遮陰蔽日,但也容易造成樓棟視線遮擋,甚至引發地基鬆動,一旦遇上狂風暴雨,還有可能因枝丫傾倒砸中周邊房屋,成為巨大的安全隱患。為此,很長一段時間裡,陸續有住戶提出,希望社區能幫忙“挪走這棵大樹”。

但是,要移動一棵樹木,並非易事,不僅需要理由充分提出申請並到主管部門完善流程手續,還要做好居民意見征集、協調組織工作,整個過程費時又費力。在院落自治委員會沒有成立以前,由於沒有人牽頭,這件事一度擱淺。

“我們自治委員會成立后,首先就從解決這件事入手,整合、調動、組織社區力量參與,最后高效解決了這件事。”吳瓊仙告訴記者,從策劃到實施,隻用了3天時間就搞定了。“后期,為了補充綠化面積,通過政府支持的院落改造,又補種了12棵紫荊花,春季開花時,滿樹姹紫嫣紅,美不勝收。”吳瓊仙說,小區潛藏的安全隱患被排除,盤亙在住戶心中的大石頭也被徹底放下了!

暖人心

共建共享激活社區內生動力

“院落改造是一條紐帶,它不僅能實現小區裡面環境和空間的改造,更是讓住戶之間產生情感上的連接。”這是青羊區同善橋橫街9號院院落自治委員會負責人蔣春蓉發自內心的感嘆。

了解居民需求,是同善橋橫街9號院院落自治委員會負責人蔣春蓉的日常。社區供圖

了解居民需求是同善橋橫街9號院院落自治委員會負責人蔣春蓉的日常。社區供圖

和上述小區不一樣的是,因為一些歷史因素,擁有196戶居民住戶的同善橋橫街9號院集拆遷安置和商品房於一體。整個院子包含3個樓棟,其中有2棟是拆遷安置房,建於90年代,另外1棟則是商品房,建於2000年左右,3棟樓被陳舊斑駁的圍牆分割開來,管理上完全自成一體,既沒有自己的物業保潔,也沒有安設一道統一進出的大門。

“院中有院,院子裡面還有圍牆,這樣復雜的環境,不僅很難滿足居民日常的生活需求,也不利於院落自治管理。按照各棟代表達成的意見,將3棟樓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院落整體,回歸正常的一院管理。”蔣春蓉透露,為此,他們在前期在改造方案宣講、居民意見征集等方面狠下了一番功夫。“我們和社區兩委一道,召集3個樓棟居民代表,開展數次多方聯席溝通會,通過改造也實施了多項硬件設施改造,但因為某些客觀原因,4棟部分居民在改造過程中提出反對意見,整體改造不得不叫停。”

“‘眾口難調’,4棟住戶想要再觀望一下,我們也要給予尊重,但是我覺得,2棟和3棟可以走在前面,讓他們看到改造帶來的變化和好處。”蔣春蓉說,為了給居民更多信心,在社區幫助下,9號院院落自治委員會通過與施工方多次溝通,對進入小區出入通道、路面、花圃進行了重新修繕,安裝了新的車輛出入管理系統,小區面貌和管理秩序上可以說煥然一新。在此基礎上,社區引入了社會組織項目,在小區裡開展“小吃節”、中秋游園會等鄰裡節活動,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也讓鄰裡之間關系逐漸變得緊密和諧。

意見征集。社區供圖

意見征集。社區供圖

2023年9月,在社區的支持鼓勵下,蔣春蓉和院委會想去申請同德社區居民自籌的微基金,為小區增添一筆院落更新改造費用。不過,要申請這筆改造費用就需要院落自籌20%約3200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一次,曾經互不往來關系緊張的三棟樓居民居然攜起手來,沒幾天時間,擺在院落裡的改造金募資箱收到來自3個樓棟居民的一筆筆款項。社區網格員李光玉說:“這段時間院委會跑來跑去為大家忙碌,鄰裡之間的關系親近了,我也打消了之前的疑慮,我們相信他們能帶著大家把小區改造得更好!”

“在推動社區的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我們發現引導群眾從‘要我改’為‘我要改’的思想轉變非常重要。據青羊區同德社區黨委書記彭超介紹,同德社區地處中心城區,涉及改造的老舊小區數量多,推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也比較多,“社區搭好平台強化“幫帶效應”,全過程關注支持協同破解難題。”彭超說,通過建立民事民議,民事民辦的溝通協調機制,社區不斷引導小區發掘能人賢達、找出願意為居民服務的骨干力量,建機制立公約促共治,小區院委會的總體自治能力水平也在大幅提升。

她表示,未來,社區將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工作,更加扎實發揮社區黨委的戰斗堡壘作用,賦能自治隊伍,團結凝聚黨員群眾,引導和支持各方社會力量有序參與社區治理,為建設服務型社區貢獻基層力量。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