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目的地城市全國第二 夜間消費最活躍城市榜首……
成都何以接住春日經濟流量

2024年清明小長假正式收官,各地文旅成績單新鮮出爐。
來自成都市文廣旅局的數據顯示,清明假期,成都接待外地游客488.3萬人次﹔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353.1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3446.8萬元,與2023年清明假期同口徑相比,分別增長53.1%、133.6%﹔納入重點監測的A級旅游景區與2019年清明假期同口徑相比,接待游客、門票收入分別增長28.1%、37.9%。
同時,來自市場端的統計也有幾組值得關注的“登頂”數據:在同程旅行平台上,成都在熱門目的地城市中位列全國第二,也是入境機票最熱門的目的地之一﹔在央視財經發布首個“中國夜經濟活力指數報告”中,成都居夜間消費最活躍城市榜首。
這一波春日文旅經濟的流量,成都是如何穩穩接住的?
賞花經濟開出新花樣
春和景明,成都花事一波接著一波,剛結束了油菜花的璀璨和桃花的明艷,又迎來了海棠和黃花風鈴木的盛放。清明期間,踏青賞花、徒步打野、騎車環游、露營扎帳等春日體驗式消費的熱度居高不下。據途家民宿數據顯示,成都排全國踏青游熱門城市首位。
作為中國鄉村旅游“農家樂”的最早發源地,成都依托大城市帶大鄉村的自然稟賦,率先在全國打造出有聲有色的賞花經濟。時至今日,成都的賞花經濟早已不再停留於看花拍照、吃柴火雞的層面。蒲江推出的茶藝研學游產品以及一米田園音樂會、明月村春筍節等鄉村游活動,在觀賞游玩的基礎上增加了生態休閑、農耕文化等新形式,延長了旅游消費的鏈條﹔都江堰青城山、龍泉驛山泉鎮等區域的鄉村民宿接待持續火爆,盤活了鄉村閑置的土地資源﹔彭州通濟鎮的無人機送火鍋外賣,讓游客在露營時能體驗一把被“投喂”的快樂。
事實上,清明時節賞花經濟的爆火,是成都加快推進超大城市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的一幅縮影。
從去年以來,成都推出簡陽沱東生態農場、彭州葛仙山中醫藥產業園等70個重大項目,涵蓋康養度假、生態旅游等領域,釋放投資機會近1000億元。與此同時,鄉村規劃的升級、鄉村人才的回流、產業資源向鄉村的注入,共同描繪出鄉村振興的底色。到了花開時節,成都各區(市)縣層出不窮涌現的消費新場景和消費新活力,正是一次厚積薄發。
此外,成都以花為媒打造的消費亮點,也基於世園會刮起一場春風。
作為園林園藝行業最高級別的專業性國際博覽會,2024成都世園會即將在本月開啟。在前期預熱下,世園會的各個會場也提前迎來了賞花的游客,新技術的加持、新業態的出現不斷豐富游客體驗。
分會場之一的天府農博園,擁有3000畝農藝大田展區和農藝主展、農藝游賞2個景觀帶,室外的一頂頂帳篷裝著游客的愜意,室內的農耕文明展館等智慧農業展示則寓教於樂,形成內外呼應的鄉村特色場景。同樣作為分會場之一的溫江,也讓傳統的花木企業探索出“前店后廠”的花卉園藝消費新場景,園子既是花卉生產的產業園區,也可以是園藝產品展示銷售、園藝休閑餐飲的復合型空間。賞花之余吃一頓鮮花宴、帶走一缽盆景,不失為蓉城雅趣。
隨著世園會的臨近,賞花經濟中孕育出的鄉村新活力,正在加速釋放。
人文煙火氣升騰城市新氣象
4月3日晚上,旅韓大熊貓“福寶”抵達成都后,順利到達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並入住隔離檢疫圈舍。“頂流”明星“福寶”回國,吸引了大量粉絲接機和直播,熱度持續引爆,也再次把四川的熊貓文化頂上熱搜。
萌萌的大熊貓是成都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受此氛圍感染,清明期間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吸引游客13.64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552.04萬元。
這個假期,同程旅行平台上成都在熱門目的地城市中位列全國第二,珠三角、長三角及北京往返成渝地區的航線成為最熱。能夠吸引全國各地的游客以此為目的地,成都不僅僅依托於熊貓文化,還靠著濃厚的巴蜀文化魅力。
要看傳統文化,清明期間成都各類傳統文化民俗活動延續和再現了古老文明。在都江堰,放水節活動將現代演繹與古法祭祀緊密融合,完整再現古法圍堰、截流、祭祀、放水等實景,吸引了現場上千市民、游客、嘉賓共同見証。
要來一場文藝之旅,成都位居全國第一的博物館數量足以提供一場文博盛宴。在成都博物館,邂逅光彩奪目的東西方珍寶﹔在金沙遺址博物館,感受印加人書寫太陽崇拜的瑰麗史詩。還有成都傳媒集團東郊記憶推出的《成都故事》川劇演出,通過變臉秀、皮金滾燈等讓觀眾直觀感受戲曲場景中的故事演繹,將老成都的風土人情娓娓道來。
要體驗城市的煙火氣,成都的流光溢彩和美食美景更不會令人失望。3月30日,央視財經發布首個“中國夜經濟活力指數報告”,成都居夜間消費最活躍城市榜首。雙子塔的燈光秀照亮夜空,錦江兩岸的歡聲笑語讓成都越夜越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清明假期成都對於入境游的吸引力明顯增強。得益於中國與新馬泰等國實施互免簽証政策,加之國際航班運力快速恢復,清明假期跨境旅游市場火熱升溫。同程旅行數據顯示,成都是入境機票最熱門的目的地之一,尤其東南亞旅客數量快速增長。
此前,成都發布了推動入境旅游加快恢復的相關獎補政策,並優化外籍來蓉人員的消費支付服務,無形中提升了成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窗口形象。近來,在多個社交媒體上,來自新馬泰等國的博主分享著他們的成都游體驗,並向世界介紹著如何以成都開啟中國之行。可以看出,成都從游客感受出發做出的政策優化提升,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流量反饋。這也不失為成都接住清明流量的一大原因。
一張假日經濟成績單,展現二季度開局的良好成色。從賞花踏青的郊野之趣,到文博旅游、夜間經濟所呈現出的蜀都味和煙火氣,大量涌現的文旅消費場景讓成都綻放出不一樣的精彩,加速釋放消費市場潛力。(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鐘茜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