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人民日報記者遍神州(四川)>>宋豪新

家庭教育重要性日益突出

專家學者共議構筑未成年游戲防沉迷有力屏障

人民日報記者 宋豪新
2024年04月03日10:40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近日,“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營造健康網絡環境”研討會在成都舉辦。多位來自教育、研究等領域的全國政協委員,與社會組織代表、網絡服務提供者展開交流,共同探討在移動互聯網浪潮下,如何進一步構建未成年人的健康網絡環境。

專家學者共議構筑未成年游戲防沉迷有力屏障。人民日報記者 宋豪新攝

專家學者共議構筑未成年游戲防沉迷有力屏障。人民日報記者 宋豪新攝

近年來,未成年網絡保護工作不斷取得進展。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實施,成為我國出台的第一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相關行業領先企業在有關部門指導下,也逐步探索出相對成熟的未成年網絡保護機制。

與此同時,伴隨未成年網絡保護走入“深水區”,加之網絡媒介高速發展,新產品、新業態不斷涌現,未成年在健康用網方面所出現的新問題,以及進一步提升所需克服的關鍵要素,引起了本次與會專家的高度關注。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郭媛媛提出,未成年人是新一代“數字原住民”,“觸網”方式呈現多樣化、差異化。為此,她有提出4條應對措施:一是游戲應適齡適度,保護與疏導並治﹔二是網絡把關應精准化、數據化,同時大力開展“功能性游戲”的研發﹔三是構建社會協同體系,共同發力﹔四是人治機治、協同共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理化所研究員張振濤則認為,當今時代網絡技術快速發展,任何人都無法脫離網絡發展的浪潮,單純禁止未成年人接觸網絡游戲並不可取。在人工智能技術越來越發達的今天,識別網絡世界的真假更不能隻依靠孩子,更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對此,他建議,切實助力加強對家長的教育,推進建立家長學校,或在大學課程中適當增加青少年兒童教育課程。

家庭教育和早期教育對未成年人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全國政協委員、東部戰區政治工作部原副主任程曉健也深有同感。她指出,孩子對外界的認知在一定程度上源自家長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感,因此,未成年人前期教育不應該站在“堵”的角度,而應該從 “育”出發,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將傳統文化融入家庭教育中。例如,在孩子0-7歲這一關鍵階段,打開孩子認知思維,培養孩子分析問題能力,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信仰和信念,從而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人。

不應把游戲視為洪水猛獸,也沒必要“談游戲色變”,關鍵是科學、適度地引導和監管——基於這一觀點,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郵電大學校長高新波從4個角度深刻分析了防沉迷治理的復雜性:一是正確認識游戲存在的價值,網絡游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釋放壓力的作用﹔二是加強政府和企業間的合作,共同營造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不僅需要游戲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更需要有關部門加強對第三方,如可購買游戲賬號的電商平台等監管﹔三是意識到游戲的知識性價值。網絡游戲一方面可以涵蓋部分知識性內容本身,長遠看更加速了當下熱門的AR、VR、人工智能、圖形學等先進技術的發展﹔四是多方形成合力,在企業之外發動志願者乃至各方社會組織共同助力。

沉迷游戲的背后往往隱藏著心理問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始終是未成年人成長的重中之重。全國政協委員、泰州市姜堰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校長高金鳳提出,應將其放在重要位置,針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構建三級預防體系,推動家校政企社聯動。在此基礎上,以正向視角看待游戲,使用游戲,即引導孩子會游戲,懂游戲,用游戲開發新工具,把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關聯起來,將孩子對網絡游戲的興趣轉化為志趣,採取正向引導的方式,在他們的個人興趣中融入正確的價值取向。

面對上述未保復雜問題,行業企業該怎樣發力,又如何不斷提升自身工作?與會的騰訊未成年人保護營地負責人李靜介紹,騰訊未成年人保護體系的構建已經歷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於2017年構建事前、事中、事后一整套完善的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家長可以通過騰訊“成長守護”對未成年人游戲時長進行了解和監督﹔第二階段,於2018年接入公安實名制准入機制,強化實名驗証,並初步探索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第三階段,在對已實名未成年人“限玩、限充、宵禁”基礎上,專門針對“孩子冒用家長身份信息繞過監管”的問題,擴大人臉識別技術應用范圍,對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戶進行甄別﹔第四階段,加強技術監管的同時探索更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推出“智體雙百”等項目,聚焦城鄉青少年的科教、體育等層面,超越限制主義,提供更具建設性的未成年人保護解決方案。據介紹,自2017年成立以來,騰訊未成年保護營地為3600多萬用戶提供未成年人健康用網和防沉迷知識,深度溝通輔導8.7萬名家長,並專門設立公益性家庭教育輔導團隊。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理事長兼游戲工委主任委員張毅君參與本次調研並提出相關意見。他指出,隨著防沉迷法規的不斷完善、實名認証和舉報平台的設立、行業協會溝通橋梁的搭建、游戲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眾對游戲沉迷話題的關注度開始出現下降,而對相關制度的關注度則不斷上升。如何進一步提升未成年網絡保護成效?張毅君建議: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二要全面客觀看待網絡游戲﹔三要構建防沉迷教育的方法論﹔四要引導未成年人參加社會活動,減少網絡沉迷現象發生﹔五要從游戲機制出發,增加游戲內容的趣味性和深層次價值。

與會專家指出,網絡沉迷問題背后,實際根植著未成年心理狀況、原生家庭狀況、終端產品使用情況、相關內容生產優劣等復雜社會原因。進一步推動未成年網絡保護取得發展,需要明確當下責權界限中的模糊地帶、不斷完善相關法規,不能在心理和行為上“甩鍋”,將所有責任都壓到單一主體頭上﹔需要家庭、政府、企業、學校等多方主體共同參與,綜合施策,方能真正打造未成年網絡空間保護共同體,形成疏堵結合、合力共治的新局面。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