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第十一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吸引2000多家業界機構、近萬名嘉賓參與

共赴又一個十年 網絡視聽向“新”而行

2024年03月31日08:23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共赴又一個十年 網絡視聽向“新”而行

一年一度的中國網絡視聽大會,開啟又一個十年。

3月30日,第十一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在成都落幕。圍繞“極視聽·強賦能”主題,本屆大會舉辦開幕式、主論壇、新技術與精品節目展、主題論壇和發布活動、市民體驗活動、放映點展映活動,吸引2000多家業界機構、近萬名嘉賓參與,圍繞推進網絡視聽行業高質量發展深入研討。

過去一年,網絡視聽行業發展日新月異,以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技術發展,引領網絡視聽內容、模式等不斷更新﹔以微短劇等為代表的產品形態,重塑產業生態格局。

網絡視聽如何向“新”而行?四川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中國網絡視聽大會成為一扇窗口、一個舞台。

新技術

人工智能引領,打造網絡視聽新質生產力

連續兩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AI(人工智能)都成為關鍵詞——2023年是聊天機器人模型ChatGPT,今年又多了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

本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以AI為代表的新技術究竟有多火?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副秘書長周結給出數據:在今年舉辦的38場主題論壇和發布活動中,有9場技術類活動邀請頭部視聽平台和技術企業負責人展示多項技術應用成果,集中探討技術引領下的內容生產和產業發展。

阿裡大文娛CTO鄭勇還記得一個多月前Sora發布時的心情:“我和很多人一樣,既興奮又緊張。”在他看來,隨著技術應用“最后一公裡”的突破,將出現一套基於AI的全新影視制作流程,“需要技術人員和創作者一起去攻堅。”

大會期間舉辦的新技術與精品節目展,全面呈現了AI、智能分發、虛擬制作、5G、雲原生、裸眼3D、數字虛擬人、多屏融合等視聽領域前沿技術,充分展現科技與藝術相結合的魅力和無限可能。

芒果TV展區裡,AI導演“愛芒”引人注目。在不久前官宣的綜藝節目《我們仨》中,它已作為助理導演正式上崗,在節目中發布任務、與嘉賓互動等,有望帶來新的創意風向。

新技術在網絡視聽領域的創新探索和廣泛應用,與市場和用戶需求,尤其是年輕人的需求高度綁定。嗶哩嗶哩董事長兼CEO陳睿透露,科技已成為B站最受歡迎的內容之一,其中人工智能是增長最快的領域。過去一年,有兩億多用戶在B站看科技類視頻,“AI相關稿件數量超過100萬,60%的觀看者是‘00后’。”

新技術賦能行業發展,如何避免泥沙俱下?相關標准、規范正在加緊制定。本屆大會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數字人身份標識規范》行業標准制定正式啟動,旨在從網絡安全、知識產權、用戶體驗、融合發展等方面,確保數字人產業規范化和健康發展。

新形態

響應用戶需求變化,火熱背后需要冷思考

過去一年,最火的網絡視聽產品是什麼?微短劇可能是不少人的答案。

本屆大會發布的《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在廣電總局通過登記並進行上線備案的微短劇共557部、12630集﹔2023年共上線重點網絡微短劇達384部,比2022年增加一倍多。

同時,有31.9%的用戶表示,自己曾為微短劇內容付費。該報告指出,微短劇的發展是網絡視聽行業對用戶需求變化的快速響應,也是內容創新和技術進步的直接體現。

本屆大會分論壇中,有3場論壇專門圍繞微短劇創作、傳播舉辦,從不同維度探討推動微短劇行業健康繁榮發展﹔會場各處的展板上,不少互聯網平台重點宣傳微短劇創作扶持、精品展播等內容。導演、演員曾志偉也認為,微短劇可以為演藝圈培養人才。

行業發展熱潮中,不少從業者開始冷思考。“很快會迎來用戶對微短劇質量的要求。”騰訊在線視頻副總裁王娟表示,本質上來講,微短劇也是劇,長期發展一定要靠精品內容來支撐、立足﹔低質和同質化的內容,會慢慢消磨用戶的熱情,也會讓這條賽道越來越窄。

在網絡視聽供給側,新形態不斷涌現,原有的模式持續尋求突破。如何發掘和呈現優質內容?在劇、綜、漫、紀錄片四大領域,不少創作者瞄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全新視角、形式來表達。

“傳統不等於古裝,描述當下也可以有傳統的精神。歷史、人文、地理、哲學等方面,共同構成影視表達的‘中國味兒’。”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主持人張紹剛以綜藝節目《種地吧》為例,認為其傳遞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思想,讓觀眾感受到傳統文化與網絡視聽相結合的魅力。

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2023年上線的主旋律類長視頻作品總播放量達515.34億次,長視頻節目精品化程度提高,觀看黏性進一步提升,網絡視聽通過各類內容形態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成為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力量。

新機遇

對接供需孵化品牌,助力構建大視聽產業生態

作為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的東道主,四川如何從行業盛會中“分羹”?

第十一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新聞發布會透露,作為國內網絡視聽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具有行業“風向標”意義的國家級盛會,中國網絡視聽大會扎根成都十年來,為四川網絡視聽產業高質量創新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也為四川網絡視聽行業帶來大發展、大提升、大跨越。

以嘉賓們普遍關注的新技術為例,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的舉辦,已促成兩個國家級視聽產業基地落地成都﹔在四川傳媒學院設立的虛擬現實視聽技術創新與應用國家廣電總局實驗室,重點對裸眼3D、AI等開展研究,推動相關技術成果轉化和創新應用,助力構建大視聽產業生態。

作為本屆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峨影數字電影創新應用實驗室於3月28日揭牌,將與相關科研機構和企業形成合力,在技術領域協同攻關。峨眉電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韓梅說,將充分發揮實驗室研發優勢,聚焦影院LED播映標准體系和數字電影應用基礎體系建設,加快轉化研發成果。

大會的舉辦,為四川網絡視聽行業發展,尤其是“請進來”“走出去”提供新機遇。據統計,遂寧市、成都市郫都區、成都高新區都在本屆大會上舉行了專場活動,推介本地相關資源,尋求產業合作機遇。遂寧市副市長吳新春在影視專場推介會上直言:“真誠歡迎廣大投資商、業界大咖深入遂寧考察,投資建設遂寧,共享網絡視聽產業發展的紅利。”成都高新區發布網絡視聽機會清單,圍繞產品、人才、載體、技術服務等分類編制,促進供需信息精准對接。

大會也在四川持續孵化平台和品牌,為網絡視聽創作者和潛在用戶牽線搭橋。

作為本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的重要活動,第十屆金沙短片競賽周共征集到海內外作品3000余部,數量再創新高。正如本屆競賽周評委會主席、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得主李楊所言,該活動打造了一個匯聚中國乃至世界優秀青年導演的平台,“如同一粒粒金沙匯聚成一座金山,走出蜀地,走向國際。”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