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中國田徑競走項目創新奧運參賽選拔方式

多場比賽取最好成績,替代“一賽定輸贏”

本報記者 劉碩陽
2024年03月12日08: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3月3日和9日兩天,2024年世界田聯競走巡回賽暨全國競走大獎賽(第一站)在江蘇太倉舉行。對中國選手來說,本站比賽也是巴黎奧運會國內選拔的首輪較量,劉虹、切陽什姐、楊家玉等奧運會、世錦賽冠軍齊聚,東京奧運會冠軍、意大利名將斯塔諾等國外名將參加巡回賽角逐,提升了競爭強度。

  競走是中國田徑的傳統優勢項目,在過往多屆奧運會、世錦賽等大賽中,都取得過優異成績。但從東京奧運會起,中國競走選手在世錦賽上表現欠佳,最近的2023年布達佩斯世錦賽上沒有獎牌入賬。巴黎奧運會競走項目在設項方面有了變化,對中國競走而言,這也是走出低谷、再創佳績的契機。

  從后程乏力到后程發力

  3月3日上午,2024年世界田聯競走巡回賽暨全國競走大獎賽(第一站)男、女20公裡競走個人項目的比賽率先展開,兩場比賽均以不足1秒的微弱差距決出勝負。

  杭州亞運會冠軍得主張俊與東京奧運會冠軍得主斯塔諾的激烈較量延續至最后階段,二人幾乎同時撞線,成績均為1小時17分26秒,經過裁定,最終張俊以0.069秒優勢奪得男子20公裡項目冠軍。女子20公裡的競爭也似乎是杭州亞運會比賽的翻版,這一次冠軍歸屬於25歲的馬振霞,領先優勢也隻有0.258秒。

  奪冠的張俊和馬振霞都刷新了個人最好成績,但更令他們感到高興的是在后程的出色表現。“以往后程能力是我的短板,今天教練員報時,后5圈我每公裡都在4分10秒左右。”馬振霞說,“到了巴黎奧運會賽場,如果對手在后程加速,我有信心跟上她們的腳步。”

  “這幾年的國際賽場,很多國外選手后程節奏很快,最后5公裡每公裡能走到4分10秒以內。”獲得女子20公裡個人項目亞軍的楊家玉注意到近幾屆大賽中,先前還處於領先的中國選手往往到后半程便被對手甩開,這樣的場景讓她記憶深刻。

  從后程乏力到后程發力,正是中國競走最近一段時間訓練的重要成果。“本次比賽的過程基本達到了賽前預期,爭取在接下來的國際大賽上也能有這樣出色的后程表現。”楊家玉說。

  “過去的兩年裡,我們的對手一直在進步。”馬振霞說,“這一次我們終於看到了自己的努力也轉化為進步。”在巴黎奧運會上再創佳績,是中國競走運動員的共同願望。

  為運動員提供更多機會

  盡管在本站比賽中取得佳績,但選手們絲毫不敢放鬆。“本次奧運會選拔和以往不一樣,后面還有兩場比賽,每一場都要全力以赴爭取最好成績。”楊家玉說。

  2月26日,中國田徑協會發布了田徑項目2024年巴黎奧運會選拔辦法,在競走項目的選拔中,與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改變了過往“一賽定輸贏”的選拔方式,而是採用多場比賽取最好成績的辦法。

  根據新的選拔辦法,參加巴黎奧運會男、女子20公裡個人項目選拔的運動員最多可在中國田協指定的5場國際比賽中挑選3站作為選拔賽,除本站比賽外,還包括4月在土耳其安塔利亞舉行的世界競走團體錦標賽,以及5月分別在波蘭、葡萄牙和西班牙進行的3站世界巡回賽。運動員在各自選擇的比賽中選取最好成績進行排名,選拔前三名代表中國隊參加巴黎奧運會比賽。

  剛剛結束的太倉站比賽作為選拔第一階段,其后4場國外進行的比賽為選拔第二階段,第一階段獲得前10名的選手才有資格進入第二階段的選拔。中國田協相關負責人介紹,此舉有助於降低“一站式選拔”的偶然性,從而選拔出實力最強的運動員進入奧運參賽陣容。

  “新的選拔辦法為運動員提供了更多的機會。”男子35公裡競走亞洲紀錄保持者賀相紅說,“多場次比賽,更能體現運動員的水平,也能兼顧到國內外比賽在裁判判罰、比賽環境等方面的不同,考驗運動員在臨場發揮、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混合接力隊員分開選拔

  在3月3日進行的太倉站比賽男子20公裡比賽中,賀相紅提前退賽,無緣個人項目第二階段選拔,但他在9日的混合接力項目選拔賽中獲得男子組第三名,仍有希望參加巴黎奧運會。

  巴黎奧運會,男子50公裡競走取消,取而代之的正是新設立的混合接力,該項目要求每隊包含男、女各一名運動員,兩名運動員間隔完成兩個約10公裡的賽程,共同走完42.195公裡的全程。巴黎奧運會上,將有25支隊伍參加混合接力比賽。

  3月9日進行的太倉站比賽選拔賽並未採取組隊參賽的模式,而是採取間歇走的形式,男子為走11.395公裡+間歇40分鐘+走10公裡,女子為走10公裡+間歇40分鐘+走10.8公裡,男、女運動員分開選拔。張俊和楊家玉分別獲得了混合接力選拔的男、女組冠軍。

  根據賽程,巴黎奧運會競走比賽個人項目和混合接力項目分別於當地時間8月1日和8月7日進行,間隔6天。本次選拔賽將個人項目和混合接力項目也間隔6天,是為了讓兼項參加個人與接力比賽的運動員對比賽節奏、身體恢復有更直觀的感受。

  “新項目更考驗恢復能力,大家以前很少有針對性准備,因此這也是新的嘗試和挑戰。”2016年裡約奧運會冠軍劉虹表示,打磨細節是在新項目中搶佔先機的關鍵。對於混合接力項目,選手們也都在積極嘗試。賀相紅認為,新項目對技術的要求更高。張俊表示,會盡量發揮自己在速度能力方面的優勢。

  “這次比賽感覺非常好,希望能夠和中國選手在奧運賽場上再次較量。”3日的比賽結束后,斯塔諾說。渴望在巴黎奧運會賽場再創佳績的中國競走選手,也做好了准備。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12日 14 版)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