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兼修”一站式服務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打造區域一流心臟中心

日門診最高超500人次,日心臟介入手術破20台次,風濕性二尖瓣修復術、主動脈夾層等高難度手術2023年達700台次……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心臟中心,用“內外兼修”一站式服務解決“煩心事”,得到患者信賴,讓家屬放心,獲群眾認可。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將患者需求和百姓期盼作為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與方向,立足四川省醫學中心定位,整合優質醫療資源,不斷攻克高難度復雜心血管疾病診療技術,創下川東北區域內心血管疾病領域多個“首例”“第一”,全力打造區域一流心臟中心,實現心血管疾病篩查、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診療管理模式,切實提升了南充及川東北區域心血管常見疾病和疑難急危重症疾病的救治水平。
“一站式”就診
守護百姓“心”健康
為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過程遇到急難愁盼問題,經過前期充分調研、中期周密部署、后期科學配置,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心臟中心於2月6日正式成立並投入運行。
該中心採用“一站式”就診服務,把原來分散在不同區域的心血管內科、心臟大血管外科、心臟彩超檢查室、心電圖檢查室等門診、醫技科室,集中整合在中心區域內。心血管疾病患者進入中心后,從就診到住院、從急診搶救到導管室救治、從重症病房轉到普通病房再到后期康復,能夠接受 “一站式”便捷就診、“全鏈條”優質服務。
據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超聲科負責人岳文勝介紹,相比原來費時費力在不同樓層、區域的就診、檢查,如今在心臟中心就能直接完成,讓患者和醫生在咨詢、檢查、診斷和治療等方面便捷了許多,效能不斷提升。“一站式”就診服務讓患者少跑路、少排隊、少等候,將寶貴時間真正花在“看病”上,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就醫體驗。
“內外兼修”
內外科聯合、多學科融合
為深刻踐行“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心臟中心從成立之初就貫徹多學科聯合優化診療模式,四川省臨床重點專科心血管內科、心臟大血管外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超聲科等多學科強強聯合,強化技術溝通,細化資源共享,優化診療方案。在臨床路徑上,打破心內科和心外科的學科界限,通過 “一站式”雜交介入手術與外科手術聯合治療,切實提高治療效果,降低醫療費用,縮短術后恢復時間,給患者帶來最優獲益。
據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兼心臟介入治療中心主任呂湛介紹,心臟中心致力於為復雜先心病、冠心病、瓣膜病、大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患者建立個體化規范診療與全程管理體系,以收治區域內復雜、危重和疑難心血管疾病為“硬核”實力擔當,為患者帶來“心”生。
據了解,心臟中心緊跟國內外心臟疾病治療前沿技術,心臟大血管外科不斷挑戰各種復雜危重症心臟病診治,手術種類、手術難度、手術數量在省內位居前列:風濕性二尖瓣修復術,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經導管三尖瓣置換術(TTVR),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Sun's手術、B型及非A非B型主動脈夾層微創腔內支架修復術……心臟中心團隊一次又一次從死神手中挽救一個個寶貴生命,托起患者“心”希望。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賴應龍表示,團隊致力於突破技術瓶頸、攻關技術難題,以創新精神引領學科發展。心臟大血管外科手術涵蓋心臟瓣膜病、缺血性心臟病、大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臟腫瘤、心臟外傷等多種疾病,多項特色技術填補川東北片區相關領域空白,技術力量省內先進、區域領先。尤其是風濕性二尖瓣病變修復術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微創經胸骨上段小切口A型主動脈夾層Sun's手術、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修復術(TA-TEER,Valve-Clamp)、經導管三尖瓣置換術(TTVR)達國內先進水平。去年一年,心臟大血管外科就完成風濕性二尖瓣修復術、主動脈夾層等高難度手術700台次以上,成為區域內“標杆”。
心臟中心的科學設置、高效運轉、緊密協同,也不斷推動介入醫學中心、手術中心、放射科、重症醫學科等多學科MDT團隊的融合發展,帶動急診、麻醉、康復、護理等核心專業齊頭並進,確保診療各個環節規范高效,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個體化的精准診療。
下一步,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將充分發揮四川省醫學中心的引領、輻射作用,凸顯學科專業優勢,推動心血管疾病預防、保健、診斷、治療和康復一體化發展,帶動心理干預和中醫藥輔助心臟康復,建立完善包括院前、院中、院后的一體化、全生命周期心血管疾病患者醫療服務模式。醫院將在新的起點上,促進創新技術拓展和高精尖科研攻關,將心臟中心打造成一張閃亮的川北醫名片,不斷提升區域內心血管疾病診治水平與服務能力,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保駕護航。(孫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