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江縣:羊肚菌喜獲豐收 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採摘羊肚菌。張丹供圖
鄉村要振興,產業得先行。四川省通江縣因地制宜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羊肚菌產業,在增加村集體收入方面走出了一條新路子。
走進通江縣新場鎮新春村的羊肚菌產業園,經過一個冬季的孕育,一簇簇、一朵朵羊肚菌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村民們正忙著採摘,現場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趁著晴好天氣,工人們一手拿著小刀,一手扶著羊肚菌,小心翼翼地採下最鮮嫩肥厚的羊肚菌,留住春日裡的珍味。“現在正值羊肚菌採摘時節,銷路不愁。這幾天訂單不斷,部分鮮品送往長沙、廣州、深圳等地。”新春村黨總支書記王建斌欣喜至極。
羊肚菌又稱羊肚蘑、羊肚菜,因其菌帽凹凸不平、狀如羊肚而得名。羊肚菌是藥食兩用菌,素有“百菌之王”的美稱,早已被收錄在《本草綱目》中。由於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一種天然的珍貴滋補品,新春村的新鮮羊肚菌一採摘下來就被批發商收購一空。
“羊肚菌種植生長周期短、見效快、收益高,是不錯的致富門路。目前的鮮貨市場價是每斤60至80元左右,干品每斤能賣上千元,加上羊肚菌是冬種春收,恰好可以把農閑時節充分利用起來。今年我們流轉土地種植了140余畝,預計每畝產量可達50斤左右,可實現戶均增收2萬元的樣子。”王建斌算起經濟賬,甚是滿意。
近年來,新場鎮大力發展羊肚菌種植,通過政府搭台、企業帶動、群眾參與等多種方式不斷擴大規模。目前,已建立示范基地10個,發展羊肚菌種植3000畝,建設種植大棚6000余個,預計產量15萬斤,年產值可達6000余萬元,解決3000多人就業,小小羊肚菌成了群眾增收致富的“發財菌”。
採摘羊肚菌的村民陳朝志表示:“發展羊肚菌,不僅有利於我們村產業的發展、面貌的提升,還可以做到家門口務工,務工收入也很滿意。同時,也可以了解學習種植技術和管理技術。”
據了解,通江縣立足區域傳統農業特色,加快建設農業強縣,在初步形成以“銀耳+羊肚菌”為主的食用菌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發展的基礎上,採用“稻+菌”輪作模式,將力爭用3年時間創建國家級通江銀耳(食用菌)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讓多家省級龍頭企業、省級及以上示范合作社等產業載體匯集,聚焦打造通江銀耳(食用菌)百億級產業集群總體目標,以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園區為抓手,為通江銀耳(食用菌)產業振興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張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