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讓城市留住根脈 讓市民記住鄉愁

天府文化“逆生長”,代表委員熱議“讓天府文化‘活起來’‘潮起來’”寫進報告

2024年02月05日07:55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城市留住根脈 讓市民記住鄉愁

在今年的成都市兩會上,“讓天府文化‘活起來’‘潮起來’,讓城市留住根脈,讓市民記住鄉愁”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如何讓千年歷史文脈煥發新活力,讓天府文化的魅力展現新風採?近日,代表委員紛紛展開熱議。

  市人大代表王力宏建議,加快推進創建“寶墩古城考古遺址公園”,深度挖掘寶墩獨特的古蜀傳統文化價值,力爭將寶墩古城遺址考古公園建設成為以文博展示、考古體驗、民宿休憩為主導,文旅互動、農旅融合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市政協委員晉超建議,將建設有世界影響的文學之城納入世界文化名城建設和“三城三都”建設行動計劃整體布局。

  這一年裡,天府文化“逆生長”。古老的千年遺址化身古蜀文明的童趣樂園,用方志書寫城市記憶的長卷,古籍煥發新生,文藝精品打造碩果累累……

  文博游火熱的當下,“依址而建”的文旅新場景吸引了更多市民的目光。生機勃勃的農田之間,晨曦微光之下,寶墩遺址考古工作站的幾棟建筑投下深邃的倒影,守望著這片土地。寶墩古城遺址的發現構建了古蜀文明起源的篇章,為完善古蜀文明發展脈絡提供了基礎性支撐。

  看文物、挖“寶貝”、修陶器……新年將至,寶墩遺址考古工作站研學場景再度更新,增設寶墩小紅點美育研學空間、寶墩古蜀研學宿營地等場景,持續完善游客研學體驗。文旅深度融合的創新,讓這片曾孕育文明曙光的古老土地綻放出新的活力。

  過去一年,曾被貼上“小眾”“冷門”標簽的方志館在社交平台上一度爆火。

  “小小的展館,大大的震撼!”叩響以《華陽國志》為形的蜀地密碼之門,成都方志館的“書卷”緩緩展開,從成都三千年建城史,到非凡十年的跨越,人們在這裡一一見証成都的發展。參觀游覽、社教研學、走進社區與校園……2023年,成都方志館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惠民文化活動,全年參觀總人數較2022年增長20余倍。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水文化”“木文化”“飲食文化”“孝道文化”等主題綜合方志館8個。同時,全市已設立成都方志館分館11家、成都微方志館130個,覆蓋全市23個區(市)縣。

  2023年12月,國內唯一的古籍保護沉浸式體驗場所——東安湖古籍保護沉浸式體驗館面向公眾正式免費開放。步入體驗館的大門,玻璃櫃中展示出20余種古籍。透過這些紙張,觀眾似乎可以穿越歲月,讀懂古人的智慧。

  將古籍資料收集好、保護好,把中華文明傳承下去,這是修建東安湖古籍保護沉浸式體驗館的原因。西部文獻修復中心主任彭克表示,“古籍是文明延續的最主要載體,我們有義務向全社會普及古籍保護的知識,讓歷史中的文字真正活起來。”

  為了更好地開展古籍修復工作,2023年成都圖書館(成都市古籍保護中心)開展了館藏古籍深度普查工作,完成館藏古籍深度普查編目2805部20735冊。古籍深度普查,就是給古籍“上戶口”,曾掩藏於歲月長河中的珍貴古籍,正在重現光芒。

  在2024年開年之際,成都文藝界又有好消息傳來。蒲江縣民間文藝家盧樹盈的作品《箭塔村故事集》獲“第十六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優秀民間文學作品”。

  2023年11月,舞劇《大熊貓》正式首演。劇中,享譽世界的大熊貓IP、耳目一新的舞台樣式、劇情敘述中的情感表達以及中華傳統文化之美,感染了眾多觀眾。

  2023年,成都推出舞劇《大熊貓》、京劇《薛濤》、電影《孤軍》、電視劇《故鄉,別來無恙》《做自己的光》、歌曲《國色》等優秀作品。一部部“成都造”文藝精品登台亮相,天府文化在多樣化的敘事語言裡,越來越精彩。(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王茹懿 吳雅婷)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