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保護持續發力 四川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
2024年02月02日11:56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四川素有“千河之省”稱號,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水源涵養地和補給區,濕地資源豐富,對保障我國生態安全、水安全以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四川濕地總面積3293萬畝,佔全省國土面積的4.5%,居全國第7位。其中,沼澤濕地集中分布於川西北高原,若爾蓋沼澤濕地是中國面積最大、泥炭資源最為豐富的高原泥炭沼澤﹔九寨溝108個高山海子串聯成世界上最具觀賞價值的高山湖泊群景觀﹔海子山濕地擁有數量多、密度大、景觀獨特的高山冰磧湖群。
邛海。葉昌雲攝
若爾蓋花湖 。顧海軍攝
色達泥拉壩。張軍攝
近年來,四川在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上持續發力,通過以法促治、工程引領、普法宣傳、合作交流等方式,進一步加強濕地保護修復管理。全省建立各級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32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處、國際重要濕地3處、濕地公園55處(其中國家濕地公園29處,含5處試點)。2023年,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任務基本完成,全球環境基金四川濕地保護項目啟動實施,色達泥拉壩晉升為國際重要濕地,全省修復退化濕地9.4萬畝。
下一步,四川將規劃編制《四川省濕地保護規劃》(2024—2035年),系統謀劃全省濕地保護工作,做好新一輪省級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工作,全力推進若爾蓋國家公園高質量創建。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