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世界冠軍孔雪:在速度與激情的冰上賽道不斷挑戰自我

近日,在新網銀行Sports Talk直播間,“90后”世界冠軍孔雪聊起短道速滑“速度與激情”背后的成長故事。回顧自己17年的運動員生涯,孔雪說得最多的詞就是“堅持”,17年如一日的長期堅持。
孔雪(中)在新網銀行直播間。新網銀行供圖
“她不是那種天賦型的天才運動員,而是靠著不斷努力,讓自己的羽翼越來越豐滿。”孔雪的啟蒙教練這樣評價她。
也正是孔雪身上這種愈挫愈勇、永不服輸的精神,才能不斷戰勝傷病和對手,多次在世錦賽、世界杯、大運會等國際大賽上獲得金牌。2016年退役之后,她將精力投入到冰雪項目后備人才的挖掘和培養,以及體育公益的各種宣傳活動,詮釋了對於冰雪運動的由衷熱愛。
“媽媽,我想去滑冰”
1991年8月,孔雪出生於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個普通工薪家庭,作為家中獨女,她最初接觸到滑冰這個項目,純粹是因為好玩。
“東北的冬天很長,也沒有特別多的娛樂項目。”在孔雪的印象中,小時候跟著父母去江邊玩滑梯、學滑冰,這是冬日裡為數不多的娛樂活動。提起自己6歲時就接觸到滑冰運動,她笑稱:“這可能是東北孩子的一項特有技能。”
有趣的是,當父母抱著哄女兒的心思借來一副冰刀,孔雪就能雙腿穩穩地站在冰面上。這異於普通小孩的表現,也讓孔雪被教練看中,由此開啟了滑冰生涯。當時,她的想法也很簡單,覺得滑冰時的樣子很帥,“這個項目我喜歡”。
很多年后,當孔雪退役做起了教練,開始培養年輕一代的運動員好苗子,她心裡最在乎的,其實還是孩子是否真的喜歡滑冰。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熱愛是最大的動力,正是在接觸到滑冰之后,孔雪當年那句“媽媽,我想去滑冰”,成為了她日后成為世界冠軍的起點。
孤身到長春訓練,成功進入省隊
9歲時,孔雪就正式進入到體校開始了系統的滑冰訓練,最初是400米一圈的速度滑冰項目,后來啟蒙教練讓她改到短道速滑項目。
不久后,孔雪從吉林市轉到省會長春市進行專業訓練。在征詢父母意見的時候,她說了句“我想去試一試”,即使難舍女兒孤身一人去長春,父母為了她的前途考量,還是毅然選擇了支持。歷經2年多的艱苦訓練,2003年孔雪如願進入吉林省隊。
從省隊到國家隊,猶如運動員的人生“高考”,千軍萬馬擠獨木橋,隻有在國內大賽上獲得優異成績,運動員才有機會入選國家隊。這,也成為孔雪給自己定的下一個目標。
回憶起這段經歷,孔雪說:“從長春一直走到國家隊,我用了大概12年的時間。”期間,她還一度與死神擦肩而過,遺憾地錯過了國家隊的選拔,而這次受傷也是對孔雪運動員生涯的最大考驗。
不同於分開賽道比賽的傳統速滑,短道速滑由於比賽時不分賽道,選手之間經常發生碰撞,而異常鋒利的冰刀會在倒下的瞬間,成為運動員最大的殺手。經歷了近十年的艱苦訓練,剛站在全國大賽舞台的孔雪,就遭遇了這樣的驚魂時刻。
初出茅廬卻意外受傷,帶傷上場成就經典時刻
“當時我並沒有覺得這個傷有多嚴重,但是近年我自己再回想的時候,會有種恐懼感。”當孔雪回憶起2009年的那次嚴重意外,諸多細節還歷歷在目,因為這是她在賽場上與死神擦肩而過的一次經歷。
當時的孔雪年僅18歲,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時候,更被視作國內短道速滑的“90后”新星,參加了2009年短道速滑全國冬季運動會。
在率先舉行的500米初賽中,孔雪本是意氣風發,但比賽中卻發生了意外情況,在比賽中摔倒。更加意外的是,她的頸部被同時摔倒的選手冰刀所劃傷,傷口長達5厘米,被救護車送往醫院緊急治療。
“當時,醫生跟我說我真的命挺大,他說手術時已經摸到我的脊柱了,我一共縫了4層,總共縫了接近100針。”孔雪回憶到。
剛站在全國賽場的舞台,就遭遇如此嚴重的意外傷病,對於普通運動員來說,可能意味著就此離開滑冰場。但孔雪初生牛犢不怕虎,剛從手術室下來后,她就主動提出繼續參加接力比賽。這個主動請纓讓領隊和教練大吃一驚,醫生也堅決不同意。
原來,3000米接力比賽需要4名運動員上場參賽,那次是團隊首次在接力比賽中打入決賽,卻因為孔雪意外傷病,使得可以上場的運動員僅有3人。這也是孔雪不顧傷病選擇主動請纓的主要原因。
“因為我們已經打進決賽了,隻要我能動、能走,我就必須要站在那裡,我要讓我們這4個姑娘有個成績。”孔雪在新網銀行直播間淡定地解釋到。這種把團隊榮耀高於一切的精神,打動了身邊的所有人。
“我一定要出現在賽場上。”當孔雪站在接力比賽現場時,感動了現場無數觀眾,這也成為短道速滑賽事的經典時刻之一。
只是由於這次嚴重的意外傷病,孔雪賽后養傷了一年多時間,本來按照她的成績,很有機會在2010年就入選國家隊,但她也用行動詮釋了顧拜旦的那句名言: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凱旋,而是奮斗!
一直到現在,孔雪的脖子上還能看到那條很明顯的傷疤,她卻說:“這是作為運動員的功勛章。”
如願入選國家隊,圓了世界冠軍夢
每個運動員都有世界冠軍夢,孔雪也不例外。2011年,20歲的孔雪終於如願入選國家短道速滑隊,師從李琰教練,與王濛、周洋等隊友一起訓練,此時的孔雪也有了一個新目標:成為世界冠軍。
孔雪。新網銀行供圖
只是當時的國家隊高手如雲,尤其是在上一年的溫哥華冬奧會上,女隊更是囊獲了4枚冬奧金牌。從省隊到國家隊,對於孔雪來說,如何從國家隊的隊內訓練中脫穎而出,才是首要目標。
此外,國家隊不只是對手,更是隊友,尤其是有著一枚3000米接力的金牌,這是國家隊選手最為看重的集體項目金牌,其含金量甚至可以說遠大於個人金牌,這是團隊榮譽。
因此,孔雪不僅要“從后往前去追”,更要在日常訓練中與隊友練就極高的默契,“大家每天重復磨合,反復去琢磨去練習”,從而達到賽場上一個眼神就知道彼此所想的程度,其難度可想而知。
在觀看短道速滑比賽時,觀眾們看到的往往是精彩的超越,以及選手站在冠軍領獎台的那一刻,但對於孔雪這樣的運動員來說,卻是大運動量的反復練習。用她的話來說,自己已經不知道繞地球多少圈了。“我不是一個天賦型的選手,我是一個靠后天努力來完成自己夢想的運動員。”
“三分的天才、七分的努力,不達到目標就誓無罷休,我覺得會成功的。”正是在這樣的信念下,一步一腳印,孔雪終於圓了自己的世界冠軍夢,她先后獲得2011年至2013年短道速滑世界杯3000米接力總冠軍,2012年、2014年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3000米接力冠軍。
其中讓孔雪印象最深的,是2012年上海世錦賽的接力金牌,不僅因為這是一塊在家門口的金牌,更重要的是,孔雪當時沒有參加半決賽。就在她心懷坎坷的時候,教練在決賽前問了她一句話:你准備好了嗎?
“當時我第一反應就是懵了一下,就本能好像說我准備好了,然后教練就走了。”孔雪回憶到。最終,在孔雪和隊友的共同努力下,拿下了這枚家門口的金牌,這也成為她的榮耀時刻。
也正是在2012年,孔雪還獲得了國家體育總局授予的“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這是對她十余年艱苦訓練的表彰。2016年,孔雪選擇退役,結束了17年的運動員生涯。
聊起自己運動生涯的最大遺憾,孔雪覺得是自己沒能站在冬奧會的領獎台上,以及對於父母的虧欠。因為常年在外訓練比賽,她和父母主要通過電話聯系,因為各種條件的限制,家人也很難有機會去現場看比賽。
帶父母一起出去看看世界
退役之后,孔雪也經歷了從運動員到教練員再到體育推廣大使的身份轉型,而她除了熟悉新的工作,適應新角色,還希望可以有更多時間陪伴父母。
在新網銀行直播間,孔雪向網友透漏了一個自己之前比賽的細節:媽媽從不去現場看女兒的比賽,“因為媽媽說一看我的比賽血壓就升高,甚至連電視都隻看重播,因為已經知道結果,不會那麼緊張了。”
現在孔雪每年都有一個鐵打不動的目標,那就是帶父母一起出去旅游,在她看來,作為運動員她看過世界了,“現在就想帶他們去看看世界。”
作為體育公益大使,孔雪現在的主要工作是在全國各地宣傳體育健身,尤其是推廣冰雪運動,這可以讓更多的小朋友接觸到滑冰、滑雪等運動。
“我們要把地基打好,然后才能搭建起金字塔尖。我希望能培養出更多喜歡冰雪的小朋友。”這是孔雪的新目標,就像當年那個喊著“我想去滑冰”的小孩,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因為堅持,所以成就。(許小青、清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