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強化家校社協同互動,合力共建高校體育思政

周建
2024年01月23日16:57 |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小字號

原標題:強化家校社協同互動,合力共建高校體育思政

  體育思政,作為體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匯點,對於實現以體育智、以體育心具備獨特功能。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體育思政對全面育人的作用愈發凸顯,家庭、學校與社會協同互動(以下簡稱“家校社”)正是構建體育思政體系的應有之義,通過對高校體育思政家校社“三位一體”的強化協同可以進一步豐富高校思政教育內容和意涵以提升體育思政育人質效,從而為體育強國的建設提供體育思政的精神內核支撐。

  頂層設計,國家政策出台為家校社共建體育思政保駕護航

  近年來國家層面出台了多項教育改革政策,不斷推進家校社協同教育科學發展,有利於推動建立教育共同體,激活全鏈條體育思政育人的“一池春水”,將體育思政打造成人才培養的鑄魂工程。如《教育部等十三部門關於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政策文件都強調了健全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的協同育人機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為家校社合力共建體育思政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

  (一)家庭教育層面。為鼓勵家庭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過程,國家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旨在強調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長中的重要作用,也為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水平提供了理論指導。2015年10月,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於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2019年5月,全國婦聯、教育部等九部委印發《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修訂)﹔2021年10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2023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印發《關於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意見》。

  (二)學校教育層面。為進一步加強學生身體素質、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國家相繼出台了系列文件,旨在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體育教育工作相結合,深化體教融合,健全協同育人工作。2014年7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准》﹔2017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2017年12月,教育部印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2021年6月,教育部印發《〈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行)》。

  (三)社會教育層面。為打通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各環節,促進社會資源整合,鼓勵社會各界對教育的參與,國家出台的系列政策文件旨在完善構建家校社“三位一體”的協同教育機制。2016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2022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意見》﹔2023年8月,教育部印發《學習型社會建設重點任務》。

  時代內涵,深刻認識家校社共建體育思政的重要性

  在建設現代化新征程的道路上,體育思政,作為促進健康和提升思政素養的一項系統教育工程,出於新時代學校教育的歷史使命、大學生成長的發展要求,必須強調家校社三者的協同互動,從而為體育強國的建設提供體育思政的精神內核支撐,其時代內涵極為豐富。

  (一)家庭教育是奠定體育思政堅實基礎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啟於幼時,發於孩童時期,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員的言行舉止在潛移默化中對於大學生的價值觀形成深遠影響,對其未來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父母應當重視培養子女的體育興趣和習慣,積極鼓勵他們參與各類體育活動,弘揚中華體育精神,正確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和鍛煉習慣。同時,父母也要注重言傳身教,為子女樹立良好的榜樣,上好愛國主義教育家庭必須課,讓他們在健康、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中茁壯成長。

  (二)學校教育是確保體育思政成效的主要陣地。高校作為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場所,學校教育對於發揮體育思政育人作用具備特殊意義。相較於家庭教育而言,學校的組織管理更為科學高效,資源整合力度更強,表現出全面性和系統性兩大特征。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建立完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因此,必須將體育思政納入高校教學體系,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以體育為載體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奮發向上、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和體育強國。

  (三)社會教育是營造體育思政氛圍的重要補充。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二者是有機統一的。大學生作為建設美好社會的重要力量,其成長發展與社會的體育氛圍和文化環境互為補充。所以應該鼓勵全社會參與到體育思政的建設工作中來,為大學生群體提供充足的體育設施和資源,同時注重宣傳體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創設濃厚的體育思政氛圍,加強社會與家校之間的溝通,以構建家校社立體式協同育人新模式。

  提質增效,強化家校社共建體育思政的育人疊加效應

  充分發揮高校體育思政的育人功能,需要家校社齊抓共管、形成有機聯動,進而實現各類資源的互聯互通,強化其育人疊加效應,從而引導廣大學生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和體育智慧。要實現以上目標,必須重點關注以下三個問題。

  (一)家庭層面。一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二要轉變教育方式和理念,與子女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以利於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加強自身的思政學習,積極與學校溝通並建立定期的聯系機制,及時交流子女的學習生活情況,共同制定教育計劃和措施。這樣不僅有助於更好引導學生健康成長,還能促進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協同發展,讓家庭成為孩子接受體育思政的首要基地。

  (二)學校層面。一要發揮體育高等院校的專業優勢,將思想政治教育巧妙地融入體育教學中,例如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團隊合作的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合作意識,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優秀體育明星的成長歷程,培養他們的榜樣意識和勵志精神﹔二要依托互聯網數字技術,創新思政課教學手段,拓展思政教育的實踐空間,形成線上線下、校內校外的立體聯動﹔三要將思政課的實踐教學延伸至社會層面,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社會實踐及公益活動,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知識、鍛煉能力、培養品格。

  (三)社會層面。一要主動為家校社共建體育思政提供更多資源和服務,以社區為單位組織體育文化活動、開展健身講座、開放紅色展覽館,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體育運動,從而更好地發揮體育思政的育人作用﹔二要積極組建黨員志願者團隊,發揮黨員先鋒帶頭示范作用,以“潤物細無聲”的狀態加強社會對體育思政的指導和支持,形成多主體互進互促的協同效應﹔三是充分利用新媒體平台,營造開放包容的輿論環境,通過精心策劃和制作來加強體育思政內容建設,推出更多具有思想深度、文化內涵和人文關懷的作品,同時注重與受眾的互動,積極回應他們的關切和問題,從而增強受眾的參與感和獲得感。(成都體育學院 周建)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