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如何推動

●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政府工作報告
省兩會現場,“高質量發展”是高頻詞,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提及32次,在代表委員口中也是頻頻出現。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怎麼牢牢把握?如何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代表委員為此展開熱議。
重點在哪、著力點在哪?
“發展,必須是高質量發展,隻能是高質量發展。”代表委員不約而同地提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共同感受到四川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高質量發展是必由之路。以前粗放型的發展方式,必然會因為資源、環境等約束條件而不可持續。隻有高質量發展,才能順應時代節奏,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省政協委員、民進南充市委會副主委、西華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院長黃祖軍說。
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重點在哪裡?代表委員認為,“四個發力”重要要求,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戰略指引和根本遵循。
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之一。省政協委員、省商會副會長、中自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啟章認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創新,要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以新產業為主導,以產業升級為方向,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目標,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走出一條生產要素投入少、資源配置效率高、資源環境成本低、經濟社會效益好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四川作為內陸地區,推動高質量發展更需要高水平開放。”省人大代表、瀘州老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淼說,2023年,中歐班列(瀘州號)首次運輸酒類產品出海,看著四川白酒不斷開拓海外市場,大家都很振奮。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統籌開放大通道、大平台、大樞紐建設,實施“四川造優勢產品出海”行動,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考核考什麼、怎麼考、如何用?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用好高質量發展考核的指揮棒和紅綠燈。
黃祖軍認為,高質量發展不是簡單以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而是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立足點。高質量發展考核的指揮棒,提醒大家明確扣分的事項堅決不能做,要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
省人大代表、巴塘縣縣長洛絨拉珍認為,要從方向、質量和效益層面著眼,聚焦“考什麼”“怎麼考”和“如何用”,以高質量考核推動高質量發展。
譬如,“怎麼考”就是要在對象選擇上“量體裁衣”,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將縣級部門按職能職責劃分考核類別,鄉鎮按地域資源稟賦劃分考核類別,有效提升考核質效。“還要注重‘日常體檢’,避免年終‘一錘定音’,綜合運用‘正負面清單’等方法手段,推動各級各部門把功夫下在平時、把精力用在日常,精准把握過程管控。”洛絨拉珍說。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善於發揮自身優勢、利用資源稟賦,在推進轉型升級、開辟新賽道上想真招出實招。
“生態資源、文旅優勢是我們發展的最大底氣、最大名片和最大民生,也是我們提高推動高質量發展能力的有力抓手。”洛絨拉珍說。
“阿壩州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生態保護之於阿壩,是責任,也是財富。”省人大代表、阿壩州副州長依當措認為,高質量發展考核的指揮棒,讓大家更加堅定地把思想觀念和工作方式轉到高質量發展軌道上來,通過“三州”全域旅游創新發展行動,加強農文旅融合,將綠水青山加快轉化為金山銀山。
“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是讓人民幸福安康。”省人大代表、射洪市市長王能說,在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也要著力把發展成果轉化為群眾日益提高的生活品質,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若曄 寧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