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香氤氳中 尋到美酒美食美景

昨日是元旦小長假最后一天,也是新年第一天,記者走進崇州市隆興鎮梁景村。
穿過美麗的田野,走進梁景村,平坦的入村公路上“天府酒村”的文化石和牌坊與生機盎然的田野相映成趣。漫步天府酒村,空氣中陣陣酒香扑鼻而來,與清新空氣交融彌漫開來,令人心曠神怡。
百年釀酒工藝
豐富文旅體驗
在村裡逛了一圈,記者發現,這裡游客並不多,沒有假期古鎮上的喧囂熱鬧,顯得靜謐美好,是非常小眾的游玩地點。
村中的酒文化展示館內記錄著梁景村與酒的淵源:“梁景村釀酒歷史悠久。始於清朝光緒年間的崇陽1886老窖池已有130余年歷史,一直沿用至今,是川西壩子上最古老的窖池群之一。”
循著酒香,記者來到“崇陽1886老窖”釀酒車間。酒坊裡,整齊排列的窖池吸引了游客的目光,三四名釀酒師翻料、蒸煮,有條不紊地忙碌著。“這是窖池,裡面的窖泥和糟醅都經過上百年的循環利用,富集了大量對釀酒有益的微生物,生成酒中數百種呈香呈味的微量成分,可以說窖齡越長,有益微生物越豐富,酒香就越濃,酒味就越好。”釀酒師介紹道,“我們這個酒窖從1886年到現在沒有斷過,崇州最有歷史底蘊的白酒產業就在這裡。”
隨著“天府酒村”的打造,過去鮮為人知、藏在車間裡的傳統釀酒技藝,正在成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點。隆興鎮梁景村黨總支書記張建軍表示:“自從打造天府酒村之后,游客越來越多,來買酒的也多起來了。最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天府酒村 崇州梁景’成了這些採購人員的口頭禪,我們村的酒品牌越來越響亮了。”
借助“酒文化”
壯大村集體經濟
“這130余年白酒釀造歷史和崇陽酒的地標資源,用好了就是我們的財富!”張建軍算了一筆賬:在酒廠就業創業是一筆收入,服務越來越多的游客開民宿、辦餐飲是一筆收入,土地入股合作社又是一筆收入。打造好“川西酒村”,無疑將持續壯大集體經濟,讓村民生活更加宜居,增收門路更加廣闊。
村民家的院牆,有了酒文化的宣傳造型﹔從前堆著雜物的房前空地,有了休閑設施、景觀設施﹔過去的生產車間變成了如今的體驗基地,尋常的生產場景升級為消費場景、文化空間……游客來到村裡,不再匆匆而過,而是漫步其間、仔細參觀。
借助“酒文化”這一路線主題,梁景村迎來了崇陽印象·私房菜、撈到底餐飲等業態,發展鄉村美食產業。院落裡擺上火鍋、烤爐,農家房成了大堂、包間,特色餐飲融合了農產品、酒產品,不僅滿足了市場的需求,還為當地群眾新增400多個就業崗位,初步形成了“農業+文創+旅游”的產業融合發展格局。
隆興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蘭亞軍表示:“2024年,我們要不斷做精特色產業、做美鄉村畫卷、做強集體經濟,努力在天府酒村實現生產現代化、生活現代化、生態現代化、治理現代化,早日呈現‘詩酒田園,和美鄉村’。”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粟新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