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好耍四川 | 從“網紅”到“長紅” 聖潔甘孜背后的流量密碼

正是歲暮寒冰時,甘孜,卻因一份斐然的成績單而炙熱——2023年12月28日,甘孜州文廣旅局披露最新數據:截至目前,全州年度接待游客總人次首次突破 4000萬,達4133.28萬人次,年度旅游綜合總收入首次突破400億元,達 452.63億元。兩個“首次”在甘孜、在2023交匯,創造歷史最好水平。這看似偶一為之,實為厚積薄發﹔當然,更折射出流量和留量對“山河絕色甘孜美學”的青睞與期許。
近兩年的暑假,全國各地持續高溫,多個城市“汗蒸”“炙烤”超長“待機”,而地處“大橫斷”腹地的甘孜州憑借20℃左右的恆溫,成為游客避暑首選目的地。
除了“避暑”這張牌,甘孜的旅游“牌”正在全方位升級,全州18個縣(市)使出渾身解數,用當地特色資源賦能旅游,爭先唱好“文旅融合”這場大戲。
以前來甘孜,是為了稻城亞丁,為了海螺溝,為了丹巴美人,為了康定情歌﹔而今來甘孜,亞丁村正在恢復“香巴拉”的原貌,海螺溝剛剛換了新顏,丹巴美人在嘉絨風情節上展示著民族的非遺,五湖四海的愛侶在康定情歌中永結同心﹔往后來甘孜,還為了感受皮洛遺址的遠古風霜,為了探索深邃宇宙的無窮奧秘,為了觸摸長征路上的點滴印記,為了閱讀高原絲路的動人故事……
三年前,“甜野”少年丁真,連同他的家鄉理塘,一夜之間成為流量密碼。面對網絡流量,理塘和甘孜沒有“懵了頭”,反而緊緊抓住機會,趁勢而上,讓甘孜成為旅游市場上的一匹黑馬。
三年來,甘孜州牢牢把握新媒體時代的機遇與挑戰,搶抓“網紅經濟”風口,通過“網紅熱”帶動“旅游熱”“產業熱”,將網絡流量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助力器。
從“網紅”到“長紅”,甘孜所依賴的不僅僅是“網紅”本身。近年來,甘孜加大與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台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優質內容:降澤多吉局長用cosplay這種新潮的方式,帶領網友穿越時空體驗道孚縣墨石公園、道孚民居、玉科草原、亞拉雪山等獨特的旅游景點。
“絕不躺在曇花一現的流量簿上度日”是甘孜州委、州政府積極作為、奮發有為、擔當善為的決心,也是時至今日仍在聚力全力強力推進的高質量發展事業。
為保障暑期旅游的安全、順暢,康定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優化旅游高峰交通保暢工作方案,提高旅游警務動態控制能力和路面見警率、管事率。
康定市交管路面服務只是甘孜州務實淨化旅游服務環境的一個縮影。
在各大節假日,甘孜更是全民服務、“花式寵客”。甘孜交警“首違不罰”,德格縣“護航”無人機,康定市露營垃圾免費清運,道孚縣和丹巴縣將法庭“搬”進景區……各地爭先恐后,想方設法推實招、出新招,全面開啟甘孜“寵客模式”,營造了安全舒適、規范有序、周到暖心的旅游環境,得到游客高度贊賞和一致好評。
這背后,與甘孜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不折不扣將省、州委部署落實到位,搶抓“網紅經濟”風口,積極推進全域旅游和“旅游+”,苦練內功、強提外功,以文賦能、以旅興商、以網引流密不可分﹔正因如此,甘孜拼出了逆風機遇,也拼出了最好結果。
李凱旋 王凌穎
圖片來源:甘孜州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四川頻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