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融的導向” 自貢沿灘區富全學校做深做實做細各族青少年交流項目

如何為各族青少年提供良好交流平台?如何讓各族青少年融為一個“大家庭”?近年來,自貢市沿灘區富全學校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與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深度融合,突出“融”的導向,打造出一個民族融合校園的“沿灘樣板”。
統建融暢機制
夯實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實施根基
富全學校通過健全完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在學校“全覆蓋”、在“開學第一課”全納入的機制優勢,堅持將促進各族青少年交流納入《富全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實施方案》,讓校園成為主陣地,同時積極對上爭取,推動共青團、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門和各研學基地助力富全學校“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項目”的實施。富全學校在與新疆烏魯木齊學校開展結對后,連續推出學生民族團結心得體會文章15期,通過學校微信公眾號、區級教育部門和學生家長間轉發2萬余次,引起強烈反響。
搭建融通平台
發揮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平台優勢
2021年以來,富全學校與新疆烏魯木齊第五小學等學校之間進行交流互動,相關學校建立合作共建機制,在中秋、春節等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期間與新疆烏魯木齊第五小學通過視頻連線,展示自貢“小三絕”產品,增進兩地友誼,促進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富全學校發揮自貢龔扇、扎染和剪紙“小三絕”民族技藝優勢,講述自貢“小三絕”的民藝故事,展示非遺傳承人們創作的精美作品,讓各族青少年近距離走進非遺、認識非遺,深度感受精湛的非遺技藝帶來的視覺盛宴。
構建融合導向
堅持推進各族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
富全學校堅持把愛國主義教育放在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動的首要位置,以“中華民族一家親”為主題謀劃組織富全學校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項目活動。將共同參觀學習江姐故居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作為各族師生的“打卡”項目,生動講述自貢革命先烈英勇事跡,點燃各族青少年的紅色初心,把愛黨愛國的紅色種子深深扎根在師生的心田上。
創建融匯文化
深入開展各族青少年特色文化教育
為進一步彰顯自貢千年井鹽文化,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驗融入各族青少年研學活動全過程,富全學校組織全體師生赴“鹽業歷史博物館”,近距離看制鹽工具、鑽井工藝、制鹽流程等工藝,讓孩子們領略中華民族鑽井取鹽的先進智慧。開展人工造紙、彝族歌舞、手繪京劇臉譜、3D打印等富含文化與科技、傳統與現代元素的現場體驗,讓孩子們在多元文化體驗和交流互動中強化對中華文化根深干壯、枝繁葉茂的深度認同。
來源:沿灘融媒 劉婷 羅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