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文化

制作巨大油紙傘創吉尼斯世界紀錄

“中國傘王”撥雲見日迎油紙傘新生

2023年12月04日09:45 | 來源:華西都市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傘王”撥雲見日迎油紙傘新生

“一竿翠竹,巧匠批欒。條條有眼,節節皆穿。”在傘制作技藝(油紙傘制作技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畢六福看來,傘不只是擋風遮雨的工具,還有著更為高遠的含義。“‘傘’字上半部分是人,下半部分是十,代表著頂天立地的浩然正氣。”他用幾十年堅持不懈的守望,將這份傳承和理解,播撒得更廣、更遠。

  一坯二糊三打雜四驗收

  近百道工序也“不要慌”

  分水油紙傘,目前全國唯一一項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油紙傘制作技藝。分水嶺鎮制作油紙傘的歷史從沒有斷過,這是畢六福最為自豪的一點。分水嶺鎮屬於瀘州市管轄,位於四川省的東南部。畢六福回憶,以往聽父親說油紙傘有近百道工序,原本自己是不相信的。在申請非遺傳承人過程中,畢六福專門梳理了每一道制作工序,才發現這並非虛言。

  每年八月起,是畢六福挑選竹子的時間。選取三至五年的楠竹,最好是生長在向陽面,或者是當西晒的竹子,才夠挺拔、夠堅硬。畢六福11歲開始跟著父親上山選竹,學習“一坯二糊三打雜四驗收”的95道工序。

  所謂“一坯”就是制作傘坯。選好的竹子經過砍竹、鋸竹、刮青、削竹、號墨、轉孔、打捆、烘烤等工序后,褪去青竹表面的顏色,成為制作傘架的原材料。畢六福便會開始搭建傘架的步驟。

  “二糊”就是裱紙。用電腦打印或者是用老拓版拓好的紙樣裱裝到傘架上。畢六福介紹,目前工作室中還保留著“天女散花”“龍鳳呈祥”“百鳥朝鳳”“八仙過海”這些老拓版的石印。在裱糊傘面時,每一格的傘面要裱得均勻,紙的寬窄適宜,邊緣呈現出規則的圓形。

  “三打雜”就是穿線、上油、烘烤等過程。傳統的油紙傘涂抹的是天然的桐油,這是從桐樹的種子中榨出來的一種天然油。雖然能夠使傘面變得光亮,方便雨水流下來,但天然桐油有很重的味道,不少人對其避而遠之,欣賞不來。畢六福說,為了讓更多年輕人接受油紙傘,現在他們也會使用無色油來進行涂抹,以打開更大的市場。

  “四驗收”指的是每進行一個重要的工序,就需要人員進行質檢、驗收,而后再進行下一步,這也是畢六福工作室保証出產油紙傘質量的重要一步。“比如要看圖樣有沒有對上,傘面也不能有不平整。”畢六福說,“我們申報非遺時寫的是有95道工序,就要如此去做,不要慌。這裡多一點那裡少一點,肯定是要不得的。”

  父親臨終囑托守住技藝

  “中國傘王”一炮而紅

  原本瀘州會做油紙傘的人並不少,“起碼有上百家,家家戶戶都在做。其實我們申請非遺的時候,是以‘瀘州油紙傘’的名字申請的。但在二三十年前,就隻有我們分水嶺鎮的手藝人還在做油紙傘了。”畢六福回憶。

  分水嶺鎮距雲南、貴州等地不遠,這也是分水嶺鎮的油紙傘發展得格外好的原因之一。據畢六福介紹,對於少數民族人群來說,油紙傘是必不可少的物件。“無論是結婚還是生孩子,他們都要用上一把大紅色的油紙傘,取‘油紙油紙,早生貴子’的吉祥寓意。”畢六福介紹,曾經銷量最高的,就是大紅色的油紙傘。“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油紙傘隻賣幾角錢一把,到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也就一塊多錢一把。貴州的都勻、凱裡、安順等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油紙傘。”

  除了地理優勢,人為的因素同樣不可忽略。畢六福是畢家第六代傘匠。在他的印象中,每天早上都能看到父母、爺爺做傘。而在學習之余,他也幫襯著做些穿線的輕活兒。“我從小就喜歡做傘。”在洋傘廠倒閉之后,畢六福又全職做起了油紙傘。最困難的時候,一年隻能賣幾千把。即便如此,畢六福也沒有放棄過。他一直堅持著父親去世前的叮囑:“你要好生守著這個技藝,一定要按照老祖宗傳下來的技藝去做。”在父親口中“好三年歹三年,不好不歹又三年”的行業認知中,時間來到了2006年,畢六福迎來了機會。這一年在成都舉辦的中國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上,畢六福用一把直徑12米、高8米的油紙傘震撼全場,引得媒體爭相報道。

  而這並不是畢六福做過的最大的油紙傘。2014年,畢六福曾經受邀為廣西陽朔某酒店制作過一把直徑16.2米的油紙傘。也正是這把傘,讓他擁有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並且一舉獲得“中國傘王”的稱號。“這把傘我做了一年零七個月,選竹子就選了半個多月,最多的時候有八九個人來幫忙。”畢六福回想做大傘時候的辛苦,記憶猶新:“其實我不想做大傘,又大,又高,又危險,時時刻刻都挂念著,覺都要少睡很多。”做這一把傘,並非沖著“傘王”的稱號而去。能夠在陽朔這種揚名中外的旅游景點展示瀘州油紙傘文化,才是畢六福最大的動力。

  撒播油紙傘文化種子

  把古老技藝傳承好

  在畢六福及其他油紙傘手藝人的推動下,油紙傘漸漸走入人們的視線。實用也好,用來拍照也罷,油紙傘總算迎來了新生。如今,分水嶺鎮從事油紙傘的有百來人,這些人的就業問題也迎刃而解。走在分水嶺鎮的街上,油鋪也好,糧店也好,門口總坐著一兩名手中做著油紙傘的人。畢六福說,現在從事油紙傘制作的人,大都是女性。“丈夫外出打工后,她們要在家裡守著孩子讀書。如果能有一些工作做,還能照顧孩子,對她們來說何樂而不為呢?”

  而推動油紙傘文化的宣傳,不只是讓更多人加入到油紙傘制作的隊伍中。在畢六福看來,傳播油紙傘文化同樣重要,它能夠在人們心裡埋下油紙傘文化的種子,不知在哪一個時刻,就能夠開出花來。而他要做的,就是播種盡可能多的種子,等待它們生根發芽。

  如今,畢六福大多數時間都在油紙傘博物館工作。這裡每年都要接待很多參觀人群,有的是來研學的團隊,從小學到大學都有﹔有的是政府安排參觀、學習的人群。他們中一些人留在了油紙傘制作行業,即便不能在短時間內掌握全部的工藝,也能購買一些半成品進行加工,讓油紙傘走向更遠的地方。

  “大家能夠參與總是最好的。可以說我是見証了傘幫的興衰。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夠在這個越來越好的時代中,把油紙傘技藝傳承好。”畢六福說。(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徐語楊)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