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家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基本成形
《四川省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新聞發布會舉行

如何建設四川基本養老服務體系?
四川省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進展
基礎設施
在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實現全省街道層面100%覆蓋
在農村,縣級失能特困人員養護院實現全覆蓋,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600余個、村級養老服務互助點位5000余個
福利保障
44萬特困人員全部納入救助供養,30余萬農村留守老年人全部納入台賬管理
推進“醫養結合”,全省醫養服務機構達到500余家、床位近12萬張,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簽約合作率達到100%
從“五個著力”系統謀劃下一步建設
著力頂層設計,完善基本養老服務制度圖譜。
著力優質普惠,提升基本養老服務供給水平。
著力多元發展,促進養老服務事業產業協同。
著力夯實基礎,培育養老服務專業骨干力量。
著力行業規范,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機制。
當前,四川省60歲及以上人口1816.4萬人,老年人口規模居全國第3,佔人口總量的21.7%,老齡化率為全國第7,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今年10月底,省政府辦公廳出台了《四川省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12月1日,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四川省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新聞發布會,現場答記者問。
推動基本養老服務
從特惠到普惠
四川省民政廳副廳長蔣麗英表示,我省老齡人口基數大、程度深、增長快、負擔重,老齡化形勢不容樂觀,且我省還肩負著打造西部養老服務高地、輻射整個西部地區老齡人員的重要使命,高質量建設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勢在必行。
伴隨著當前社會老齡化的加速,如何“養得了老、養得起老、養得好老”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民生問題。蔣麗英介紹,《實施方案》主要分為總體要求、重點任務、組織保障3個部分,明確了“清單制度、響應機制、供給能力、要素保障”4個方面的19項重點任務。附件為《四川省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共23項服務項目,較國家清單增加了7項,創新拓展了老年教育、社區服務、法律服務、生活優待、文體活動等基本公共服務中涉及養老服務的內容。“推動基本養老服務從特惠到普惠,逐步實現人人享有。”蔣麗英說。
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基礎堅實
近年來,四川聚焦老年人群實際需求,努力擴大養老服務供給,全面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得到長足發展。“應該說,我省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已經有了一個非常堅實的基礎。”蔣麗英表示。
還有哪些成果可以展現?從完善頂層設計上看,省委省政府把養老服務業納入全省“4+6”現代服務業體系,建立養老服務廳際聯席會議制度。全省出台涉及養老服務政策文件60余個﹔省政府還將養老服務政策落實情況納入目標績效考核范圍,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將養老服務納入省委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實施。
基礎設施上,在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實現全省街道層面100%覆蓋,城市居家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基本成形。在農村,縣級失能特困人員養護院實現全覆蓋,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600余個、村級養老服務互助點位5000余個,縣鄉村相銜接的農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逐漸完善。
福利保障上,44萬特困人員全部納入救助供養,30余萬農村留守老年人全部納入台賬管理,高齡津貼惠及260余萬名80周歲以上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補貼惠及200萬困難老年人,為10余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了適老化改造。推進“醫養結合”,全省醫養服務機構達到500余家、床位近12萬張,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簽約合作率達到100%。此外,在隊伍建設上,全省涉老社會組織達到4800余個、各類老年協會4.7萬個、涉老社會工作者達到5.1萬人。老年志願服務隊伍達到4600余支,老年志願者人數達90萬人。
從“五個著力”系統謀劃
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下一步,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四川省還將有哪些舉措?蔣麗英表示,將主要從“五個著力”進行系統謀劃,探索形成新時代基本養老服務發展的“四川路徑”。
著力頂層設計,完善基本養老服務制度圖譜。健全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的組織領導機制,將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基本公共服務范疇,納入黨委政府績效考核范圍。推進養老服務地方立法,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完善養老服務市場體系,全面落實財政、土地、稅收、金融等方面扶持激勵政策。
著力優質普惠,提升基本養老服務供給水平。片區化集約化布局基本養老服務供給,優化孤寡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服務,大力發展普惠型養老和互助性養老,建成城市居家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和農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健全老年教育服務網絡,發展智慧養老、老年助餐、慈善養老等新模式,加強健身場地設施適老化改造,推進公共服務適老化改造提升,定期舉辦老年文化藝術節等文化活動。
著力多元發展,促進養老服務事業產業協同。實施“養老服務+行業”促進行動,促進養老服務與教育、健康、體育、文化、旅游等產業融合發展。深化成渝、西部等區域合作,探索建立“費隨人走”“費隨人給”的異地養老機制。
著力夯實基礎,培育養老服務專業骨干力量。實施蜀養人才培英工程,健全養老專業人才教育培養體系,建設養老服務人才實訓基地。探索建立養老護理職稱體系,制定養老護理專業技術資格條件,建立健全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制度。引導慈善公益力量參與養老服務,實施“愛心敲門”等慈善助老行動,壯大老年志願服務隊伍,培育有影響力的老年志願服務品牌。
著力行業規范,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機制。建立“1+N”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跨部門實施養老服務全過程監管,建立覆蓋養老服務機構、從業人員的信用管理體系,嚴厲打擊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推進養老服務標准化體系建設,開展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等級評定,提高基本養老服務標准化、規范化水平。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楊升濤 魏捷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