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再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殊榮 解密龍泉驛“幸福答卷”

王凡
2023年11月24日18:59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11月24日,“2023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成都市龍泉驛區舉行,活動揭曉了“2023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區)”榜單。繼去年首度登上該榜單后,龍泉驛區今年再次脫穎而出,成功獲評“2023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排名躋身全國三甲,繼續領跑中西部城區。

連續兩年摘下“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稱號、在全國城區中位列第三,今年還被評為“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區”,更成為一年一度的“中國幸福城市論壇”舉行地,龍泉驛的幸福密碼是什麼?

展開“山水龍泉驛、活力幸福城”的城市答卷,或許我們就能有所發現:在龍泉驛,幸福是古驛道綿延千年的文化底蘊,是一半青山一半城的詩意生態,是經濟產業快速成長的城市機遇,是大運盛會留下的恢宏記憶,更是每一個熨帖的民生細節……

“2023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成都市龍泉驛區舉行,活動揭曉了“2023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區)”榜單。龍泉驛區委宣傳部供圖

“2023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成都市龍泉驛區舉行,活動揭曉了“2023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區)”榜單。龍泉驛區委宣傳部供圖

以文潤城、開放包容

賡續千載的文脈基因滋養著幸福土壤

龍泉驛的名字由“驛”而生。“漢置郵亭,唐設驛傳,元改站赤,明曰驛站,始稱龍泉驛,並沿襲至清末,為川中名驛、蓉東首驛。”這就是龍泉驛從殘碑、史籍中刨出的驛脈。龍泉驛也是全國唯一以“驛”為名的城區。

拉開歷史的長軸:從龍泉山至成都的成渝古驛道是歷史上成渝兩地經濟交流和文化傳播的重要通道,龍泉驛古驛道區域內不但匯集了東大路上的商旅文化,還留下了傳承千年的歷史印記,如明蜀王陵、北周文王碑、摩崖造像、古寺等遺跡。

“世界的洛帶、永遠的客家”。龍泉驛區擁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洛帶,中國西部最大的客家聚集區,歷經數百年的傳承與繁衍,形成了“崇文重教、耕讀傳家”的客家家風,會館群、博客樓、客家婚俗、山歌、水龍等非遺文化在這裡傳承發展。勤勞的客家人在這裡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從“客家”到“吾家”、從“驛站”到“港灣”,一代代的“蓉漂”在龍泉驛找到了歸屬感。如今,龍泉驛已成為擁有150萬人口的城市,來自全國乃至全球各地的人定居在龍泉驛、繁衍在龍泉驛,他們用奮斗成就了“來了就是驛家人”的幸福之城。

近山親水、人在園中

清新怡人的生態環境營造著幸福基底

清晨,當東方的天空被朝霞點亮,當橘色的光芒洒向大地,一輪紅日沖破雲層躍上山頂,霞光萬丈、山野遠闊。金色陽光下的城市、群山,宛如“詩畫天堂”。“龍泉山觀日出、望雪山、賞雲瀑”變成市民身邊可感可及的“小幸福”。

傍晚,漫步東安湖公園,主體育場猶如一隻巨大的銀色“飛碟”停靠在東安湖寬闊的湖面之畔,與遠處的城市和雪山相映生輝,一座山水人城融合的新城呼之欲出。遠山綠水、城市人家、運動場館,勾勒出百姓生活的“幸福空間”。

“一半青山一半城”是龍泉驛特有的城市形態。這裡背靠國內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坐擁成都最大的城市濕地公園(青龍湖濕地公園)、懷抱32平方公裡的“錦繡天府”,東安湖、龍泉湖、驛馬河串珠成鏈,1275公頃公園綠地星羅棋布,382公裡生態綠道串聯全境,清新的藍、怡人的綠,城園相融的大美公園城市格局正加快形成。

在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龍泉驛區十分注重生態價值轉換,有機植入文化旅游、生態康養等業態場景,做到生態與業態有機融合、風景與場景和諧共生,為市民解鎖更多幸福生活場景。登高龍泉山、在圍爐煮茶中盡覽“雪山下的公園城市”,休憩東安湖、在和風煦日裡品鑒“煙火裡的幸福成都”。

創新創造、興業可成

堅實有力的發展支撐筑牢著幸福基石

產業基礎打得更牢,幸福龍泉驛的底氣才更足。

初冬的龍泉驛,收獲滿滿。10月19日,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第600萬輛整車(捷達VS7 ABT)正式下線﹔10月20日,全新領克06 EM-P下線發運﹔10月30日,龍泉驛區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示范運營啟動……“大動作”頻頻的背后是龍泉驛區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釋放的強勁信號。

龍泉驛區作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地,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樞紐門戶,已匯聚67家世界500強企業、57家上市公司,聚集大眾、豐田、沃爾沃等10家整車頭部企業。數據顯示,2022年,龍泉驛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45.7億元,區域經濟總量連續10年位居全省縣級行政區首位。

立足新的產業發展趨勢,近年來,龍泉驛區通過產業建圈強鏈,從引整車到強配套再到優生態,新能源汽車發展蹄疾步穩,已布局極氪X、極星3等多款新能源車型,整車產值保持1500億元以上。從搭建平台到引育鏈主再到示范運營,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乘勢而上,開放自動駕駛測試道路391公裡,打造無人自動駕駛示范線路55公裡。

此外,龍泉驛區還發力實施“科創十條”,建成各類創新平台190余家,經開產投基金規模達100億元,撬動產業子基金群規模超400億元﹔打造“驛站辦”營商環境品牌,1204個政務服務事項100%線上運行,真正讓企業、項目“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

今年9月,在“2023企業家幸福感營商對話暨制造業立市蘇州論壇”上,龍泉驛區成功獲評“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區”。

城市蝶變、拔節向上

日新月異的城市變化寄托著幸福願景

今年7月28日,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世界矚目中拉開帷幕。回眸過往,龍泉驛上千個日夜的借賽興城、興業、惠民的腳步從未稍息。遇事無難易,勇爭朝與夕。在這座煥然一新的城市裡,“辦好一次會,提升一座城”的理念深入人心,背后春山可望,城建華章日新。

龍泉驛連續兩年摘下“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稱號。龍泉驛區委宣傳部供圖

龍泉驛連續兩年摘下“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稱號。龍泉驛區委宣傳部供圖

借助成都大運會,龍泉驛區白紙繪圖、平地立城,集全區之力在成都之東建起一座大美的公園新城。東安湖活力城片區作為全市“三個做優做強”重點片區,通過借賽興城、示范引領,已初步打造成為公園城市示范區中的“示范區”,日益成為高能級項目、高素質人口的承載地。

在大運會的東風吹拂下,東安湖公園、東安書院、藝術中心、劇院等重大功能設施建成投用,一場場高規格的賽事、高水准的演出、高人氣的群眾活動,從大熒幕來到家門口,引爆幸福的“流量”,城市位勢能級提升正從東安湖再出發!

不僅僅是新城拔地而起,城市的交通功能也在大運籌備過程中不斷完善。蜀都大道東一段建成通車,這不僅是成都大運會主場館與眾多場館、機場之間的重要轉換通道,也縮短了龍泉驛和主城區的“心理距離”和“時空距離”。大運直聯通道高效串聯城市南北﹔成龍、成洛、車城大道等多條大道全面改造提升……回應著百姓的幸福期待。

一步一個腳印,龍泉驛區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區”的美好願景也從藍圖走進現實。

公服優質、治理高效

不斷優化的公服治理洋溢著幸福溫度

醫療、教育、公服……每一個詞都是濃縮的、沉甸甸的“民生”,也是幸福感的重要來源。近年來,龍泉驛區始終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以“幸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推進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真心實意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讓幸福龍泉驛更有溫度、更有內涵、更有質感。

資料顯示,近年來,龍泉驛區聯合成都教科院、成都七中等優質教育資源創辦品牌公立學校13所、新增學位2萬余個﹔新增“三甲”級醫院2家、床位6114個﹔建成投用社區養老綜合體9家、兒童友好社區62個、龍泉人家10個,更加優質均衡的“15分鐘公服圈”加快建成。

此外,在扎實推進城市有機更新方面,整治煥新21條老舊街道,改造提升172萬平米老舊院落,更加整潔有序的人居環境加快提升﹔推進“智慧蓉城”建設方面,優化“12345”熱線城市總客服,持續賦能“微網實格”,推動城市管理、民生服務等多網合一,以智慧精細的治理創造高效便捷、有呼必應的幸福。

追求幸福,永無止境。邁步新征程,龍泉驛這座幸福之城正錨定“成渝制造業高地、現代化中心城區”的發展目標,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的成都篇章新征程中奮發前進。

(責編:袁菡苓、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