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產業興旺領航鄉村振興 自貢富順加快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2023年11月24日11:44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今年以來,自貢市富順縣立足建設四川省鄉村振興先行區發展定位,通過用活政策、創新思路、大膽探索,加快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農民穩步增收、糧食穩產增產等重點工作,一幅瓜果飄香、產業興旺的“豐”景圖已在該縣廣袤田野悄然顯現。

發展產業 實現促農增收

鄉村振興需要產業振興。該縣因地制宜,抓好產業發展,激發村民內生動力,不僅壯大了各村集體經濟,更鼓起了村民的“荷包”。

今年3月,該縣琵琶鎮青峰村收獲了一批果肉飽滿的葡萄柚。村民們穿梭在果樹間,採摘、裝車、發貨,火熱的銷量讓他們忙得不亦樂乎。近年來,青峰村通過100萬元產業扶持資金,由黨總支牽頭領辦合作社,積極號召村民學習種植技術,結合當地的土地林地資源,將生態林轉變為經濟林,建立起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養殖家庭農場,探索出一條“果園+林下養雞”的生物循環農業模式,每年節約了上萬元化肥投入。

6月底,該縣童寺鎮東禪村在一個農家小院內舉行村集體經濟項目勞務費發放儀式。工作人員將26萬余元現金碼放整齊,對照勞務明細表逐一登記。村民們依次簽名按手印領取現金,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近年來,童寺鎮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千方百計想辦法出實招,積極找尋村級集體經濟創收的增長點,科學制定一村一品計劃,探索出以發展項目和振興產業為抓手,採取定投分紅、對外租賃、“公司+經濟聯合社+農村”相結合的集體經濟模式,全鎮村集體經濟逐年壯大,村民收益穩步增加,脫貧攻堅成果得到扎實鞏固,鄉村振興步伐邁得更加堅實有力。

如今,富順縣遍地盛開產業花,各色產業亮點紛呈,找准產業方向、優化產業結構,成為其鄉村振興的動力之源。該縣堅持“產村相融”,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以項目化思維推動農業、以產業化思路經營農業,努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讓柑橘產業增效益,編制柑橘產業發展規劃,引入龍頭企業,打造“苗仙湖”“沱江沿岸”等現代柑橘產業融合示范園區,輻射帶動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規模化、標准化種植﹔將蠶桑產業納入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規劃,打造趙化鎮、飛龍鎮等糧桑種植核心區,篩選引進優良桑、蠶品種,推廣智能小蠶共育、大蠶省力化飼養、優質簇具自動上簇,在一大批村集體經濟組織、新型經營主體帶動下,蠶桑產業提質增效、快速發展﹔為讓蛋雞產業促增收,扶持蛋雞養殖企業,推廣智能化養殖,鼓勵發展林下養殖,推行“企業+農戶”利益聯結模式促農增收。

深耕產業 發揮特色優勢

7月28日早上7時,皮膚黝黑的產業振興專干錢風勇,熟門熟路地走入該縣騎龍鎮大田村的896畝柑橘園,開展每日巡園,查看柑橘長勢,檢查灌溉系統能否正常使用。從一名滴滴司機到一名產業振興專干,錢風勇負責村裡的產業和集體經濟。為盡快轉變角色,他日積月累地學習,逐漸成為當地柑橘養護“土專家”。他手把手教村民施肥用藥、田間管護,讓柑橘成為當地群眾的“致富果”。“柑橘豐收時,外面經銷商來村裡一車一車地運走,現場就基本銷售一空。”錢風勇高興地說,預計今年產出7.5萬公斤柑橘、收入45萬元。

幫助產業發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群眾增收,在鄉村振興道路上,該縣一個個奮斗在農村一線的專干們與錢風勇一樣,將汗水和熱情播洒在這片希望的熱土上。

鄉村振興,人才是魂。該縣積極培養本土人才,鼓勵外出能人返鄉創業,打造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建立“西湖英才庫”“田專家”“土秀才”人才儲備庫,選拔培育集體經濟發展指導員、產業振興專干,專項推動產業發展,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群眾收入。

鄉村產業發展,必須有一支愛農業、懂農業的人才隊伍。該縣完善引才育才辦法,利用縣鄉村振興學校、縣農廣校,探索“送教下鄉”“校農合作”“校社合作”等模式,瞄准龍頭企業、專合社、家庭農場等需求,累計培育高素質農民3208人。“同時,為夯實鄉村智力支撐,我們創新開展‘新時代百名博士進富順’活動,首批選派28名博士擔任鄉村振興發展顧問,向鎮鄉(街道)全覆蓋安排農業碩士22名,鎮鄉(街道)領導干部中鄉村規劃、農業經濟等專業干部佔40%,現代農業生產基礎不斷夯實。”富順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壯大產業 賦能鄉村振興

為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扮靚鄉村振興底色,該縣李橋鎮車橋村立足自身資源優勢,通過養殖肉兔並延長產業鏈,將肉兔深加工,研發出特色風味,打造專屬品牌,成為村裡增收的大產業,帶動當地村民走上致富路。

從農業生產和發展來看,富順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該縣科學編制《關於加快建設現代農業“4+3”產業體系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富順縣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實施意見》《富順縣“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規劃》等實施意見和專項規劃,已逐漸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合理、鏈條完整的“4+3”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即以再生稻、高粱、柑桔、生豬為主導產業,現代農業種業、現代農業裝備、現代農業烘干冷鏈物流為先導性支撐產業)。

以此為基礎,一個個鄉村產業正以點串線、連線成面,在全縣形成一片片各具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園。“穩糧優果興蔬旺畜,重貯藏精加工強融合”是富順現代農業發展的思路。該縣持續推動特色產業擴面提質增效,圍繞特色優勢產業,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累計投資8.5億元,初步形成“四級”現代農業園區梯次發展格局,鞏固省五星級柑橘現代農業園區創建成果,不斷提升園區建設水平和整體效益,持續推動富順縣水稻高粱現代農業園區升級打造,確保2024年創建成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力爭2025年納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培育﹔新培育2024年趙化飛龍省星級蠶桑現代農業園區1個﹔新培育古佛糧油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和琵琶“中草藥+林下養殖”市級現代農業園區、福善大豆茶葉市級現代農業園區﹔新認定1個縣級大豆現代農業園區和1個稻魚綜合種養現代農業園區。

同時,該縣抓好品牌建設,持續加大對建立“兩品一標”認証登記、標志使用的優質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獎勵扶持力度,深化與京東集團合作,加快建設富順再生稻、富順柑橘京東農場。積極參與西博會、農交會等各類展銷活動,不斷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此外,還通過延伸產業鏈條,培育一批精深加工企業,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發展農產品初加工,引導龍頭企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推動企業向產地下沉、向園區集中,提升產品價值。

動作頻頻,措施不斷,一片片現代農業園區從“一紙規劃”繪藍圖,到“多點開花”抓實干,以產業興旺領航鄉村振興,富順縣正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著眼提高農業全產業鏈收益,構建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格局,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打造業興、家富、村美的幸福美麗新村。(劉瑞、許鵬)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