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藍”閃耀五年 四川消防有了哪些新變化?

聚焦119全國消防日
今年是消防救援隊伍改革轉制五周年。
五年間,四川消防工作和消防救援隊伍建設進行了全方位、深層次變革——
10類專業救援隊伍先后建成,有效應對地震、水域、高層建筑火災等多重救援需要﹔
通信中繼無人機、滅火機器人、國家救援方艙等新裝備、新技術投入實戰,消防戰斗力有效提升﹔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為城鄉居民提供更高效、均等、便利的消防公共服務……
從“橄欖綠”到“火焰藍”,五年來,四川消防用實際行動承擔起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的神聖職責,給予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更堅實的守護。
技術裝備更新
消防機器人投入滅火救援實戰
消防員在火場外無線遙控機器人執行滅火、排煙、破拆等任務,這樣的畫面並非科幻電影,而是真實的消防救援場景。
2020年8月,瀘州市消防救援支隊在全省組建了首支“消防機器人救援大隊”,用於地下建筑、大跨度大空間、石油化工場所滅火救援,在復雜危險的環境下,代替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現場開展滅火救援工作。“這樣能夠有效保証指戰員生命安全。”瀘州消防救援支隊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消防機器人大展拳腳,是五年來四川消防不斷將新技術、新設備運用到救援實踐的一個縮影。四川消防開展觀念更新、技術創新、裝備革新“三新”工作,涌現出多項創新戰法及裝備革新成果。
以救援指揮為例,如何解決特大災害前線指揮痛點?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自主研發國家指揮部方艙,在“斷電、斷路、斷網”的情況下依然能保障網絡貫通、指揮暢達。
在水上救援中,水上救援機器人、水下聲吶、充氣式機動救援艇、充氣氣橋等300余套特種新裝備已陸續投用。
應急體系革新
打通應急通信“最后一公裡”
2020年,在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指導下,寶興縣消防救援大隊瞄准道路損毀、電力中斷、公網癱瘓等極端惡劣條件下的應急通信保障問題,在全省率先組建“輕騎兵”“速報員”隊伍。
“速報員”為當地村社居民,轄區消防救援大隊通過配發相關裝備、開展應急培訓等方式,使其能熟練使用衛星電話報送災情信息。
“輕騎兵”是就近的志願摩托車駕駛員,災情發生后,騎手能自行前往消防隊站或到達指定地點集結,在道路中斷的情況下通過摩托車或騾馬將“輕騎兵”隊員和通信裝備運入災區。
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種發動基層群眾,打通應急通信“最后一公裡”的“寶興模式”已在全省推廣。截至11月9日,全省已建成以消防志願“速報員”“輕騎兵”為主體的全省末端災情直報系統。
科技應用創新
大數據“火眼金睛”辨識火災隱患
今年中秋、國慶雙節前夕,四川消防發布了過節安全提醒,這份精確到火災發生的具體原因和發生時段的預警,出自消防大數據的“手筆”。
2019年,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啟動省級消防大數據平台建設,累計匯集治理4.3億條數據。
今年,在成都舉辦的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中,平台匯聚了場館物聯網、實時人流等數據,經過自動研判生成預警信息,實時分析大運會各場館的火災隱患點位和風險等級,為防控和救援力量前置提供科學支撐。
“用數據服務實戰,用數據改革創新。”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消防大數據還將和大模型、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深度融合,提供更加智能、准確的火災風險預測預警信息。
服務措施升級
“工作做得好不好”群眾說了算
如何更好便民利企?這是四川消防“放管服”持之以恆研究的課題——
2018年,四川消防出台《四川消防“放管服”改革十五條措施》,“容缺后補”機制首次推出,大大減少了辦事人因材料缺失再重新申報的負擔。還推出“互聯網+政務服務”,逐步實現消防行政審批網上申請、網上辦理。
2021年,四川消防在延續原“放管服”改革十五條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縮減辦理流程。在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方面,四川消防鄭重承諾將辦理時限縮短至法定時限的一半以內。
這次改革還全面實施消防執法事項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消防政務服務做得怎麼樣,群眾說了算。對得分較低或反映突出的政務服務,進行回溯回訪。
在基層,消防竭誠為民的初心,折射在便民利民的細心中。在阿壩州小金縣,消防救援大隊以向社會公開承諾的形式出台舉措,讓老百姓感受到辦事的便利。在宜賓市長寧縣,消防救援大隊為辦事群眾貼心准備了詳細的辦事指南,“手把手”教會群眾辦理消防行政許可事項。
五年來,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為群眾辦事減負增效,四川消防一直在路上。
數讀轉制五年
●五年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共接警出動65.4萬余次
●督促指導相關單位場所整改銷案1040處重大火災隱患、200萬余處一般火災隱患。全省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建筑消防設施完好率由40%提升到90%以上
●對全省3.2萬余家單位和新建住宅小區,按標准進行消防車通道劃線管理,為5087個老舊小區制定“一區一策”消防車通道治理方案﹔排查生產經營租住村(居)民自建房20.8萬余棟,督促整改燃氣安全隱患1.5萬余處
●實現消防行政許可“一網通辦”和“隻跑一次”,有序推進四川消防大數據建設,匯集治理多源數據4.3億余條
●建立省、市(州)兩級消防救援隊伍和森林消防隊伍協同救援聯動機制,實現了“110”“119”“12119”警情互通
●共建成高層建筑火災救援專業隊、地下建筑火災救援專業隊、水域救援專業隊等十類專業隊伍163支,充分適應“全災種”救援任務需要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蔣京洲 劉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