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站在全國生豬產業“第一梯隊” 四川對全產業鏈提出發展目標

2023年11月10日08:11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傳統養殖要“變身”產業現代化

發展目標

●到2027年,生產水平、管理能力、產業競爭能力大幅提升,生豬養殖基本實現現代化

●到2030年,全產業鏈設施裝備、數字化水平大幅提升,飼料、獸藥、種業、屠宰等產業鏈科技運用達國際先進水平,生豬全產業鏈基本實現現代化

近日,農業農村廳印發《四川省推進生豬產業現代化發展工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圍繞推進川豬產業現代化,對未來幾年四川生豬產業發展進行了詳細規劃和布局。

四川是傳統生豬養殖大省,也是國家唯一批准建設的國家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生豬年出欄量長期位居全國第一。

站在全國生豬產業“第一梯隊”,四川這份《規劃》從飼料生產、種業、養殖、屠宰、精深加工、冷鏈物流等生豬全產業鏈“攬總”,提出發展目標。

挑戰:生豬全產業鏈現代化發展水平還不高

“對於四川來說,這份《規劃》具有‘分水嶺’的重要意義。”農業農村廳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就四川省生豬產業發展形勢進行了分析。

經過多年發展,四川生豬生產能力、屠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出欄量突破6000萬頭,生豬年屠宰能力達7000萬頭。同時,種業保障能力不斷增強、養殖規模化水平顯著提高、疫病防控能力穩步提升。2022年規模養殖比重達61%以上,近5年來累計提高20多個百分點。

成績突出,但挑戰同樣存在。四川省生豬年出欄量已到一定的高位,增長潛力有限。此外,生豬全產業鏈現代化發展水平還不高,優質產能建設、飼料獸藥生產、種業發展質量、養殖設施裝備、屠宰及精深加工水平等與高水平國家和國內高水平地區還有一定差距。例如,在精深加工方面,目前全省豬肉仍然以熱鮮肉消費為主,豬肉精深加工佔比不到25%,精深加工附加產值增幅不大。

同樣要看到,隨著環境保護力度加大、疫病防控要求提高、材料科學不斷發展、現代數字技術運用水平不斷提高,新(改、擴)建的大批新型養殖場中,大量新技術新工藝得到廣泛運用。各級政府在財政、用地、環保、金融、保險等多方面出台有力的扶持措施。這些都為四川生豬產業現代化創造了良好條件。

“總體來看,四川生豬產業已經到了需要樹立發展新理念的時候。要從過去的數量為先,逐步轉變為質量為先,形成產出高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調控有效的生豬產業現代化發展新格局。”上述負責人表示。

對策:從養殖現代化到全產業鏈現代化

“生豬產業實現現代化是長期工程、系統工程,因此我們分階段提出目標。”農業農村廳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說。

《規劃》明確,到2027年,生豬優質產能達7000萬頭左右,出欄數量6000萬頭以上,豬肉產量460萬噸左右,豬肉自給率達100%,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70%以上。生產水平、管理能力、產業競爭能力大幅提升,生豬養殖基本實現現代化。到2030年,規模養殖比重達80%以上,全產業鏈設施裝備、數字化水平大幅提升,飼料、獸藥、種業、屠宰等產業鏈科技運用達國際先進水平,生豬全產業鏈基本實現現代化。

“第一階段,我們更強調的是養殖環節提質增效,增加優質產能。”上述負責人解釋,優質產能以規模化、標准化生產為主,表現在生產效率高、市場競爭力強。

為確保目標達成,《規劃》在全省五大經濟區布局年出欄生豬6000萬頭左右,在全省布局100個生豬產業現代化建設重點縣。

其中,成都平原經濟區產能規模設計為2160萬頭,布局36個生豬產業現代化建設重點縣﹔川南經濟區產能規模設計為1280萬頭,布局23個生豬產業現代化建設重點縣。

第二階段,則是推動全產業鏈現代化。《規劃》提出9項重點任務。具體為建立生豬全產業鏈現代化建設技術標准體系、大力發展現代生豬種業、大力發展現代化規模養殖、大力發展標准化生豬屠宰、大力發展現代化飼料獸藥生產、加強疫病防控規范化建設、推進生豬全產業鏈綠色化生產、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加強市場調控。

一些任務正在推動。日前,建立生豬全產業鏈現代化建設技術標准體系中的重要技術指南之一——《四川省生豬現代化養殖示范場技術標准》已經印發,從品種、裝備、管理、防疫等六方面提出了評價標准,給出了一份現代化生豬養殖場建設“說明書”。

“但也有一些任務,我們還存在能力短板,處於探索階段。”上述負責人介紹,未來四川省將推進四川“三農”大數據建設,發揮政策性豬肉儲備作用,高水平建設各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加強市場調控,保障市場供給穩定。(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闞瑩瑩)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