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500余場考古學報告

勾勒中華文明絢爛圖景

本報記者 趙曉霞
2023年10月30日09:3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目前我國發現的最大的史前城址石峁遺址有哪些最新考古成果?還原了1000多年前邊塞風雲的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出土的紙文書和木簡展示了哪些此前不為人知的內容?5000年前良渚先民的主食和副食是什麼……日前,在陝西西安舉辦的第四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上,來自國內外的800余名考古學者做了500余場報告,內容涵蓋考古學的各個分支領域,展示了中國考古學的發展現狀和最新成果。

  展示最新考古成果

  地處黃土高原北部、毛烏素沙地南緣的石峁遺址位於陝西省神木市,遺址主體為距今約4000年的石砌城址,城內面積逾400萬平方米,被稱為考古界“石破天驚”的發現。

  該遺址之所以重要,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孫周勇表示有3個原因:第一是時間節點,距今約4000年﹔第二是地理位置,位於中國北方地區﹔第三是與世界其他幾大文明有很多共性因素,比如中國罕見的早期石構建筑、地表之上還有城牆、巍峨的皇城台。“石峁遺址的發現為研究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發展過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資料,也反映了距今4000年前,在中國北方地區比較復雜的政治格局和日益緊張的社會關系背景下,石峁先民建造了固若金湯的城池和復雜的防御設施。”孫周勇說。

  在此屆考古學大會上,石卯遺址最新考古成果發布:截至目前,2023年石峁遺址考古項目已發掘面積約700平方米,皇城台墓地新發現墓葬17座,已發掘15座。從2022年發掘至今,石峁遺址皇城台共發現墓葬40多座,墓葬成排分布,具有明顯的等級區分,考古人員已確認這是石峁文化最高等級墓地。

  今年還新發現兩處通道,一條為下沉式道路,另一條疑似地上通道,由台階和平坦的地面結合而成,位置恰好處於皇城台的中軸線上。相關專家認為,這兩處通道的發現補充了皇城台頂的道路系統,串聯起墓地區與生活區,為研究揭示4000年前,石峁遺址人類活動原貌提供了更多有力証據。

  當我們將關注的目光從矗立在陝北的高山台塬之上的史前石城轉到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后者的考古新進展同樣值得關注。

  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為唐代“沙堆烽”故址。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胡興軍介紹,2019年—2021年在該遺址清理遺跡12處,出土各類遺物1500余件(組)。其中出土的800余件紙文書、木簡是國內烽燧遺址考古中出土數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文書資料。這些文書內容豐富,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社會生活等方面。

  “由於出土文書均為碎片,近兩年,我們一直在做紙文書的修復保護和文書釋讀工作。”胡興軍告訴記者,文書中,軍事題材數量的最多,為研究唐代軍事制度的變化等問題提供了第一手實物資料。

  除軍事文書外,遺址中還發現大量的書信、文學作品和傳統典籍。烽燧出土文書顯示,這些戍守將士來自中原的雍州、洛州、汝州等地,通過郵驛傳遞書信成為將士與家人聯系的紐帶。“在一份未寄出的書信中,戍邊的丈夫叮囑在家的妻子保重身體,照看好家裡的牲畜和田地。家長裡短的問候叮嚀,無不包含著濃濃的思鄉之情。”胡興軍說,“為全面了解遺址信息,我們與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對烽燧遺址出土資料進行了多學科的分析與研究,如經檢測發現文書紙張質地多為麻紙,少量為皮紙。”

  他表示,遺址考古工作所取得的各項考古成果活化了唐代戍邊生活的場景,為了解唐代邊塞烽堠制度運行,深化邊疆治理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是唐代中央政府有效管轄和治理邊疆的生動縮影。

  在考古學大會上,展示最新考古成果的並不隻有石峁遺址和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王永磊帶來的《近五年來姚江河谷河姆渡文化考古的新進展》、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何歲利帶來的《隋唐長安城郊區墓考古新發現》等,都引起了與會專家的關注和討論,也推進了所涉及學術領域的研究。

  提供多角度解讀

  如何從動物考古學與甲骨學結合的角度,對殘碎甲骨進行鑒定?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莫林恆分享的《甲骨整理中的動物考古學研究——以湖北省博物館藏甲骨為例》,展示了動物考古視野下的殘碎古甲骨部位鑒定方法,吸引了不少參會者的聆聽。

  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雖然當前對於甲骨學的研究日趨深入,但從動物考古學視野對殘碎古甲骨部位鑒定的工作仍有推進空間。”莫林恆說。

  “目前甲骨報告中對於殘碎甲骨一般未進行專門的骨骼部位鑒定,或隻在個別甲骨上介紹是甲首、甲腹、甲尾、甲橋部位。而對於甲骨這類珍貴文物,可以提出更具體准確客觀的骨骼部位鑒定單位。所以,我們提出‘甲骨最小可鑒定單位’這一概念,並統計最小個體數。”莫林恆解釋說,“此外,我們還提出並使用‘上下徑’‘左右徑’概念以及‘甲骨面積’測算標准。”

  他強調,面積是一項客觀記錄甲骨尺寸的數據,可以更直接判斷甲骨大小,其信息還可以與最小可鑒定單位、甲骨上下徑、左右徑、重量相互參照。對於理解甲骨的大小,保存狀況,復原甲骨的尺寸都有一定的作用。

  “甲骨的骨骼形態與甲骨的整治工序及卜兆形態、卜辭行款之間有著內在密切聯系,對殘碎甲骨的骨骼部位鑒定不僅能為綴合甲骨提供堅實的基礎,也加深了古代商人利用甲骨進行佔卜這一宗教行為過程和意義的整體認知。”莫林恆說。

  據莫林恆介紹,該研究項目還利用古DNA檢測、顯微鏡微痕觀察、碳14測年等現代科技手段展開綜合研究。“這將對進一步推動甲骨學的細致深入研究起到促進作用,為未來整理、研究同類珍貴文物資料積累經驗。”

  鴕鳥蛋殼的利用模式和人類遷徙、文化交流會有怎樣的關系?在中國又呈現了怎樣的面貌?山西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宋艷花關注的是“中國舊石器時代晚期鴕鳥蛋殼的利用模式探討”。

  至少在距今5萬年前,非洲和北亞為代表的地區已經有了人類非食用性利用鴕鳥蛋殼的實例,其向周邊的傳播和交換等被視為現代人擴散的重要指標。“在中國,鴕鳥蛋殼裝飾品極為罕見,目前僅出土於距今3.4萬年以來的北方舊石器時代遺址,包括山西吉縣柿子灘遺址等。”宋艷花說。

  她從鴕鳥蛋殼裝飾品的制作技術和類型兩方面,尤其是制作過程中蛋殼原料採辦、毛坯加工、鑽孔工藝、穿系方式和使用功能的每個工序環節來討論鴕鳥蛋殼飾品作為一種特殊材質、特殊功能的存在,其來源和擴散、技術類型和功能的相關研究都將為進一步探索世界范圍內人類遷徙和文化交流提供重要信息。

  在這些研究中,新的研究視角、多學科綜合研究等被運用,從而為相關研究提供多角度的解讀。

  回應學界關注問題

  在陝北地區,石峁遺址周圍的其他龍山時代遺址與石峁遺址具有相似的文化,被稱為“石峁文化”。由於石峁遺址以及石峁文化的重要性,石峁人群來源的相關研究成為學者們長期關注的熱點。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生薛家旸分享的是《古線粒體基因組探究石峁人群來源和遺傳結構》,正是對該熱點的回應。據介紹,研究採用古DNA方法,對9個遺址的172例個體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石峁遺址人群和同屬於陝北地區仰韶時代晚期的人群之間具有緊密的母系遺傳關系,這意味著石峁遺址人群很可能主要是來源於本地﹔石峁遺址人群和石峁周邊同屬石峁文化的古人群之間同樣具有緊密的遺傳關系,表明了石峁文化相關人群之間很可能具有相同的母系遺傳成分。

  漢文帝霸陵是西漢帝陵發展演變的關鍵環節,其准確位置一直是學界關注熱點。“相關考古工作否定了‘鳳凰嘴’為漢文帝霸陵的傳統認識,確定了霸陵的准確位置,解決了西漢十一陵的名位問題。”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馬永贏在本屆大會介紹了漢文帝霸陵的考古收獲,“霸陵的形制布局上承長陵、安陵的基本要素,下啟陽陵、茂陵等陵園規制,是研究探討以西漢王朝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國家陵墓制度、政治思想等發展變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數千年前,繁盛於長江中下游環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在中國早期歷史文化發展過程中和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留下輝煌篇章。近年來,隨著良渚遺址考古工作以及考古研究的不斷深入,良渚先民的生活也逐漸揭開了神秘面紗,尤其是對於良渚先民的飲食結構與骨骼健康及其關系的研究頗受學界關注。

  浙江外國語學院文化和旅游學院講師孫劉偉分享的正是“良渚先民的飲食結構與骨骼健康”研究。他認為,良渚先民以稻米為主食,以鹿等為主要肉食,以魚、螺螄等為水鮮,瓜果蔬菜包括桃、李、葡萄、南酸棗等。通過對良渚遺址出土的碳化稻谷和水稻植物硅酸體分析發現,當時的稻米形態短圓,近似現代的粳米。

  孫劉偉表示,良渚先民的骨骼健康與飲食結構、生產和生活方式以及當時的生態環境都密切相關,是一個生態系統相互動態適應的結果。

  延伸閱讀

  漢文帝霸陵和薄太后南陵動物殉葬坑的發掘

  2017年到2021年,漢陵考古隊對江村大墓、薄太后南陵的部分外藏坑、陶窯遺址、陪葬墓等進行了發掘,出土陶俑、陶器、鐵器、銅器、金銀器等文物。同時,還勘探發現了霸陵陵園牆址,最終確認江村大墓即漢文帝霸陵。

  霸陵動物殉葬坑位於漢文帝陵西南約600米的白鹿原西坡,約有100余座。本次共發掘23座。坑內填五花土,底部槨具為磚欄、陶棺、木棺。槨內主要為動物骨骼,並有少量塑衣陶俑、陶器等。經鑒定,此次發掘出土的動物種類有印度野牛、牦牛、馬來貘、虎、大熊貓、羚牛、蘇門羚、孔雀等。其中,虎、馬來貘、牦牛、印度野牛在陝西省屬首次發現。

  薄太后南陵動物殉葬坑位於封土西北約250米處,該區域分布有10列42排共計380余座。殉葬坑形制為長方形豎穴土壙,底部槨具為磚欄、陶棺、木棺。坑內均為動物骨骼,經鑒定共計30個屬種,其中鳥類18屬種、爬行類1種、獸(哺乳)類11種,大多數為珍稀野生動物,如丹頂鶴、褐馬雞、犀鳥、金絲猴等。

  多種珍稀動物的發現為文獻記載的皇家苑囿動物種類提供了考古學証據。本次考古發掘的動物殉葬坑,是西漢皇家苑囿在地下的再現,豐富了西漢帝陵的外藏系統,對研究西漢帝陵制度、秦漢皇家苑囿文化等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