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流失海外圓明園石柱重回故裡

本報記者 趙曉霞
2023年10月23日09:3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李炳仁(右)和劉尚平兩位老人在參觀“圓明園石柱回歸展”。
  本報記者 趙曉霞攝

  石柱運抵圓明園點交時的照片。

  關於回歸石柱的專家咨詢會現場照片。

  圓明園天心水面石質文物展區。

  西洋樓銅版圖之海晏堂東面石柱使用場景。

  10月17日下午,圓明園遺址公園正覺寺最上樓一層,陸續有觀眾進來參觀近日開展的“圓明園石柱回歸展”。

  82歲的李炳仁和太太劉尚平相攜而來。“我們住得不遠,坐公交車需要8站,今天是專程來看這個展覽。”李炳仁告訴記者。在不大的展廳中,兩位80多歲的老人駐足在石柱及展板前,有時李炳仁會將展板上的內容念給劉尚平聽,有時兩人會討論石柱的雕花和用途。1個多小時觀展下來,他們的最深感受是:“這些石柱能回來真不容易。正因為祖國強大了,這些文物才能回來。”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物承載著歷史的厚度,文物傳遞著文化的深度。兩位老人的感嘆折射出的意味正如展覽結語中所言:“讓漂泊在外的文物回到故土,是中華兒女責無旁貸的使命,亦是祖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的體現。”

  

  回歸之路

  圓明園的百年滄桑、文物聚散,牽動著國人心弦,流失文物的下落和歸屬最為大眾矚目。7件石柱文物回歸原屬地——圓明園,是繼馬首銅像之后,又一批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這些石柱回歸祖國,經歷了曲折又漫長的過程。

  2013年8月,北京中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黃怒波應邀參觀挪威卑爾根科德博物館,發現展出的圓明園石柱,當即表達了希望圓明園石柱回家的願望。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懷揣愛國之情以及對母校北京大學的深情厚誼,黃怒波決定推動石柱回到中國,存放於北京大學校園裡進行展覽。經反復商議,科德博物館內部就石柱回歸一事達成一致意見。

  同年10月,科德博物館前館長愛蘭德帶領科德博物館基金會成員應邀訪問北京大學、中坤集團和圓明園。11月,北京大學相關專家及中坤集團代表訪問科德博物館,初步判斷科德博物館館藏石柱疑似源自圓明園的石構件。12月,經過多次溝通,中坤集團、北京大學及科德博物館簽署三方合作協議,約定將7根石柱運回中國,並合作開展文化交流活動。2018年4月,挪威文化部審核批准了科德博物館關於該批石柱文物的出境許可,同意將石柱歸還中國。

  2019年10月,國家文物局積極協調北京大學和中坤集團,推動將該批石柱存放在圓明園或其他具有文物進境免稅資格的博物館。2020年9月,為促成石柱盡快回到中國,北京大學委托中坤集團全權負責7根石柱的運輸等相關工作。

  2023年3月至6月,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推動,海關總署密切配合,在北京海關、天津海關、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天津管理處等多方共同努力下,7根石柱以“文物”名義順利入境。6月20日,7根總重超過2.6噸的石柱安全運抵北京,21日於圓明園完成文物點交入庫。

  歷經百年輾轉,幾經周折,7根石柱終於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石柱真容

  此次回歸的石柱均為漢白玉材質,通高約80—92厘米,立面有雕花造型,品相較好,推測均來自西洋樓遺址區。這些石柱正面紋飾以西式番花、貝殼紋等西洋雕花為主,側面花瓶內花束則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牡丹、玉蘭、荷花、菊花等中國傳統花卉為主,圭角卷雲紋、開窗的海棠線雕刻方式等亦與中國古建望柱、欄板相同,體現了中西合璧的文化內涵。

  2023年6月30日,國家文物局組織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故宮博物院、北京大學等單位的專家開展實物鑒定。專家一致認為:“該7件文物為漢白玉質地,工藝精湛,浮雕雕刻花卉、纏枝幾何紋飾,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因素。其質地、紋飾均可與現存圓明園西洋樓遺存的文物對照。該組文物保存較完整,略有風化痕跡,據工藝、紋飾和材質情況,可定為真品。該組文物原存於科德博物館,該博物館舊藏中有大批民國時期文物。原持有者於民國時期曾長期在中國工作,該組文物應為其在此時期獲得並流出中國。”

  目前,在圓明園天心水面石質文物展示區、殘雕沉思石質文物展示區及西洋樓多個遺址中,均展示有造型豐富、紋飾多樣的圓明園石柱文物。這些殘留的石柱見証了圓明園歷史的輝煌,也經歷過苦難悲愴的過往,更寄托了中華兒女對於文化興、國運興的美好願景。

  通過回歸石柱與現存石柱對比可發現,這7根回歸的石柱,整體造型統一而細節有別,其紋飾、形制與圓明園現存部分石柱的紋飾、形制十分相似。

  當時用途

  這7根回歸的石柱在當時到底是用來干什麼的?

  相關專家表示,圓明園西洋樓建筑以木質梁柱為基礎,通過用磚砌筑內牆,外部包以漢白玉等石材的方法建造。其建筑主體仿西方巴洛克風格建造,常在建筑上設立石柱作為望柱或欄杆連接物使用,同時還具有裝飾的作用。兩側沒有雕花的石柱應為建筑上的聯排裝飾物,兩側飾有花瓶或花紋的石柱則用於樓梯或樓層平台欄杆部分,花瓶的樣式則是配合欄杆形制雕刻而成。

  比如原編號為VK4727的石柱高87厘米,寬49厘米,重約342千克。此石構件為雕西洋花建筑構件,漢白玉質地,造型為長方體。相鄰兩面開光內均刻有西洋式裝飾圖案,另兩相鄰面雕刻立體花瓶內插玉蘭花束,圭角有雕花。據此推測可能原位於兩段垂直欄杆的交接處。

  在展覽中,還專門介紹了“銅版圖裡的石柱”——在現存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西洋樓銅版圖中,可見海晏堂、諧奇趣、方外觀、養雀籠、遠瀛觀等均使用了較多的石柱,這些石柱分布於庭院、噴泉池邊、樓梯、樓層平台等處,發揮著實用、審美的價值。

  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7根石柱的回歸,為圓明園文物保護利用和博物館展覽展示譜寫了新的篇章,也為新時代社會力量投身流失文物返還工作創立了新模式,開辟了新路徑。

  

  鏈 接

  目前,中國與157個國家簽署文化、文物、旅游合作協議,與25個國家簽署防止文物非法進出境政府間協定。黨的十八大以來,已有37批次、1800多件流失海外中國文物回歸祖國,涉及美國、意大利、法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瑞士、加拿大、埃及、土耳其,以及港澳台等13個國家和地區。

  延伸閱讀

  近年來,中國政府已經以多種途徑、多種方式促進了多批次海外流失文物的回歸。在此次7根石柱回歸過程中,社會力量慷慨奉獻、主動作為,高等院校熱心支援、建言獻策,抓住海外收藏單位相向而行、釋放善意的有利契機,國家多部門統籌引領、保駕護航,保護機構盡心履職、勇於擔當。各方密切合作,歷經10年,最終促成石柱回到原屬地。

  本文配圖除署名外均由國家文物局提供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