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安華蓥山區:山更綠 水更清 田更美 天更藍

人民網成都10月20日電 (記者朱虹)今日,在四川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美麗四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走近廣安山水工程,聆聽美麗四川建設”新聞發布會上,廣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米亮介紹了近5年來通過實施廣安山水工程,為華蓥山區生態環境質量帶來了哪些實實在在的變化。
米亮介紹,廣安山水工程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突出問題導向,以礦山地質環境污染、水環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態系統退化、洪澇及地質災害頻發等生態環境問題為導向,按輕重緩急,分期、有序、系統地開展華蓥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
二是突出區域綜合治理,打破各方面界線,統籌山水林田湖草各要素,以小流域、小區域為單元,整體規劃、連片實施,強化生態保護修復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關聯性。
三是突出資金籌措,加強資源整合,積極探索構建“中央財政撬動、地方財政匹配、社會資本投入、企業補償付出”多元化投融資模式,統籌資金安排使用,充分發揮資源資金資產整合效力,全面提升項目實施整體效益。
米亮說,通過近5年的實施建設,廣安華蓥山區的生態環境可以說發生了質變。
廣安華蓥山區的山更綠了,5年來,當地完成礦山復綠369.09公頃、人工造林13739公頃、森林質量精准提升53209公頃,真正將“礦山”“荒山”重塑成了“青山”,同時實施的濕地保護修復2823公頃、野生動植物保護78480公頃,也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優質的棲息地。
廣安華蓥山區的水更清了,根據監測數據顯示,渠江干流水質已經達到Ⅱ類,大洪河、御臨河出川斷面達到III類,西溪河、龍灘河、驢溪河(蘆溪河)等小流域水質穩定達標,天池湖、讓水湖等湖泊生態系統加速恢復,如今的渠江整個流域已是水清岸綠、河湖景美。
廣安華蓥山區的田更美了,5年來實施土地整理、工礦廢棄地和水土流失治理、高標准農田建設等項目,歷史水土流失治理率由57.85%提升到66.29%,累計建成高標准農田0.76萬公頃,現有耕地資源利用效率和土地產出效率大幅提高,我們按照“小規模、微田園、大園區”的思路,發展糧食、蔬菜、水果、藥材等現代農業,讓廣袤田野處處充滿希望,成為廣大朋友詩和遠方的目的地、網紅打卡地。
廣安華蓥山區的天更藍了,通過系統實施、綜合治理,生態環境綜合效益更加突出,2022年,廣安市城區空氣質量全年優良天數率提升到91.0%﹔PM2.5日均濃度33.9微克/立方米。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省排名第8位、全國168個重點城市排名第35位,連續4年達到國家二級標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