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廣安山水工程正為全球生態保護修復提供四川方案和四川智慧

2023年10月20日11:05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新聞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朱虹攝
新聞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朱虹攝

人民網成都10月20日電 (記者朱虹)近年來,四川省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理念,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為全面推進美麗四川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以四川廣安華蓥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以下簡稱廣安山水工程)為例,2017年,廣安山水工程成功入圍國家‘十三五’重大工程試點,是我省第一個國家‘山水工程’,也是我省迄今為止投資最大的生態保護修復綜合性項目。”今日,在四川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美麗四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走近廣安山水工程,聆聽美麗四川建設”新聞發布會上,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鄧斌介紹稱,廣安山水工程作為“中國山水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為全球生態保護修復提供四川方案和四川智慧。

四川廣安山水工程,項目總投資96.7億元,共實施6大類工程45個大項目314個子項目,目前已通過省級整體項目驗收,實際完成生態保護修復面積20.3萬公頃,其中,重要物種棲息地保護修復7.8萬公頃、林地提質改造5.3萬公頃、土地綜合整治2.3萬公頃,礦山生態修復1萬公頃等,大幅恢復礦山地質環境、全面改善流域水環境質量、顯著提升自然資源利用效率,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率達到83.48%,區域水環境質量穩定達到Ⅲ類,水資源利用率達到28.39%,全面鞏固和提升了區域生態系統多樣性、持續性和穩定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做法和成效。

一是堅持規劃引領,系統構建保護修復格局。經省政府批復同意,印發省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構建起“四區九帶”的全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格局,推動市、縣兩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編制,引領“山水工程”實施。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開展保護修復,結合華蓥山區自然地理單元連續性和生態系統完整性,將華蓥山區劃分為華蓥山、銅鑼山和明月山生態涵養區,西槽和東槽生態保護發展區,渠江產城核心生態保護區等“三山兩槽一江”六大分區。

針對礦山地質環境破壞、水體污染、水土流失及石漠化等生態環境問題,協同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系統謀劃布局礦山生態修復、水環境綜合整治等6大類工程,改變了過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單要素治理模式,探索出統籌全域、全要素實施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的新路徑。

二是強化制度機制建設,高質量推進項目實施。構建全流程工程制度管理體系,先后制定印發華蓥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管理辦法、項目資金管理辦法、項目技術規范等10余個制度性文件,構建涵蓋立項審批、資金使用、質量管理、竣工驗收等各環節制度體系。

建立全周期調度督導機制,實行每周碰頭會商、雙周進度報告、季度督導檢查、半年現場觀摩、年終績效考評,保障工程建設高效推進。建立全過程監測監管制度,充分應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等技術進行常態化監測,實時動態管控項目進度和質量。

三是堅持“兩山”轉化,發揮社會經濟效益。積極探索市場化資金籌措機制,出台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實施意見,明確規劃支持、產權激勵、指標使用、資源利用等政策措施,廣安山水工程撬動社會資本累計投入34.45億元,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形成了“礦山修復+旅游開發”“土地整治+現代農業”“森林修復+產業發展”等模式,建成產業基地10個,吸引企業入駐7家,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就業4萬余人,項目區於2019年提前一年完成脫貧任務,2022年,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1萬元,高於全省平均數。

四是加強組織保障,構建協同推進機制。建立省市縣三級“橫向協調、縱向聯動”推進工作機制,省級層面將廣安山水工程納入省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委員會日常協調事項,自然資源、財政、生態環境等省級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對地方工作督促指導,推動各地落實責任、開展工作。市縣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協同推進項目實施,省市縣三級加強銜接,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鄧斌說,下一步,四川將按照全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全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各項工作,在推動美麗四川建設中持續貢獻自然資源力量。

(責編:羅昱、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