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 90后川妹子當上農業經理人,聽她如何“七十二變”

2023年10月17日18:16 |
小字號

“我就是希望能夠帶動一批年輕人願意回來從事農業,並且留在農業的戰場上。”90后四川妹子王伶俐說。

王伶俐在向記者介紹合作社情況 張帆攝

王伶俐在向記者介紹合作社情況 張帆攝

長筒靴,連衣裙,身材纖細,要不細說,你准難和她把農業沾上邊。偏不巧,這樣的姑娘,不僅和農業打了七八年交道,還是個農業經理人。

跟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採訪團來到位於四川崇州市的楊柳農民專業合作社,烘干儲藏中心前,合作社的經理人王伶俐說話字正腔圓。

生於斯,長於斯,王伶俐是當地農村長大的女孩。2015年從成都師范學院大學畢業,不像大多數農村長大的孩子一樣想進入城市,她卻做出了頗令大家意外的選擇:回到家鄉,從事農業。

要問為啥?“父親的影響佔了大一半。”原來,王伶俐的父親做了大半輩子農業,2010年就發起成立了合作社,管理了幾百畝土地。隨著土地規模越來越大,效益也越來越好。可效益雖好,農業在不少人心裡仍是苦活累活,時常得面朝黃土、背朝天。“還有一重因素是鄉土情,喜歡家鄉這片土地”,時至今日,王伶俐內心深處還眷戀著兒時在水田裡玩泥巴、逗蛐蛐的快樂。

王伶俐在查看稻谷成色 資料照片

王伶俐在查看稻谷成色 資料照片

大學生回到了大農村。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但看似身懷絕技的王伶俐卻遇到不少困難。闖過一道道坎,她還得努力學習“七十二變”。

這第一關,就是融入到村裡的嬢嬢、叔叔的心裡面。

“雖說我在農村長大,但是長到初中高中大學的時候,我就不喜歡稱呼人,明明知道他是誰,但也不喜歡叫。”曾經的王伶俐也是個“叛逆女孩”,喜歡張揚個性。可要在村裡做工作,就得融入到老百姓心裡面。主動接近,王伶俐和幫著合作社干活的叔叔拉家常。村道上遇到嬢嬢,一聲“嬢嬢散步啊”,叫得對方心裡甜。

王伶俐查看水稻長勢 資料照片

王伶俐查看水稻長勢 資料照片

到了第二關,是得重新熟悉農業。

打一回到村裡,有大學學歷的王伶俐就開始承擔合作社運營的擔子。農業要發展,得加速推進機械化,心懷熱情,2015年底,她利用貸款買了四台插秧機。田裡,插秧機轟鳴,看在心裡,王伶俐別提多自豪。可好景不長,就有一台插秧機軸承斷了。“當時感覺真是出師不利”,正要大干一番的王伶俐就遇到了挫折。

關鍵時刻,從父親那裡學到的樂觀幫讓她戰勝困難。“遇到不懂的沒關系,繼續學,繼續干。”克服知識盲區,王伶俐不斷跟身邊的農機經銷商學,慢慢的,她對農機型號的特點越來越懂。

王伶俐和父親王志全走進田間查看 資料照片

王伶俐和父親王志全走進田間查看 資料照片

困難還沒說完,尤為關鍵的第三關是如何讓老農民適應新科技。

早在購買插秧機之初,不少人就提過反對意見。以往,一行秧苗,人工雖費時費力,插好后卻整整齊齊,不會遺漏,且秧苗十分牢固。“插秧機常常出現漏插、插得東倒西歪等問題,人們覺得插秧機不如人工好,插秧機推廣起來一度遭遇困難。”王伶俐說,田裡忙了幾十年,不少種農“老把式”見不得在插秧上“糊弄”。

關鍵時刻,參與市裡組織的農業經理人培訓,成為持証農業經理人幫了她大忙。“培訓中認識了專家,聽說大田北斗系統,能使插秧更精准,就很快引入了。”王伶俐說,有了新系統,插秧作業面積、深度等信息實時能反映到手機客戶端上,及時調整插秧路徑。而今,安裝了北斗系統的插秧機,一台一天就能插秧五十多畝,是人工效率的五十倍。

智慧插秧機在水田裡工作 資料照片

智慧插秧機在水田裡工作 資料照片

趁勢快干,王伶俐又著手為合作社引入第三方機構負責財務工作,建立現代財務制度,每年按期以合作社收益為准,根據社員土地股份分紅。“每年有本公開的賬,入股社員對我們經理人也越來越信任。”王伶俐說。

闖過道道難關,成功“七十二變”,王伶俐也從初級變成了持証的高級農業經理人。而今,她已管理了4家農業合作社,管理的土地面積達到6500畝。在她的周圍,也聚集了一幫90后和00后。

策劃 張帆

記者 王永戰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四川頻道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