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阿壩茂縣:一顆蘋果濃縮致富甘甜 成就富民產業

人民網 記者王波
2023年10月16日16:46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金秋時節,正是茂汶蘋果的採收期。走進位於四川省西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南部的茂縣,郁郁蔥蔥的蘋果樹遍布山川,碩果盈枝,香飄四溢。近年來,該縣圍繞茂汶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正在鋪就一副產業興、農村美、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河谷深處的蘋果園。茂縣科學技術和農業畜牧局供圖

河谷深處的蘋果園。茂縣科學技術和農業畜牧局供圖

立足區位優勢 “蘋果樹”變“搖錢樹”

走進茂縣疊溪鎮排山營村的一片果園,飽滿的果實壓彎了枝頭,果民何國兵正在為果樹疏果套袋。“果園目前主要種植有瑞雪蘋果和維納斯黃金蘋果,再等上半個月,就可以開園採摘了。”何國兵透露,按照現在每斤12元的收購價,每畝地有1.8萬的收入。

看著碩果累累的景象,何國兵臉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我以前是蔬菜種植戶,蔬菜市場飽和,收購價很低,而且還要靠天吃飯,一年收入也就萬把塊。但我們這裡,其實更適合種植蘋果,茂汶蘋果的牌子可出名了。”2019年,何國兵開始改種蘋果。作為村子裡第一個嘗鮮的人,他見証了發展茂汶蘋果產業帶來的變化,也逐漸開始帶領著全村百姓走上“致富路”。

據介紹,茂縣地跨岷江和涪江上游高山河谷地帶,由於海拔高低懸殊,垂直氣候和地區氣候明顯,日照時間長,土壤酸鹼度適中,有利於果實糖分的積累,是孕育茂縣“冰糖心”的茂汶蘋果自然生長的理想家園。茂縣蘋果種植歷史悠久,既是高端優質蘋果生產最適宜區,也是首批認定為全國優質蘋果商品生產基地縣之一。2013年,“茂汶蘋果”獲國家農業部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証書》。其中,“金冠”“紅星”“紅冠”等品種還曾獲得農業部蘋果金獎。

在茂縣,何國兵只是通過發展茂汶蘋果產業,實現致富增收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茂縣按照“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強監管、促融合”的思路,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 探索出一條兼顧產業發展、群眾增收、生態保護的生態農業發展新路子,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讓傳統茂汶蘋果產業煥發出新活力。2023年,茂縣蘋果種植面積達到8395畝,預估產量14176噸,總產值達到1.13億元。

依托園區示范帶動 “試驗田”變“豐產田”

園區是產業發展的主戰場,也是承載科技創新的重要平台。茂縣立足於傳統優勢蘋果產業,通過建立特色水果引種示范園100余畝,在引進改良優質品種的同時,大力推廣運用多頭高換、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種養循環、大棚栽培、碎枝還田等實用技術,推動茂汶蘋果產業提質增效。

蘋果園裡套種海椒。茂縣科學技術和農業畜牧局供圖

蘋果園裡套種海椒。茂縣科學技術和農業畜牧局供圖

在茂縣鳳儀鎮營盤山川西北高原特色水果新品種引種試驗示范園裡,農業技術推廣研究院何富全正在田間地頭忙碌,“示范園自2015年建成以來,致力於水果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引進、試驗、示范工作。”何富全透露,園區通過改良栽培技術,變喬砧稀植為高紡錘形矮化密植,“矮化改良后的蘋果樹不會遮擋陽光,讓套種其他作物成為可能。”

據介紹,茂縣全縣耕地總面積為95182畝,但耕地質量不高,人均耕地數量少,平均每個家庭擁有土地不足2畝。通過引種園的栽培試驗示范,在矮化改良的蘋果樹下,套種萵筍、青稞、白菜等其他作物,完美解決了耕地少、產量小、產值低的問題。這種一畝地掰成三塊用的方式,就是茂縣種植業結構調整中的“三個一畝”復合種植模式。

“2022年,我們鎮率先推行了‘三個一畝’復合種植模式。”據茂縣赤不蘇鎮赤不蘇村黨支部書記王成龍介紹,去年,赤不蘇鎮年平均畝產值從過去1.3萬元增加到2.5萬元,將“試驗田”變成了“豐產田”,實現了增糧、增產、增效益三重目標。

長期以來,茂縣因地制宜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打造“一心引領、三區協同、兩帶串聯、多點帶動”的園區主產業帶,建立立體農業發展新模式。目前,茂縣通過園區示范帶動,推廣雙矮蘋果新品種142畝,已建成特色果蔬萬畝示范區5個、核心示范基地28個,培育地理標志認証產品3個、綠色食品24個,省級園區1個、州級園區3個、縣級園區2個。

圍繞三產互動融合 “小蘋果”變“致富果”

提質增效、品種改良只是茂汶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第一步,在全國各地蘋果產業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下,如何凸顯茂汶蘋果的優勢?茂縣的回答是:圍繞三產互動融合。

挂滿枝頭的蘋果。茂縣科學技術和農業畜牧局供圖

挂滿枝頭的蘋果。茂縣科學技術和農業畜牧局供圖

“我自己有7畝地,其中有3畝流轉給四川春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留下4畝耕種,現在收入渠道更豐富了。”王成龍說,四川春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扎根茂縣,是當地的一家綜合性農業龍頭企業。在縣委、縣政府的指導下,赤不蘇鎮按照“專合社+基地+農戶”模式,建立起土地經營權入股創新性制度,形成專業合作社與農戶合理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的利益聯結機制,期間,共進行土地流轉478.5畝,帶動農戶2648戶。

同時,該縣還採取“電商+農戶”合作模式,通過茂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打造“一鎮一業,一村一品”電商品牌,實現11個鎮電子商務全覆蓋,利用互聯網平台等資源優勢,拓展特色水果銷售渠道,最終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聚焦農旅融合,依托九鼎山太子嶺滑雪場開展特色旅游,在安鄉村投入資金380萬元,建設電商培訓中心一個,規范提升發展園區周邊農家樂(民宿)4家,完善農旅基礎設施等,新增現代化智慧農業設施及平台建設,持續拓展產業發展鏈條。

如今的茂縣,立足區位優勢、依托園區示范帶動、圍繞三產互動融合,將一顆蘋果打造成富民大產業,進一步帶動茂縣加速邁向鄉村全面振興。

(責編:袁菡苓、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