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踐行“兩山”理念 加快推進美麗成都建設 共同續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成都新篇章
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 施小琳講話 王鳳朝主持 包惠陳彥夫出席

10月9日,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施小琳出席會議並講話。她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全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部署要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力以赴保護生態、涵養生態、改善生態,加快推進美麗成都建設,共同續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成都新篇章。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鳳朝主持會議。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包惠,市委副書記陳彥夫出席會議。
施小琳在講話中指出,要深學細悟黨中央和省委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部署,強化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的政治責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謀劃推進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了“四個重大轉變”。新時代10年,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這一“國之大者”念茲在茲,創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鮮明提出“十個堅持”系統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認識提升到新高度,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釋新征程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處理好“五個重大關系”,系統部署了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等“六項重大任務”。總書記對四川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明確要求和殷切期望,今年7月來川視察時,旗幟鮮明將“在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上持續發力”作為“四個發力”之一,深刻闡釋指明了四川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位、目標任務、方法路徑、著力重點。在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省委書記王曉暉對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先行區、綠色發展先行區的美好藍圖作出科學謀劃,要求以更高標准抓好美麗四川建設各項重點任務。我們要深刻理解把握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歷史性成就的根本所在﹔深刻理解把握新征程黨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部署﹔深刻理解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及成都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牢記“國之大者”、落實“省之要事”,自覺肩負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以更大力度抓好生態環境保護,以更高水平寫好生態文明建設這篇大文章,在推進美麗四川建設中干在實處、走在前列。
施小琳指出,要全面總結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更高起點上科學謀劃美麗成都建設美好藍圖。近年來,成都堅決扛起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的時代使命,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突破性進展。同時也要清醒看到,全市生態環境保護的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污染防治、生態治理還有很多難題要攻、很多硬骨頭要啃,生態文明建設仍然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今后5年是美麗成都建設的重要時期,必須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始終牢記總書記“把生態文明建設這篇大文章做好”的殷切囑托,以新發展理念為魂,以公園城市為形,在生態本底優化、污染防治攻堅、綠色低碳轉型等方面持續發力,確保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新躍升、“四大結構”優化調整迎來新突破、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取得新成效、現代環境治理水平達到新高度,加快建設超大城市綠色發展先行區,著力打造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實現上述目標,必須始終緊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五個重大關系”,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綠色轉型中推動發展量質齊升﹔突出問題導向、系統施策,強化重點攻堅、協同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尊重自然、遵循規律,因時因地、分區分類找到生態保護修復的科學解決方案﹔深化共建共治、協同推進,讓市民在建設美麗家園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施小琳指出,要堅持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為統領,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成都。要久久為功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扎實做好央督省督和長江經濟帶反饋問題整改,不斷完善長效機制,確保整改成果經得起歷史和群眾檢驗。要全面推進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錨定“雙碳”目標,加快推動“四大結構”優化調整,著力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大力提升產業綠色發展能級,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和生產生活方式。要全力以赴加快生態保護修復,堅持山水林田湖草冰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持續實施“五綠潤城”“天府藍網”行動,加快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等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建設,強化生態保護監管,拓寬生態價值轉化路徑,不斷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要大力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堅定不移以功能為導向推進“三個做優做強”,積極推動一三圈層協同聯動,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著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統籌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堅決整治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讓城市發展更有溫度、市民生活更有質感、城鄉融合更為深入。要切實守牢美麗成都安全底線,積極構建適應超大城市運行發展的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強化環境領域隱患排查風險防控,全面提升城市安全韌性水平。要不斷健全美麗成都建設的保障體系,堅持系統觀念,強化法治保障、市場運作、科技賦能、協同共治,打好法治、市場、科技等“組合拳”。
施小琳指出,要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為推進美麗成都建設提供堅強有力保証。要層層壓緊壓實責任,結合主題教育,強化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責任和能力。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要充分發揮牽頭抓總、綜合協調和整體推進作用,結合“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河湖長制林長制田長制落實、循環經濟發展、市場主體社會主體和市民參與等工作,形成施工圖、責任圖﹔各級黨委政府要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能力﹔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切實扛起第一責任人責任,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難點堵點心中有數﹔相關部門要圍繞垃圾減量分類、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工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要完善督查考評機制,健全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和綠色經濟考評體系,加快打造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的生態環保鐵軍,從嚴從實抓好督查執法和整改,堅決防止糾治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不正之風、無效投入。要加大宣傳教育引導力度,講好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成都故事”,帶動市民成為良好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
會上,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城管委、成都高新區、龍泉驛區、蒲江縣作交流發言。
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有關領導,市法院院長、市檢察院檢察長,市直有關部門、市屬高校、市屬國企主要負責同志等在主會場參加。(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張家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