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離接觸考古發掘現場 了解金代建筑構件等文物
太子城遺址變身金代文化活名片

聚焦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
9月底,國家文物局發布了最新考古成果:西城區右安門內發現金代大型建筑遺址,初步推斷為金代皇家寺院,這也是金中都考古首次發現大型官式建筑組群。而在距離北京不到200公裡的張家口市崇禮區,也有著一處金代重要遺存。2017年,隨著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崇禮冬奧村的建設,被泥土封藏了800年的太子城遺址——金代行宮泰和宮終於現身於世人面前。
太子城遺址位於京張高鐵崇禮鐵路線太子城站的北側,北京冬奧會后,這裡也成為游客了解金文化的熱門打卡地。乘坐京張高鐵從北京出發,最快1小時06分即可抵達太子城高鐵站。從高處鳥瞰太子城站,它就像鑲嵌於山中的一塊美玉,又猶如晶瑩剔透的一顆明珠。由於從這裡可以去往周邊各個滑雪景區,冬奧會后這座高鐵站便成為崇禮區旅游及運動的一個重要站點。
從太子城站出站后向北步行約1公裡,即可抵達太子城遺址考古公園。太子城遺址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400米,總面積約18公頃,太子城遺址是第一座經過考古發掘的金代行宮遺址,是僅次於金代都城的重要城址,也是近年來發掘面積最大的金代高等級的城址。結合遺址文化堆積、文物斷代,所處地理位置和文獻記載等,最終確定太子城遺址就是《金史》中記載的金章宗年間建成使用的泰和宮。太子城遺址先后榮獲“2018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與“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9年10月,國務院核定公布太子城遺址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太子城遺址考古公園內,一間紅白相間的遺址展廳格外顯眼。步入展廳所在的西院落遺址,可以看到近2500平方米的遺址原狀展示區,遺址區上建有玻璃棧道,參觀者走在棧道上,可以近距離最直觀地看到發掘現場。現場還能看到太子城遺址考古大事記,從1202年泰和宮落成一直到2019年太子城遺址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發掘現場感受過歷史的痕跡之后,還可以到旁邊的出土文物展示區參觀,這裡展示著大量太子城遺址出土的建筑構件,包括各類泥質灰陶磚瓦、鴟吻、嬪伽、鳳鳥等建筑構件,以及部分綠釉建筑構件、銅鐵構件、瓷器、鎏金龍形飾等。從部分螭吻上刻“七尺五地”“天字三尺”等字上,就可推知這座遺址的等級很高。青磚上多戳印“內”“宮”“官”字,更是皇家宮殿的明証。
在出土的白釉瓷器中,考古人員還發現了15件印摩羯紋碗,底部印有“尚食局”款銘文,而“尚食局”正是我國古代自北朝以來多數王朝宮廷內專掌“供御膳饈品嘗之事”的機構。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出土文物中還有一座“銅坐龍”,作為太子城遺址考古公園的鎮館之寶,這尊銅坐龍堪稱目前我國考古發現造型最復雜的金代銅坐龍,其精美程度令人驚嘆。據介紹,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冬奧紀念柱就是以太子城出土的金代銅坐龍為頂。
除了太子城遺址公園,從太子城高鐵站到附近的太舞小鎮游覽也非常方便。目前小鎮的秋色正濃,太舞的連綿山巒已被秋風涂抹成了一幅黃綠交織的金秋畫卷,乘坐纜車漫步空中,直至崇禮最高峰太舞玉石梁,登高望遠,秋色便可盡收眼底。身處太子城,仿佛在進行一場穿越之旅:800年前,人們在這裡納涼游獵、眺望世界﹔今天,中國在這裡迎接全世界的朋友……文/本報記者 王薇
攝影攝像/記者 王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