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熊貓、蓋碗茶裡飄出火鍋……這些10歲孩子畫的“顯眼包”很成都

神鳥“顯眼包”
■ 在10歲孩子心中,最能代表成都的是什麼?泡桐樹小學三個孩子的奇思妙想給出了答案:從三星堆飛出的“金色神鳥”、芙蓉花拼成的大熊貓“花花”以及蓋碗茶裡飄出了火鍋、辣椒……
■ 日前,成都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聯合市委社治委、市教育局推出我的城市記憶·大運“顯眼包”市民創意征集展示活動,面向全社會發出“顯眼包征集令”。
■ 據悉,活動精選出的大運“顯眼包”在成都規劃館、成都美術館、春熙路、寬窄巷子、天府藝術公園、錦裡等城市地標展出。這次青羊區泡桐樹小學的孩子們繪制和DIY的“顯眼包”也在參展中,在他們小小的腦袋裡,“顯眼包”不只是“包”,還是一份向外地游客展示成都的最好“禮物”。
孩子們的“顯眼包”很有成都特色
背著有一份沉沉的驕傲感
三名創作“顯眼包”的孩子分別是11歲的張芷寧、10歲的曹皖婷和黃茗熙,都有繪畫功底,“顯眼包”所繪的畫面明亮、大氣,有著濃郁的成都特色。
張芷寧說,她所繪的圖案靈感來自於三星堆的“神鳥”,此外還伴有鬆樹、荷花,圍繞著顯眼包中原來就有的“太陽神鳥”標志,整幅圖色彩絢麗、充滿趣味,名副其實的“顯眼”。
曹皖婷則在包上寫了大大的“成都”二字,還畫了兩朵帶葉子的芙蓉花,它們和弧形的“太陽神鳥”標志巧妙地構成了一隻熊貓造型,背后還有一座山。為什麼會畫芙蓉花?曹皖婷介紹,首先芙蓉花是成都的市花,花像熊貓的眼睛,葉子就是熊貓的耳朵。其次成都有隻特別有名的大熊貓叫“花花”。所以她想到用花來畫熊貓。山則是青城山,它們都代表了成都。
對於“顯眼包”的喜愛,曹皖婷幾乎溢於言表。她告訴記者,自己家和爺爺奶奶家一共收到了兩隻“顯眼包”,無論是出門逛街還是買菜,他們都會背著。在這位土生土長的成都女孩看來,背著成都大運會發的“顯眼包”有一份沉沉的驕傲感,“別的包上面是很多小朋友喜歡的卡通人物,但我們的‘顯眼包’上有我自己手畫的‘成都’,比別的包更有意義”。
家庭和學校
是孩子最生動的“文化課堂”
在孩子們眼裡,“成都”並不抽象,它由這座城市的傳統文化、生活方式以及精神面貌共同組成。黃茗熙的“顯眼包”,畫的就是蓋碗茶,茶杯裡飄出的“香味”被形象地畫成了一條長長的“溪水”,上面飄著火鍋、辣椒以及花瓣……充滿想象力。
黃茗熙表示,自己家就住在寬窄巷子附近,茶館特別多,爸爸也特別愛泡茶,所以才有了這次繪畫靈感。“我們學校還組織過摘茶活動,(我對)那一次旅行印象非常深,茶葉特別香。成都本身茶館就特別多,開在寬窄巷子、開在公園裡,環境好,附近還有溪水。”
負責輔導孩子們繪畫“顯眼包”的美術老師李宇鴻也指出,孩子們所創作的“顯眼包”各不相同,不管是色彩還是構圖,每一幅都很精彩。最關鍵的是,他們帶著自豪感描繪出了自己心中的成都,“每個娃兒背后都代表了一個熱愛成都的家庭,學校和家庭都在培養孩子了解自己的家鄉文化、傳統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泡桐樹小學內就有一間和成都博物館合作的展覽館,裡面由成博挑選出了一系列具有成都本地文化特色的展品,如皮影戲,天府石犀、說唱俑等。“我們希望通過學校、家庭和社會的通力合作,給孩子搭建更多傳統文化培養的平台,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根從哪兒來,擁有足夠的自信心。”德育主任賈璽說。
目前,泡桐樹小學的孩子們所繪制的“顯眼包”正在寬窄巷子東廣場展覽,熱情的張芷寧說,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讓更多的外地小朋友們看到更豐富多彩的成都。”成都很美好,好吃、好玩的特別多,希望大家多逛逛,多看看。”(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杜玉全 昌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