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走四川 書記薦名縣”系列報道(五)
興文縣委書記陳良雲:堅持“文旅富縣” 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子

人民網成都9月29日電 (王凡)在剛剛結束的2023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上,第五批天府旅游名縣名單正式公布,分別是:崇州市、綿陽市安州區、射洪市、南充市高坪區、興文縣、萬源市、雅安市名山區、理塘縣。
日前,我們對話興文縣委書記陳良雲,聽聽興文縣在創建天府旅游名縣中的心路歷程與經驗做法。
人民網:請簡要介紹一下興文縣的文化旅游特色資源。
陳良雲:興文縣擁有世界級的喀斯特奇觀,形成了如天泉洞、大漏斗、岩溶峽谷等珍貴的岩溶地質地貌奇觀,其中興文石海是四川首家世界地質公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薈萃了地球所有喀斯特地質景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喀斯特地貌博物館、教科書式地質景觀”。截至目前,全縣共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4家,國家3A級旅游景區4家。
興文擁有富硒富氧的良好生態。興文縣位於川滇黔渝四省市結合區域,四川盆地向雲貴高原過渡地帶,海拔300米至1800米,立體氣候明顯,平均氣溫約18℃,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興文是中國綠色名縣,全縣森林面積11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3.58%,擁有以僰王山、仙峰山、香水山、玉屏山為主的10萬畝森林生態旅游產業基地,全年空氣優良天數達90%以上,負氧離子濃度每立方厘米近4000個,獲評中國天然氧吧、首批省級生態縣。興文縣土壤天然富硒,富硒大米、富硒獼猴桃等農特產品已成為生態康養的“代名詞”。
興文擁有豐富多彩的燦爛文化。興文縣歷史悠久,是古僰人發展、傳承、興盛、消亡的主要地區,境內至今仍保留著僰人懸棺、岩畫、平蠻碑等遺物遺跡。興文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縣,有大壩高裝、苗族花山節等國家、省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146項。興文是革命老區縣,是川南早期革命的主要發源地,是長征的途經地、戰斗地、宿營地,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游擊縱隊曾在此浴血奮戰12年,現有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紀念館、紅軍岩、朱德詩碑、興珙支部舊址等30余處紅色遺跡遺址。
人民網:為了扎實推進天府旅游名縣創建,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興文都開展了哪些工作?
陳良雲:近年來,興文縣堅持把文旅產業作為富民興縣的主導產業,堅定實施“文旅富縣”發展戰略,堅定不移推進“文旅融合、全域旅游”。
一是加快建設重點引領性文旅項目。立足興文獨特的文化旅游資源,縣城區建成以中山街苗族特色風情街、苗城印象特色街區、希爾頓惠庭酒店為核心的夜間經濟集聚區﹔空鐵新區以興文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旅游服務綜合體為核心,打造旅游集散、旅游消費集聚發展區﹔仙峰苗族鄉建成以磊兮康養酒店為核心的康養旅游體驗區﹔共樂鎮打造以萬畝稻蝦產業為核心的“農耕文化體驗+特色美食品嘗”農旅融合發展示范區。
二是持續開展重點文旅品牌創建。堅定不移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天府旅游名縣”等重點品牌為抓手,持續加強旅游品牌建設,基礎配套、文旅品質不斷提升。近年來,除了建成4家4A級景區、4家3A級景區外,我們還成功創建了全國科普教育基地1處,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2處,省級森林康養基地7處,四川省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1處。
三是常態化舉辦重大文旅活動。把重大文旅活動作為凝聚人氣、提升知名度影響力的重要抓手,以節為媒促進文旅經濟發展。全面開展“一季一主題·一月一活動”,每年常態化舉辦苗族花山節、西部民歌展演、創新竹日用品峰會、小龍蝦論壇等節會活動。
四是持續加大文旅企業扶持力度。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門檻,充分調動社會資本投資興文積極性,出台系列優惠政策扶持本地企業發展,培育文旅“四上”企業55家,引進蜀南文旅、希爾頓惠庭酒店、溫德姆酒店等3家文旅品牌企業落戶興文,成為推動興文文旅產業市場化發展的重要力量。
人民網:為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請問興文縣下一步規劃是什麼?
陳良雲:興文將認真落實2023四川省文旅發展大會精神,聚焦打造國際范、中國味、巴蜀韻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工作部署,堅持“文旅富縣”發展戰略,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子。
一是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和南絲綢之路文化旅游風景道川南長江黃金旅游特色支線建設貢獻力量﹔二是突出抓好精品旅游線路打造、文創產品開發、文化旅游宣傳推廣,大力發展研學旅游、苗醫藥康養旅游、溫泉度假旅游、鄉村度假旅游、度假避暑旅游等文旅業態﹔三是著力推進興文石海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助力建成“長江上游國際休閑旅游目的地”,為四川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游強省作出更大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