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好成就·宜賓 | 一江清水 滿城綠意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萬裡長江水茫茫,宋代詞人李之儀曾以詞句表達空間距離之遠。但長江究竟從何處開始滋潤兩岸,形成城市?
在四川南部,長江、岷江、金沙江三江交匯處,一座擁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宜賓,便由長江滋潤而成。因屬長江沿岸第一座大型城市,宜賓也有了“萬裡長江第一城”的美譽。
鳥瞰三江口
一江清水,滿城綠意。綠色生態帶了給宜賓什麼?
這裡有竹浪濤濤的蜀南竹海。千峰萬嶺,峰峰是竹,嶺嶺皆綠。來到蜀南竹海,既可以耳聽聲聲竹濤,眼望幽幽翠竹,感受竹“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的君子風度﹔又可以飲一杯“竹海山泉”,品一盞“竹海美酒”,感受以竹為鄰、以竹為友的淡雅自然。最妙的,是品嘗一席全竹宴,盡情領略一次“熊貓大餐”。
蜀南竹海
這裡有堪稱“喀斯特地貌博物館”的興文石海。異峰競秀,怪石爭奇。漫步地表石海,游者最喜的是“波濤漱古岸,鏗鏘辨奇石。”來到地球特大天坑,鳥瞰天坑,深藏巨壑,氣勢雄偉﹔坑底仰望,絕壁千仞,圓天遙遙。再到中國空間規模最大的溶洞——天泉洞一探究竟,游者將感受到溶洞的流光溢彩,似仙闕樓台,若瑤池勝景。
天坑對唱
天坑俯瞰
這裡有“萬裡長江第一古鎮”李庄古鎮。擁有建置史1470多年,李庄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九宮十八廟,九龍石碑、旋螺殿、祥雲百鶴窗及奎星閣成為李庄四絕。抗日戰爭年代,同濟大學等一批高等學府、研究機構從上海等地遷至李庄,這裡成為了抗戰的文化中心之一。走進李庄,須臾不可失的還有李庄“三白”,即白酒、白肉、白糕,川南美食用“三白”吸引了一批批游客流連忘返。
李庄古街 張光金攝
這裡還有金秋湖、翠屏山,有仙雲峰、僰王山,有七洞溝、龍蟠溪……
位於宜賓市翠屏區的金秋湖 張光金攝
地處上游,水清質優。擁有良好生態環境,更不能把污染留給下游。竭力打造“長江生態第一城”,宜賓將守護好綠色生態見諸於行動。分步搬遷30多戶企業進入工業園,建成100多個城鎮污水處理廠和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新增綠化造林面積150萬畝以上……多年持續整治之下,三江六岸的岸線更美,帶給當地居民一片親水岸線公園。
一江清水,浩浩湯湯奔東流。守住綠色生態的同時,又能不能興業富民?
守護生態與發展工業看似兩難,實則一體。
回答問題,“萬裡長江第一城”把視野放在發展綠色產業上,動力電池之城日漸成為宜賓的新名號。
2017年5月,宜賓邁上電池產業發展之路,2年后,行業全球領先的寧德時代在宜賓落地。引來鏈主,群雄畢至,以三江新區為核心,一個動力電池綠色閉環全產業鏈生態圈逐漸形成。2022年,僅動力電池產業一項就實現產值近700億元。
三江新區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而今,動力電池產業集群效應和規模效應在宜賓逐步顯現,初步建成了全球一流動力電池產業集群。綠色產業之城在長江畔也拔地而起。
港口,汽笛長鳴。大船之上,鋰電池安臥其中,順水而行。由長江而下,與一江清水相伴的,是綠色能源帶來的勃勃生機。
策劃:張帆
記者:王永戰
素材:宜賓市委宣傳部
剪輯:王藝靜 孫文萱(實習)
統籌:王永戰 杜羽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四川頻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