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對口支援之策 共謀交流合作之計 攜手並進共同書寫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新篇章
施小琳前往阿壩州考察調研對口支援工作 劉坪參加相關活動

9月23日至24日,省委副書記、成都市委書記施小琳前往阿壩州考察調研對口支援工作,和阿壩州、縣同志共商對口支援之策、共謀交流合作之計。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阿壩州委書記劉坪參加相關活動。
在成都市—阿壩州對口支援工作座談會上,施小琳代表成都市委、市政府向阿壩州建州7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特別是近年來取得的成績表示衷心祝賀。她說,阿壩州素有“川青咽喉”“治藏依托”之稱,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的革命老區、全國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地位作用十分特殊。得益於國家日新月異的繁榮發展和黨的民族政策的堅定踐行,依靠全州干部群眾的奮斗拼搏,這片土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輝煌成就的取得,充分証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充分彰顯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旺盛生命力。進入新時代,成都與阿壩在產業、文化、生態、人才等領域多元合作進入新階段、取得新成效,共同寫就了新時代成阿合作的“山海情”。
施小琳指出,開展對口支援工作,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局、立足長遠作出的戰略部署。省委始終把推動涉藏地區高質量發展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對加快推進“四類地區”振興發展和推動欠發達縣域加快追趕、跨越發展作出系統部署,特別是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明確提出“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強調促進省內先發地區同欠發達地區協同共興。我們將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和省委涉藏工作部署安排,堅持“中央省委所指、阿壩所需、成都所能”,認真落實全省39個欠發達縣域托底性幫扶工作推進會精神,以更大力度做好對口支援工作,聚焦產業發展、企業培育、市場開拓、勞務轉移、飛地園區建設等領域深度開展幫扶,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帶動作用,深入實施“萬企興萬村”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全力助推阿壩州實現高質量發展。希望兩地進一步深化合作,拓展產業合作新成效、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抓好生態環境大保護、夯實基礎設施硬支撐、促進民生福祉新改善、完善交流合作好機制,攜手並進共同書寫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新篇章。
劉坪代表阿壩州委、州政府對成都市長期以來給予阿壩州經濟社會發展的真情幫扶表示衷心感謝。他說,成都阿壩山水相連、地緣相近、文化相融,兄弟情誼彌足珍貴。開展結對幫扶以來,成都市委、市政府堅定貫徹黨中央、省委關於深化對口幫扶的決策部署,堅定扛起先富幫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政治責任,傾情傾力傾智幫扶阿壩,幫助我們培育壯大產業鏈、提升品牌價值鏈、拓寬市場銷售鏈,一個個帶有“成都”標識的產業項目、基礎設施、商貿平台陸續建成,成為攜手共建現代化的政治工程、民心工程、示范工程。特別是先后選派多名黨政干部、科技、教育、衛生人才到阿壩挂職幫扶、智力援助,為阿壩帶來了新觀念、新理念,為阿壩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劉坪表示,阿壩州將以對口幫扶為契機,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高質量承接對口幫扶工作,用好幫扶政策、全力承接受援任務,齊心協力、攜手並進,努力打造對口幫扶“升級版”。阿壩州將加力推動雙方政策互動、資源互享、優勢互補、交通互聯、產業互融、生態互保、信息互通,持續深化教育科技、經濟貿易、文旅融合等交流合作,共同努力,讓兩地的感情越來越深、合作越來越廣、發展越來越好。
在阿期間,施小琳一行前往崇州市援建的馬爾康市啟蒙星蒙特梭利幼稚園、新津區援建的小金縣牦牛全產業鏈項目和蘋果共享農庄項目實地調研,實地了解協作項目建設管理運營和幫扶政策落實等情況,要求在促進產業互補、人員互動、技術互學、作風互鑒上下深功夫,著力解決教育、醫療、衛生等群眾急難愁盼,不斷提高受援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施小琳還看望慰問了在阿部分對口支援干部代表,並進行座談交流。施小琳寄語大家堅持“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牢記初心使命、樹牢宗旨意識,積極主動融入、嚴格自我要求,當好援藏精神的傳承人、團結進步的帶頭人、共同富裕的答卷人、為民服務的暖心人、實干擔當的代言人,努力在“淨土阿壩”、雪域高原書寫人生精彩篇章。她指出,有關區(市)縣和部門要高度重視對口支援干部人才的服務保障工作,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力支持、管理上嚴格要求、生活上熱忱關心,讓大家安心干事創業、為援建工作貢獻智慧和力量。
成都市領導鄧濤、劉玉泉,阿壩州領導蔡清禮、許磊、馮宇、李昱隆、旺娜參加。(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張家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