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陸當老師
陳文成:讓更多台灣學生了解大陸
9月10日教師節那天,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教師陳文成在江蘇參加兩岸農耕交流活動。兩岸村民互相交流鄉村振興的經驗,分享耕作故事。在現場,有村民向陳文成送去了教師節的祝福。
作為家裡第一代來大陸學習工作的人,出生於1989年的陳文成在本科時受到“兩岸驚騎團”活動的影響,跟北大師生一起在台灣環島騎行了9天8夜。團隊裡的老師告訴他,“有機會可以走出來看看”。
2011年,從台灣彰化師大體育系畢業后,陳文成選擇來到大陸繼續深造。臨走前,父母邀請了親戚、朋友、同學,在家裡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歡送儀式。提著行李,陳文成從此踏上了北京求學之路,先后在北京體育大學攻讀了碩士和博士學位,在北京大學完成了博士后工作。
從不能吃辣到現在可以嘗遍大陸各地美食﹔從不認識大陸朋友,到現在逢年過節有同學會把山東的煎餅、河南土雞送過來﹔結婚時從大陸趕到台灣的朋友、同事坐了滿滿兩桌,“這裡的朋友很多,機會很多,是一片發展的熱土。”
入職北京大學后,陳文成在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任教。乒乓球奧運冠軍丁寧也曾坐在他的課堂上,下課后跟他交流課程問題。“在這裡,學生們會勇於發表自己的觀點,眼神裡有很強的求知欲。”陳文成說。
在兩岸交流活動中,他也把更多的台灣大學生帶到了大陸。在參觀亞運會博物館時,20多個台灣大學生被場館裡的沉浸式場景所震撼。在參觀企業物流時,學生們被大陸的運輸系統所吸引。有同學私下告訴他,“未來也想來大陸念書。”
有一個在座談會上結識的學生,加了陳文成的微信,咨詢他如何報考北京大學研究生,向他要了備考的書籍資料。這名學生跟著他在北大裡面轉了好幾圈,回去后告訴他,“北大太好了,希望未來可以成為北大的校友。”
陳文成的角色多變。他還是“海澱台灣青年驛站”負責人,和團隊一起每年服務1000多人次的台灣學生,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就業等問題。借助“海澱台灣青年驛站”,他和團隊開設了考研分享會,邀請在北大讀書的台灣學生做經驗分享,幫助台灣學生報考大陸學校﹔和海澱區企業合作做專場招聘會,幫助台灣學生了解大陸的就業生活政策,來大陸就業生活。
有更多的台灣青年受到陳文成的影響留在了大陸工作。今年8月,他幫助一名台灣大學生在大陸找到工作。學生媽媽專程來到北大,帶來了台灣的特產太陽餅,感謝他的幫助。
“我想服務更多的兩岸青年同胞,告訴他們書本上看不到的。在工作之余,推動兩岸青年的交流和交往,促進彼此之間的理解和溝通,讓兩岸青年一家親。”陳文成說。
在大陸學習、工作的十幾年裡,他成為冬奧會的志願者,參與了冬奧兩岸創意主題活動、“魚龍舞元宵 燈下賀冬奧”“學雷鋒 志願服務助力冬殘奧”等志願活動,服務超過38萬人次﹔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慶典之中,陳文成作為台灣青年的代表加入方陣隊伍,向祖國獻禮。當國歌響起時,這位30多歲的男人已淚流滿面。
今年10月,陳文成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爺爺去世前,最想看一看大陸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家族裡,陳文成拿到了族譜,通過族譜留下來的痕跡找到了自己的老家——福建安溪。他記得爺爺常跟他說,人要懂得感恩,要飲水思源。
“爺爺去世后,尋祖的任務就交到了我的身上。”陳文成打算帶著家族的親戚來到福建,沿著族譜裡留下的痕跡去祭拜祖先。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楊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