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熊貓書店出圈 實體書店破局

2023年09月01日08:02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熊貓書店出圈 實體書店破局

“熊貓書店滿月啦!”8月21日,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镋鈀街75號,人氣如天氣,熱火朝天。由新華文軒打造的首家熊貓主題書店迎來了“滿月”慶典。7月21日到8月21日,短短一個月,熊貓書店因其自身的鮮明特色和文化價值,成功“出圈”!

是書店,也是熊貓的世界

熊貓書店,誕生於7月21日,總面積350平方米,以“歡迎年輕的旅者和心動的靈魂”為品牌理念,服務於本地年輕讀者與外地游客。

熊貓書店別具一格的logo,出自四川著名畫家邱笑秋之手。他設計了一組親子熊貓logo,圖案由一大一小兩隻相互陪伴的熊貓構成。既有國寶的萌萌憨態,又不失東方韻味。在談到創作靈感時,邱笑秋表示:“熊貓努力生活認真成長,我們也在堅持成長。熊貓與我們相伴相依,從古至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完成了‘陪伴’的承諾。”

還沒走進書店,大熊貓的萌態和大自然的清新就扑面而來——整個外擺區,融入了露營元素,將環境打造成一片自然繾綣、充滿綠意的竹林。兩隻名叫“軒小樂”的大熊貓雕塑相當吸睛,一隻“趴”在進門左手邊的大熊貓涂鴉牆打卡區位置,托著肉肉的腮幫子,懶洋洋地翻著書﹔另一隻“站”在書店門口,樂呵呵邁著小腿撐著小傘,綻放笑臉歡迎大家進店。書店亦提供“軒小樂的橙色小傘”作為合影道具,讀者、游客“想拍就拍,想炫就炫”。

推開書店大門,便完全沉浸於一個熊貓的世界。熊貓書店收集了大量熊貓相關圖書,約200個品種1000余冊,包含熊貓科普、熊貓繪本、熊貓圖鑒、熊貓攝影集、熊貓研究以及部分絕版圖書如《大熊貓圖志》《大熊貓研究》《四川獸類原色圖鑒》等。

同時,店裡還集合了國內外熊貓文創產品、設計師衍生周邊等近1000種文創好物。而最令讀者和熊貓粉激動的是,熊貓書店是熊貓工廠的品牌授權店和線下體驗店。開業第一周的每一天,一隻熊貓工廠的限量高仿真熊貓現貨在店內售賣﹔滿月當天,熊貓工廠在現場開放大熊貓“花花”1.5月齡新品體驗活動,首創醫用級硅凝膠制作的液態大熊貓,帶來軟糯真實的熊貓寶寶質感,讓顧客愛不釋手。

除了閱讀和文創帶來的快樂,書店還創新調制了成都首家熊貓主題飲品,如《熊貓澡堂》·澡后青提茶,《熊貓,你好!》·蓋碗茶拿鐵,《你是胖,我是萌》·熊貓同款窩窩頭,以及冰湯圓、熊貓冰激凌等,產品的豐富性與話題熱度兼具。

遠赴上海邂逅“魯迅先生”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熊貓書店,知道“軒小樂”這隻品牌代言“熊”,8月,借2023上海書展的東風,熊貓書店與“1927·魯迅與內山紀念書局”特別合作,推出了“1927書局×熊貓書店:在四川北路遇見愛讀魯迅的軒小樂”的聯動——兩家主題書店內都各自設置以對方元素為主題的圖書文創展銷專架,“花花”到了書局,高仿真玩偶讓上海讀者足不出“滬”感受頂流大熊貓的可愛。

走進1927·魯迅與內山紀念書局,書桌、書架、展台上,都有一段頗為有趣的話:在四川北路,遇見愛讀魯迅的軒小樂。印著這段話的展板上,一邊是可愛大熊貓的畫像,一邊是長衫寸頭的漫畫魯迅,俏皮得很。

在書局裡走走逛逛,隻見裡面陳設有《熊貓花花》《熊貓王》《追蹤大熊貓》《大熊貓童話》等書籍,和它們放在一起的,是《吶喊》《朝花夕拾》《魯迅家書》《魯迅回憶錄》《魯迅十五講》……還有趴著的“花花”玩偶,讓每個路過的顧客都忍不住拿起來撫摸一下,合影留念。

與此同時,許多精美的魯迅主題文創產品,也同步在成都的熊貓書店裡亮相,令眾人愛不釋手:微縮版八仙桌和藤椅,那是魯迅在內山書局時最愛坐的地方﹔還有木刻版畫主題明信片、信紙等——魯迅曾經大力推動木刻藝術在中國的發展,編輯出版了木刻畫集。書店還用漫畫的形式,表達了“花花”想給魯迅送竹筍的熱情。

“這不僅是兩家主題書店的聯動,更是兩座城市之間同頻共振的默契。未來,熊貓書店還會繼續與更多主題書店深入合作,開展城市之間的聯動。”熊貓書店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1927·魯迅與內山紀念書局和熊貓書店的特別合作將持續到今年9月底,其間1927·魯迅與內山紀念書局還將推出熊貓限定花束等以“熊貓”為主題的衍生產品。

實體書店走出破局之路

自7月21日熊貓書店亮相至今,店內人流如織,日均千余人到店打卡,不僅收獲本地讀者的喜愛,更有來自江蘇、福建、廣東、新疆等地的旅客,以及來自韓國等國家的海外友人持續到店。此外,著名畫家邱笑秋、袁派評書合作演員吉光、熊貓工廠PANDA創始人胡玉路以及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研究員、滎經縣大相嶺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巡護員等相繼走進熊貓書店,共創了很多有趣、有愛、有深度、有影響力的熊貓故事。

熊貓書店為什麼這麼受歡迎?除了借頂流“花花”的光,其背后,是四川不斷推進實體書店發展邁出的新步伐——首家熊貓書店,就是新華文軒閱讀服務事業部在主題書店方面探索的一次全新嘗試。“打造‘川派’特色文化事業和產業精神,加之熊貓熱和旅行熱,我們新華文軒閱讀服務事業部迅速調整定位,並與四川人民出版社、讀者報合作,打造了首家熊貓主題書店。”新華文軒閱讀服務事業部總經理楊柳青介紹。

談及熊貓書店的未來規劃,楊柳青用了12個字:“價值導向,故事驅動,內容賦能。”楊柳青透露,接下來,持續將熊貓書店和“軒小樂”打造成精品IP,賦予熊貓書店和“軒小樂”獨特的陪伴價值,使其有敘事和故事,激發其長期生命力,實現IP的拓展,引發更多的市場共鳴。

如何拓展IP?楊柳青認為,激活跨界能力是很重要的途徑,“嘗試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地挖掘IP價值。一方面展開合作跨界、推出聯名產品﹔一方面進行主題書店的探索、城市之間更多聯動形式,實現品牌輸出。”

此外,增強體驗感,持續豐富書店的打卡體驗,更新與熊貓相關的代表川派文化的產品周邊,也是熊貓書店積極探索的路徑。楊柳青直言:“希望以此為顧客提供沉浸式、體驗式的滿足,與受眾之間建立起情感關聯,積澱形成不易改變的忠誠度。”

未來不止熊貓書店

在數字化時代,大多數人認為實體書店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每一年都有關於實體書店如何破局轉型困境的聲音,但在四川,在成都,實體書店的發展卻像是一個例外。

讓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2023年1月3日,北京開卷公布,在2022年,全國共有165家新開的書店,遍布於26個省份的62座城市。其中,成都市以18家新生書店,居於榜首﹔根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連鎖書店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統計分析顯示,中國書店數量超過1000家的有20座城市,其中成都書店數量最多,達到3522家。

如熊貓書店一樣,四川的實體書店不斷厚植消費需求、創新商業模式,摸索著獨屬於他們的破局之路。

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新華文軒黨委書記周青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實體書店對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具有重要作用。“當前,實體書店面臨著數字化產業沖擊、經營模式轉型艱難等深層次的發展困境,總結吸取熊貓書店的成功經驗,新華文軒將發揚創新精神作為實體書店破局的關鍵。”

所以,未來,不止熊貓書店。“我們將把握文化消費趨勢,做好實體書店轉型發展規劃,結合當地文化元素打造一批特色主題書店。”周青說。(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姍姍)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