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正式發布人才分類目錄
成都工匠、體育賽事獎牌獲得者首次納入人才支持類型

制圖 李開紅
8月29日,《成都市人才分類目錄》(以下簡稱《目錄》)正式面向社會公開發布,明確6大類共224項人才支持類型,面向五湖四海持續彰顯禮才之心,釋放城市禮遇廣聚天下英才。
《目錄》支持對象按類別劃分,共設置A、B、C、D、E、F六類,其中,A類主要支持諾貝爾獎獲得者等國際頂尖人才﹔B類主要支持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中除杰出人才之外的人選等國家級領軍人才﹔C類主要支持省級杰出人才獎獲得者等省部級領軍人才﹔D類主要支持相應的國家和省、市級人才以及博士研究生等人才﹔E類主要支持碩士研究生、相應的專業技術和技能人才﹔F類主要支持本科大學生和相應的技能人才。
此次發布《目錄》,是成都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及黨中央和省委、市委有關部署要求,著力打造西部地區創新高地的生動實踐,又是成都創建國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加快建設全國創新人才高地的蓄勢之為。
以戰略發展為導向 聚力支持重點人才隊伍
全面貫徹中央和省委、市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強化現代化建設的人才支撐,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目錄》將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納入支持范圍。聚焦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和高效能治理,對人文社科、教育衛生、基層治理、鄉村振興、金融、體育等領域人才覆蓋支持、分類評價,夯實與成都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高素質人才方陣。
圍繞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首次將“國家工程師獎”獲得者、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國家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成都工匠、技術經紀(經理)人等人才明確納入《目錄》。圍繞持續放大成都大運會綜合效應,首次將奧運會、亞運會、全運會、大運會等體育賽事獎牌獲得者及其教練員等人才明確納入《目錄》。圍繞豐富青年友好型城市內涵,將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本科大學生納入《目錄》,成都正敞開城市胸襟,面向全球匯聚青年人才、搭建廣闊舞台。
以破除“四唯”為要義 著力創新人才評價機制
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始終求賢若渴,不拘一格,著力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目錄》注重憑創新價值、能力和貢獻評價人才,針對不同類別人才探索實施精准差異的分類評價方式,創新提出“以薪定才”“以崗定才”“以績定才”“以賽定才”“以投定才”等,建立科學化社會化市場化的人才評價制度,充分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正式發布的《目錄》,將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負責人納入科技創新類﹔將總部在蓉的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企業的主要負責人、營業收入達到一定標准企業的主要負責人(須同時滿足年收入達到一定標准)、在蓉固定投資達到一定額度企業的主要負責人等納入重點產業類﹔將在專業性大賽中獲獎、取得各類創新成果的人才納入相關類別。
以授權賦能為牽引 充分發揮用人主體作用
充分發揮用人主體在人才培養、引進、使用中的積極作用,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目錄》給予高能級創新平台、鏈主企業等用人主體一定名額用於自主認定人才,並納入相應類別,真正實現“用人的評人、評人的用人”。
正式發布的《目錄》,賦予在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四鏈”融合型高能級鏈主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一年度納稅100強企業自主認定權,每年可自主認定2名D類人才,享受相應政策支持。
《目錄》有關事項可撥打12345熱線進行咨詢。下一步,成都人才認定系統將於近日開通,屆時同步公布人才認定辦理途徑和咨詢電話。屆時各類人才可通過線上進行人才申報認定、查詢辦理進度、開展業務咨詢。后續,成都市還將陸續出台與《目錄》配套銜接的系列政策,為人才精准匹配落戶安居、生活補貼、貢獻激勵等政策支持。據成都發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