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國際車展點燃秋季車市 “金九銀十”成色可期

8月25日,2023年成都國際車展正式開幕。記者了解到,今年共有129個汽車品牌在11個館內盛裝展示,帶來全球首發首秀及熱賣爆款車型近1600輛。
恰逢周末,成都國際車展迎來火爆客流,市民踴躍參觀。成都車展火熱的背后,是成都廣闊的汽車消費市場。業內人士指出,從成都車展開幕以來的火爆人氣以及舉辦的時間節點來看,有望成為點燃國內“金九銀十”車市的“催化劑”。
市民購車熱情高漲 車市“金九銀十”拉開序幕
汽車行業有一句話,哪裡有A級市場,哪裡就有A級車展。
不同於北上廣三地的國際車展更側重品牌傳播、新品新技術展示的特點。從時間節點來看,成都車展處於“金九銀十”傳統車市旺季的時間節點,因此,歷來在兼具品牌發聲的同時,更顯眼的是其每年都會為車企完成大量訂單,近年銷量更是節節攀升,有為下半年“打頭炮”的使命。
在成都車展上,多個品牌攜新車首發首秀,成為媒體和消費者關注的話題。“今天忙到沒有吃午飯。”8月26日,在AITO問界展位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日上午,AITO問界新M7大五座版在成都車展現場亮相並開啟預訂。在蔚來汽車展台,記者看到,不少市民正在參與車商開展的積分換購禮品活動,展台上圍滿了看車的市民,想坐進車內體驗一下內飾、空間更是要排隊。在2樓的洽談區,也坐滿了意向客戶,還有不少客戶在等待空位。現場幾十名銷售都在接待客戶,甚至同時要接受多名客戶的問詢。
“通過參觀成都車展可以全面了解成都甚至全國汽車市場的發展情況和趨勢,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和決策的依據。而成都汽車市場的多元化、競爭激烈和獨特趨勢也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機會和挑戰。”業內人士認為,成都車展的意義遠不只是新車展示。無論是對於汽車產業鏈還是對於消費市場都有非常重要意義。
中汽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7月是車市淡季,國內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0.1萬輛和238.7萬輛,環比分別下降6.2%和9%,同比分別下降2.2%和1.4%。因此,業內人士認為,成都車展除了向西南市場輻射外,其呈現出來的熱銷之勢,也將為其他省市的汽車消費提振信心。今年是提振消費的關鍵之年,通過成都車展促進新車銷售、增加訂單的成果效應,可以進一步促進下半年的汽車消費,為今年車市的“金九銀十”開一個好頭。
打出惠民利民組合拳 為提振消費注入“強心劑”
2023年是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70周年。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汽車產業一直是國內促進消費和穩定經濟的重要領域。
今年6月,成都出台規劃,要加快建設世界級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地,到2025年,汽車產業整體規模力爭達到3000億元,本地整體產量達100萬輛(不含異地分子公司產量),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80萬輛,產量達25萬輛。目前,成都汽車保有量已超過600萬輛,汽車消費火熱。汽車作為大宗消費,對於消費整體帶動作用顯著。不僅如此,汽車還擴大了人們的活動半徑,對旅游、餐飲的帶動也十分顯著。
快速增長的汽車保有量背后,消費鼓勵政策是穩消費信心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各地持續出台促消費相關舉措,將促進汽車等大宗消費作為“重頭戲”,積極推動市場需求回暖,成都更是“動作頻頻”:3月17日,成都龍泉驛區“產銷聯動”汽車消費活動啟動,發放補貼總金額1億元,單車累計補貼最高15萬元﹔5月20日-7月20日,2023年成都汽車消費獎勵活動開啟,資金規模1億元。
不僅如此,今年成都還出台了《成都市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大力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鼓勵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支持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聯動銷售企業在大型購物中心、特色步行街、機關、場鎮等場景開展新能源汽車展示促銷活動。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汽車產業“充電鼓勁”,也推動汽車消費持續增長。
在今年的成都國際車展,提振汽車消費也是重中之重。據悉,此次成都車展還聯合整車企業與經銷商,聯動打出惠民利民組合拳,營造展會良好購車氛圍。組委會介紹,幾乎所有參展商都會推出車展專享購車優惠,並疊加經銷商的各種綜合優惠,旨在激發市場活力,釋放消費動能。(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劉泰山 陳秋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