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學堂”精彩紛呈
在家門口學“非遺”
“春風寒,春風寒,寒著寒著就變成了暖﹔秋月彎,秋月彎,彎著彎著就變成了圓。”上午9點多,在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胡集書會文化展廳,傳出孩子們唱戲的聲音。
孩子們身穿戲服,站成一排,左手持兩片銅板,右手以鼓鍵子擊鼓,曲藝老師馮壽林在一旁輕撥三弦,為演唱伴奏。
胡集鎮有悠久的曲藝歷史,傳承八百多年的胡集書會是興起、扎根於當地的曲藝集市盛會。近年來,當地高度重視傳統曲藝的傳承和培育,在學校開設傳統曲藝課程,還利用假期組織周邊學生集中學習。
作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馮家門三弦”的傳承人,馮壽林經常在業余時間教授孩子們西河大鼓等地方傳統戲種。“現在不少學校都開設了曲藝課,喜歡傳統曲藝的孩子越來越多了。”
“今年暑假我已經學會了兩首新曲子了!”學唱西河大鼓已兩年有余的胡集鎮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胡藝夢對記者說。
2023年7月,惠民縣組織各鄉鎮,整合多種資源,依托圖書室、書畫坊等功能室,開展豐富多彩的“暑期學堂”,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在惠民縣孫武街道鄧家社區內的一間活動室裡,81歲的蓋敬德老人和82歲的張秀蘭老人正在教孩子們剪紙,十幾名孩子圍坐在老人身邊,聚精會神地聽著。
折疊、描畫、裁剪……在老人的耐心講解和社區志願者的協助下,一張張普普通通的紅紙,在孩子們手中相繼變身成蝴蝶、星星等童趣盎然的剪紙作品。“作為一項傳統非遺項目,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暑期,我們組織了3次剪紙活動,孩子們興趣很高,每次屋子裡都坐滿人。”孫武街道辦事處宣傳辦主任李落落這樣介紹。
“揉、滾,搓、捏,再用小刻刀靈巧地點、切、刻、劃。”下午時分,在惠民縣姜樓鎮黨群活動中心,劉延貴的“面塑小課堂”開課了。作為面塑制作的“行家裡手”,他曾多次參加“非遺進校園”活動,並被多所學校聘為非遺教師。
課堂上,劉延貴一邊講著制作技巧,一邊幫孩子們調整面塑形狀。“現在很多孩子看不到這類傳統民間工藝了,讓他們有機會親身體驗一下,就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劉延貴說。
“面塑、繪畫、剪紙、戲曲……非遺借助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的活動走進鄉村,不僅讓鄉村兒童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惠民團縣委副書記王卉說。目前,惠民縣共開辦了45期暑期學堂,實現了14個鄉鎮全覆蓋,累計參與學生數量超過800人。
(新華社記者高 天 王厚原)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08月28日 第 0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