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超100萬將被凍結”的謠言引關注 專家解讀

近日,關於“銀行存款超100萬的儲戶存款將被永久凍結”的消息在網上傳播,引發一些儲戶擔憂。
央行微信公眾號22日轉發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台的文章稱,網傳“8月開始,銀行將永久凍結部分存款賬戶”純屬謠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等法律法規,銀行必須保護存款人利益。在實際生活中出現的銀行凍結賬戶情形也需要遵循相應的法律程序,不存在僅憑一紙公告或所謂的內部文件就凍結賬戶的情況。
“要凍結存款”謠言從何而來?
上海辟謠平台檢索發現,自今年3月起,網上就出現各種冠以“銀行驚人決策”“銀行重大改革”等標題的消息,來源均為網民個人或名為“**財經說”“**科技”的自媒體。這些賬號發布的內容大致相同,意思是“銀行有新決策,將永久凍結部分存款賬戶”﹔“生效時間”則不一樣,有的比較模糊,也有的說是“8月”“9月”等。
中新財經也注意到,目前在一些媒體平台上仍有類似消息在傳播,有財經賬號“添油加醋”地寫到,“存款凍結給儲戶帶來了巨大的不便和困惑,忽視了儲戶的權利。”更有網友在謠言下留言稱,“錢存銀行不靠譜了,有錢趕緊存去國外。”
銀行是否有權凍結存款?
那麼,銀行究竟是否有權凍結儲戶存款呢?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接受中新財經採訪時表示,一般而言,隻有人民法院才有權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及其他資金,銀行會根據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等法律文書進行凍結,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到期如果不繼續申請查封(凍結),則解除凍結。
同時,在目前的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中,公安機關也會通過銀行對儲戶存款賬戶進行臨時性凍結(臨時性支付)。
“除此之外,即便是中國人民銀行,也無權凍結存款賬戶和存款。”董希淼強調。
談及這類謠言發酵的原因,董希淼認為,一方面部分自媒體賬號利用人們的恐慌心理博取流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反電信網詐工作造成的賬戶突然凍結給儲戶帶來了一些心理上的不確定性。同時,未來要繼續提高居民的金融素養,加強投資者教育。(中新網宮宏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