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劇變臉蓉寶”變臉的秘密是磁吸 眼睛是最難的工藝

成都大運會頒獎儀式上,“川劇變臉蓉寶”成了各代表團獲獎運動員的寵兒。因為別出心裁的設計,很多運動員拿到它時,都驚嘆不已,愛不釋手。
日前,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專訪了“川劇變臉蓉寶”設計師、北京元隆雅圖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文創高級設計總監張小桐,探尋這個獲獎運動員新寵誕生的故事。
頒獎版為特別定制
在成都大運會頒獎儀式現場,記者注意到“川劇變臉蓉寶”手辦都是選取了川劇變臉扮相中經典的樣式,不同的是頒獎版是金帽紅斗篷,而收藏版則是黑帽紅斗篷。
在頒獎儀式上,獲獎運動員拿著的是“川劇變臉蓉寶”的主體,現場沒有臉譜面具等相關配件。據了解,這是成都大運會組委會擔心運動員在獲得好成績后特別激動,在慶祝時誤把配件弄丟,待頒獎儀式結束后,再將相關配件的保護盒一並交給獲獎運動員。
據悉,目前“川劇變臉蓉寶”總共推出了11款不同的臉譜面具。其中,“川劇變臉蓉寶”盲盒系列中推出了7款不同的臉譜面具,包含了1款隱藏款臉譜面具,收藏版“川劇變臉蓉寶”是從這7款不同的臉譜面具中精選出來5款。
而頒獎版“川劇變臉蓉寶”則是特別設計定制的4款臉譜面具,是獲獎運動員專屬,不會出現在其他“川劇變臉蓉寶”產品中。
張小桐告訴記者,為了設計出一款能夠受到運動員和觀眾喜歡,同時也要極具川味蜀韻,突出成都大運會特色的作品,團隊先后修改了二三十版設計稿。
“剛開始的設計是本身沒有任何服飾的基礎款‘蓉寶’,想在基礎款的基礎上通過增加服飾、配件等,實現變臉換裝的效果,但是設計之后感覺不夠驚艷。經過反復修改設計,最終選擇了‘川劇變臉蓉寶’。”張小桐說。
此外,與市面上其他可以變臉的玩偶手辦不同,頒獎儀式上的“川劇變臉蓉寶”採用的是磁吸式的變臉方式。
張小桐介紹,從結構工藝上,市面上大部分的變臉玩偶手辦都是先將不同臉譜或五官印在球面或者柱面上,通過軸的旋轉來改變玩偶的面部,從而實現變臉。如果採用這種方式會對“蓉寶”面部破壞非常大,“蓉寶”的五官本身是有起伏。如果用圓形或者柱形,會破壞“蓉寶”的可愛形象。最終,設計團隊選用了磁吸式的變臉方式,在“蓉寶”形象之上進行了二次創作。
“磁吸式比較便捷,操作起來比較簡單,可以設計不同種類、樣式的臉譜面具,在‘蓉寶’臉上實現變臉更換。”張小桐介紹:“同時多個磁吸式的臉譜也可以疊在一起,供運動員和消費者自己開發新玩法。”
至少需要18項流程
張小桐介紹,生產“川劇變臉蓉寶”的公司是西部地區最大的玩具制造商之一。據介紹,“川劇變臉蓉寶”從制造工藝的運用到材料的應用等環節都非常復雜,包括從3D打印到注塑,再到零件噴涂等流程,至少有18項之多。為追求成品后的精細完美,3D打印的產品間隙偏差要精確到0.05絲(1毫米=100絲)才會被認為合格。
“川劇變臉蓉寶”制作工藝中最為困難的部分是眼睛、變臉面具和會徽LOGO,它們涉及多種顏色的移印,但凡技術不過關,就會破壞產品的效果。為了真實還原“大熊貓”的眼睛,讓人第一眼能感受到“蓉寶”精氣神,設計方選擇了凹陷的眼睛設計。工程師們不斷調整膠頭的軟硬程度進行適配,最后呈現出盲盒裡“蓉寶”眼珠黑灰色漸變的效果,層次分明,仿佛能映出人的影子。
“每天都會看到對‘川劇變臉蓉寶’的正面反饋,這是對我們設計團隊的肯定。”張小桐說:“希望可以借助成都大運會,讓世界了解中國的文創產品,喜歡中國的文創產品。”(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李嘉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