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ride火出圈 跟騎行達人逛綠道尋花海追日落…

“成都最新版Cityride路線來了”、“在錦城湖騎完最后一公裡,直奔火鍋店”……
最近,繼Citywalk之后,Cityride(城市騎行)又“出圈”了。越來越多的成都市民開始在網上分享他們的騎行路線和經驗。
對大多數人來說,騎行可能是一個愛好,可能是一次對大自然的探索、一場對夏日微風的追逐,也可能是一種繁忙工作后解壓的方式。百人百樣,每個人對於“為什麼騎行”都有不同的回答,而其中共同的核心原因一定有“騎行環境”。
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展示了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生態密碼,這組密碼則隱藏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最新數據顯示,天府綠道建成總裡程已突破6500公裡,全市各類公園數超過1500個。
成都的“生態答卷”還在繼續書寫。
近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採訪了一些騎行達人,其中有騎齡近20年的騎行者,也有從山東來定居的“新成都人”。透過他們的視角,一起去成都街頭走一走,去“刷圈”二環路(輔路)看夜景,去綠道上尋找向日葵花海,去錦城湖追逐日落……
騎行人數近200萬
成都綠道已突破6500公裡
據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全國已有1億多人把自行車作為常用的代步工具,每年有近千萬人參與和自行車相關的活動及賽事。同時,在小紅書上,騎行相關的筆記超過289萬條,抖音上“夜騎”話題相關的視頻播放量高達32億。這些數據背后,反映的是騎行人數在飛速增長。
從銷量數據也能直觀感受到騎行“出圈”的軌跡。某互聯網平台數據顯示,今年部分類型的自行車銷量暴漲500%,不少品牌成交額同比翻了好幾倍,有的型號訂單甚至排到2024年。“從去年2月開始,北京、上海、成都的自行車銷量暴增。今年上半年,‘購車難’有所好轉,但相當一部分車型仍需訂貨等待,目前我們俱樂部,部分車型需要等3-6個月才能拿到。”四川省老車迷自行車俱樂部負責人黃詩琪表示,加入俱樂部的騎行愛好者,人數也有明顯增多。
騎行,在成都已成為一種新的城市生活文化符號。在黃詩琪看來,騎行具備社交屬性,比如分享騎行線路、裝備、環境,以及大家對騎行認知的提升,這些都是促使Cityride(城市騎行)成功破圈的原因。“當大家把騎行當成一種城市生活理念,不再用簡單的‘通勤’來定義,這意味著大家開始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網絡平台分享騎行日常,很大程度上帶動了騎行運動的新一輪‘復興’。”
成都具備城市騎行破圈的條件。最新數據顯示,成都規劃建設16930公裡全球最長天府綠道體系,目前已累計建成各級綠道6500余公裡,綠道服務半徑覆蓋率95.88%。其中環城生態區作為城市超級“綠環”,目前100公裡一級綠道已全線貫通,全市各類公園數量超過1500個。另一組數據顯示,成都市現有騎行人數近200萬,輻射人群超過500萬。
夏日的晨曦和黃昏、城市街巷與綠道,都能看到騎行者的身影。雖出發點各異、目的地不同,但總有一些風景和共識,在滾動的車輪下不期而遇。
最美的風景在路上
用兩個車輪,觸摸城市肌理
成都是一座適合騎行的城市。晚上9點以后,黃詩琪經常會沿著二環路輔路“刷圈”。“白天的二環路一路都是風景,最美的要數長滿‘爬山虎’的橋墩。陽光穿過橋洞時,偶爾會形成‘丁達爾效應’,有種誤入‘綠野仙蹤’的錯覺。”她說,在夜晚,沿著二環路輔路騎行“刷圈”的感覺很自在。
“想看城市夜景,一環路值得推薦。騎行錦江綠道,沿著錦江一路往九眼橋方向走,城市夜景燈光很美。”夜晚的一環路不僅車水馬龍、行人如織,還有獨屬於成都的寧靜與祥和。黃詩琪用騎行方式見証了城市發展變遷,親歷了公園城市建設帶來的生態環境提升,“綠道也讓成都多了一張閃耀世界的名片。”
對於城市休閑騎行的方式,黃詩琪這樣推薦——往成都西門上騎行全程幾乎沒有爬坡路,很有歷史氛圍,比如寬窄巷子、北較場城牆遺址、蜀漢廣生宮娘娘廟等﹔往東門騎行,可以捕捉工業歷史痕跡,成都傳媒集團東郊記憶最具代表性。一直沿著錦江騎,可以感受新老成都的交替,途中還有幾個公園和移動咖啡車以及各種美食,“這條線路適合城市休閑騎玩家,一路吃、一路看。”
“環城生態公園綠道全程約100公裡,上坡路大約20公裡,下坡路差不多也是20公裡,平路總計60公裡,全程根據車型和騎行者配速,總耗時4-10小時。”在黃詩琪看來,綠道上最美的路段在沿錦城湖往西方向的安靖街道沙灣村,“在大橋下面有一片向日葵花海,全程1公裡左右。”她接著說,在環城生態公園綠道和錦江綠道交叉口附近(中和濕地白房子附近),“經常能看到一種城市裡不常見的鳥,它腿很長,非常漂亮。”
另一條可選路線是從青龍湖開始,順時針往錦城湖段騎行。沿途景色迷人,包括濕地、湖泊、樹林、鮮花、特色建筑和流行的拍照點等。“整個路線總裡程約20公裡,騎行難度適中。”翻著手機裡的騎行照片,黃詩琪說,最令人期待的還是追逐日落的時刻。沿著錦城湖上的玻璃過道向西行進,“下午5點以后環湖騎行,會看到藍粉色晚霞,湖面波光粼粼,還能聽到鳥叫聲。”
騎行達人孔鬆推薦錦城湖到桂溪生態公園這段線路,“沿途可以觀賞到水杉,很美”。作為生活在成都的山東人,他認為成都是一座包容與時尚並存的城市,“在成都,我可以找到適合滑板、騎行、劃槳板等運動的地方,這座城市能滿足我對運動的各種想象。”
騎行的故事還在繼續。
無論你喜歡短途騎行還是長途“冒險”,在成都,都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帶你在成都街頭走一走。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趙雨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