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上海交大川籍教師盧藝:

一根琴弦上的“藝”與“工”

2023年08月01日08:00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根琴弦上的“藝”與“工”

琴棋書畫,是中國古代文人的傳統修養,如果隻看《琴書密碼》的書名,你或許會以為,它定是出自一位年高德劭的傳統文人。而實際上,這部新著的作者、來自四川瀘州的盧藝,不僅是“85后”,還是一名貨真價實的工科學者。

  盧藝的人生之路,始終由“藝”與“工”交織而成。一方面,他學的是飛行器設計,任教於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自動化系﹔另一方面,他生於藝術之家,在書法、古琴領域鑽研頗深,長期業余從事教學、普及工作。

  琴弦,成為盧藝兩種身份的交織點,尤其是人機工效專業領域的重要課題。近年來,他與上海當地琴弦企業合作,開展中國民族樂器琴弦的技術改良,以及現代合成材料琴弦的研發。“雖然只是技術上的一小步,卻是文化理念上的一大步,更是隨時空而變的正向傳承和發展。”對此,著名斫琴家、古琴演奏家王鵬評價道。

  十年書寫,對古琴進行科學化注解

  盧藝出生於一個藝術之家,他的祖父是徐悲鴻的學生,父親在瀘州當小學美術老師,大姑的專業則是鋼琴。從小他就跟著父親學畫、習字,“那個年紀,這樣的狀態必然是強制的。”從父親收藏的字帖裡,他認識了歐陽詢、趙孟頫、顏真卿、王羲之等名家,后來,寫字逐漸從負擔變成了習慣,乃至盧藝的一種休閑方式。

  小學四年級時,盧藝偶然通過學校活動接觸到航模,參加了瀘州當地組織的航模制作培訓和比賽,對這一領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高中畢業后,他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設計專業,讀博、公派出國也都順風順水。目前,無人機仍是盧藝重要的科研方向。

  不過,即使走上了一條純工科的專業道路,盧藝卻一直保持著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大學宿舍是八人間,沒地方畫畫,書法就佔據了盧藝大量的課余時光。同時,無論在北京讀大學,還是后來到上海工作,他都長期在培訓機構教書法。2010年,他還在朋友的牽線搭橋下,拜師開始學習古琴。“四川跟揚州一直有關系,古代不是叫‘揚一益二’嘛。我是四川人,但我學琴實際上是從廣陵派開始的。”

  學琴以來,盧藝常常會不自覺地用自己更熟悉的書學理論與實踐,來對照當時還不那麼熟悉的琴學。“想得多了,自然就需要動手記錄,這一記就持續了10年。”他發現,這些文字大多奔向了“琴書互喻”這個主題,在他眼中,二者越來越像中國傳統文藝所產出的“雙胞胎”。盧藝同時覺得,自己有理工人的思維模式,眼中的藝術似乎更多了一些條理﹔但又有藝術生的隨性,眼中的科學往往更關注“人”。

  《琴書密碼》一書應運而生。《論書》一章,探討中國書法“二王正脈”流傳過程中的重要物証﹔《論琴》一章,從弦、琴、人、曲四個角度解構古琴的前世今生,為其做科學化注解﹔《琴書合同》一章,對“琴書相合”這一命題進行了詳細論証和思辨……除了400多頁的圖文,盧藝還配套錄制了約20小時的視頻解說課。

  該書一大亮點,就是借助跨學科方法,對中國民樂尤其古琴進行科學分析。“我們的樂曲不能隻強調旋律,隻看到音高,不然怎麼知道你彈的是亮、悶、潤、透還是什麼?”盧藝說,音色其實就是“藝工結合”的點,“所有樂器都基於音色來設計,先找到音色,再設計音程。音程是功能,音色是審美,這是一個科學問題。”

  創新研發,賦予現代琴弦“絲”的審美

  2018年,盧藝入職上海交通大學,在教學科研工作中,他一直在關注中國民樂的音色問題。“我們學生現在做的一個課題,就是研究中國民樂的音色地圖,研究每種民樂的音色特征在哪裡,為什麼中國的民族樂器合不成交響樂。”

  在盧藝看來,音色問題不只是關乎演奏,更重要的因素其實是“器”。“對於民族樂器尤其是弦樂器,人們更看重的往往是演奏者。但琴學理論的發展,如果缺少對琴器的研究,沒有真正體現出科技進步,就是個‘瘸腿’的研究。”

  這恰好與盧藝的專業方向關系密切。“我的專業包括人機功效,比如一個鼠標,要看它怎麼好使,不會造成‘鼠標手’。而樂器,就生動體現了人跟工具之間的反饋帶來的功效。”在自動化系,他作為控制科學、系統工程領域專家,試圖用全局觀去了解和利用人和物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系,讓人造物更好地為人的需要服務。

  上海的傳統文化氛圍以及配套產業鏈,給盧藝的研究課題提供了落地的機會,他與一家著名的琴弦公司合作,開展產學研相關配套工作。在他看來,琴弦之於樂器,好比發動機之於飛機,“一張聲音不好的琴,哪怕再是名家之作、流傳有序,也不足貴。這是一個集合材料學、力學、振動學、聲學等多學科的綜合專業。”

  在這裡,藝術和科學、工程有機結合了起來。他們研發了一款手機App,可用於樂器、人聲、音響等專業分析和音色認知教學,以古琴為例,在配弦音色、演奏音色評估,以及斫琴調音分析和記錄方面,都可以提供精確的量化數據。

  中國傳統民樂大都用絲弦,新中國民樂改革以來,鋼弦逐漸一統天下,樂器形制等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樂器都變了,再回到傳統絲弦是不可能的,那條路走不通。”盧藝等人取法前輩專家,以流傳至今的優秀琴器、琴弦作為音色范本,運用新技術、新材料解決制造的均勻性等問題,提升“鋼質絲弦”的效果——既有鋼弦的穩定性,又有絲弦的音色。他們還持續探索合成材料琴弦,滿足當代演奏者需要,提高樂器的表現力。

  盧藝一邊帶著學生開展音色相關的研究工作,一邊就琴弦自動化生產進行攻關。“我們現在樂器是手工的,琴弦也是手工的,有賴於工人的經驗和技術。”而要研發“鋼質絲弦”和合成材料琴弦,就離不開科技的力量。同時,這也是琴弦國產化的一條路徑,“在這個點上發力,在現代琴弦上找到古人‘絲’的審美。”

  人物名片

  盧藝

  1985年生於四川瀘州,現任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自動化系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工學博士。研究方向為系統安全、人機工程與樂器聲學,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央軍委裝備預研、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自幼學習中國書畫,后習古琴,近年來著力推動中國民樂“絲韻之美”的產學研進程,兼任上海戴氏琴弦制作社技術總監,“吾調·吾聲”民族室內樂團藝術總監。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余如波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