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金牛:聚焦“一老一小” 托起“朝夕美好”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會老。“一老一小”是一件貼近個人生活又關系國計民生的事。社區是社會的“神經末梢”,也是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如何讓群眾實現宜居宜業居更考驗細微之處的功夫。
近日,人民網四川頻道深入成都金牛區調研,看社區如何創新舉措,破解“一老一小”難題,以實際行動托起“朝夕美好”。
金牛區營門口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實習生 吳舒婷攝
溫暖“一老” 建起服務根據地
“洗澡、洗頭、剪指甲、用藥照護及指導……一個電話便能享受到這些貼心的上門服務。”茶店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項目總監楊麗容介紹,為了提高轄區內老人的養老生活,社區引入第三方機構,共同服務老人,目前轄區內老任可以享受到健康養生、社工服務、文體活動、長護險居家照護、輔具租賃、便民服務、養老顧問等服務。
“社區老人十分滿意一系列居家上門服務內容,現在開設的陪診服務也已經實現盈利,提升了自我造血能力。”楊麗容說。
據了解,茶店社區日間照料中心佔地270余平方米,設有閱讀角、康復區、文化娛樂區、認知障礙友好專區等功能服務區,配置了社工、養老顧問、護理員、輔具適配師、健康管理師等專業人員,為轄區老年人排憂解難。
開放的花園陽台上,老人們正在晒著太陽聊著天﹔走進室內,一張大長桌坐滿了老人,志願者們正在細心地教老人們折紙,旁邊的展示牆還張貼著老人們的涂色作品……這樣美好的生活場景,出現在金牛區營門口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
“整個中心佔地面積1280平方米,目前設置照護床位36張。為轄區內有需求的老年人就近提供助餐、日托、全托服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高敏介紹,社區養老中心涵蓋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等綜合功能,嵌入認知性障礙社區試點及開放式復合式養老院試點,將滿足周邊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為社區老人提供就近、便利、綜合的養老服務。
老有頤養,讓“夕陽”更美。據了解,2023年,金牛區已建成3個街道社區養老綜合體,完成892戶空巢獨居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建成10個街道老年教育學校,為群眾提供法律援助服務5669人次。
老師正在講解繪本。實習生 吳舒婷攝
關愛“一小” 筑牢幸福保障網
鋪設了三層地毯的地面、“1米高度”視角的適兒化改造……走進金牛區的萌牛家托育中心,透過玻璃往班裡面看,小朋友們正排排坐著聽老師講繪本故事,耳邊不時傳來孩子們的童言稚語,快樂的笑容一直在他們的臉龐綻放。
該托育中心位於成都市金牛區婦幼保健院二期大樓,佔地面積920平方米,其中戶外面積100平方米,為0-3歲嬰幼兒家庭提供高質量科學照護和教養服務。
“年輕人現在上班忙,老人照顧小孩也比較吃力。為了更好地解決社區居民’幼有所托‘的問題,社區引進了我們,在家門口就能為居民提供普惠又安全的托育服務。”萌牛家托育中心副主任余娟介紹,目前該中心托位數共150個,開設3個班型,其中乳兒班1個、托小班2個、托大班3個。
為老人們提供的可租賃的輔具。實習生 吳舒婷攝
志願者教老人折紙。實習生 吳舒婷攝
幼有善育,讓“朝陽”蓬勃。萌牛家托育中心是金牛區關愛“一小”的小小縮影。據統計,金牛區現有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76家,托位容量3805個,每千人擁有托位數為2.97個。全區通過備案的0-3歲托育機構有20家,備案托位數1494個,其中普惠性托位305個。
近年來,金牛區充分發揮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引領作用,構建“醫育結合”托育服務新模式,依托金牛婦幼“萌牛家”托育中心示范品牌,推進“1+N”社區托育點建設和公辦普惠托育服務。同時,為豐富不同年齡段兒童服務內容,金牛區23個社區也在積極開展兒童友好創建,舉辦“金心護航 公益徒步”“童心向黨·逐夢成長”子活動,吸引全區2000余戶家庭參加,打造“金心護航 童創未來”未保品牌。
據了解,下一步,金牛區將不斷創新“一老一小”服務模式,探索智慧養老服務模式,推動嬰幼兒照護服務高質量發展,建強未成年人保護關愛工作陣地,開展黨建引領“微網實格”特殊關愛人群關愛救助幫扶工作,讓老人享受更健康、更幸福的晚年,讓少年兒童擁有更安全、更幸福的童年,用實際行動托起“朝夕美好”。(王凡、實習生吳舒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