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探訪大運村

2023年07月26日08:22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探訪大運村

成都大運村裡裝扮一新的共享單車。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華小峰 攝

來自澳大利亞的蘇珊(左)和隊友展示剛剛買到的兔年版“蓉寶”。 新華社記者 鄭直 攝

成都大運村運動員餐廳窗口供應的大熊貓造型豆包。新華社記者 鄭直 攝

在成都大運村科技服務工作站,工作人員展示以自己形象為原型的3D打印真人手辦。 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隨著成都大運會的臨近,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已陸續抵達,入住位於成都大學校園內的成都大運村。從7月22日開村至8月11日閉村,由居住區、運行區、國際區和交通區4部分組成的大運村,是提供服務保障時間最長的場館之一。賽事舉辦期間,這裡將為代表團提供住宿、餐飲、健身、文化交流等多項服務。

  作為大運會期間運動員們居住、生活的重要場所,總建筑面積約66萬平方米的成都大運村裡,有哪些最新熱點?運動員們的生活和用餐體驗如何?大運村裡的志願者之家運行情況怎樣?記者帶你走進大運村。

  大 運 村 志 願 者 之 家

  這裡是“小青椒”的溫馨港灣

  7月25日下午,成都大運村,青春活力洋溢,各個代表團正陸續到達。“小青椒”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各個區域,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小青椒”是成都大運會志願者的昵稱。本屆大運會共有2萬名賽會志願者,其中大運村有近千名志願者,提供代表團服務、競賽咨詢、交通指引等服務。

  大運村是運動員們的家,而在“村”裡也有一棟專屬於“小青椒”的家——志願者之家。7月25日,記者進行了現場探訪。

  營造多功能的溫馨環境

  大運村志願者之家位於國際區,規劃使用面積5500平方米,於7月13日正式開放,主要服務大運村近千名“小青椒”。

  “這位是我們的‘好伙伴’。”走進大門,便來到“志願者Club”,志願者顏宇辰指著旁邊一塊大屏幕介紹,這是通過採集多名志願者面部特征,通過AI融合創造出來的虛擬人,能熟悉使用普通話、英語和四川話,提供信息咨詢服務。

  “志願者Club”是“小青椒”們回家的第一站,集多個功能區為一體。顏宇辰在其中的事務辦理區域工作。她說,通過前期梳理,這裡設置了服裝証件服務、儲物服務、場地及設備預約、意見建議和其他幫助等4個窗口,“希望能為小伙伴們提供優質服務。”

  旁邊的愜意自在區,配備有可伸縮旋轉的顯示屏,用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等就可投屏顯示。“平時我們可以在這裡進行小組討論和頭腦風暴。”記者還注意到,擺放著沙發的陽光閱讀區有一塊愛心留言牆,上面貼滿了寫著“成都成就夢想”“加油大運會”等祝福語的便簽。

  大運會賽時,將有100余個代表團入住大運村,“小青椒”們的工作也將進入繁忙階段。為此,志願者之家專門設置了休息區域,如“椒能量閃充站”提供自熱火鍋、面包等13種能量補給餐食,8間休息室則配備有155張行軍床。

  同時,志願者之家還分區設置了桌游卡牌、投籃機、電子游戲等項目,讓志願者們在工作之余放鬆充能。“想為‘小青椒’們傳遞綠色健康、積極向上的氛圍,給他們提供一種溫馨舒適和家的感覺。”大運村人力資源(志願者)業務口志願者主管嚴婉尹說。

  搭建溝通交流平台

  成都大運會是體育盛會,也是文化交流盛會。對於志願者們而言,也是一次溝通、交流、學習的機會。

  7月25日上午,志願者沈美伶早早來到志願者之家,她和活動策劃小組的同事們,要為當天晚上的“樂在‘棋’中”活動做准備,“五子棋比賽7點開始,報名已經全滿了。”

  按照計劃,志願者之家要運行到8月11日,將近1個月時間。沈美伶介紹,為此他們設計了一系列豐富的小型趣味活動,基本可以保証每天不重樣,大家的參與熱情都很高。比如之前的“扇子工廠”、乒乓球比賽,都頗受歡迎。此外,志願者之家還會不定期地將“小青椒”們召集起來,在“志願者Club”的多功能活動區舉辦活動。

  “7月21日,我們就為幾位‘小青椒’舉辦了生日派對,大家一起唱歌、吃蛋糕,增強了凝聚力和積極性。”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顏宇辰覺得自己學到了不少。“‘開村’那天的見面會,有11名來自四川外國語大學的志願者,用11種不同的語言表演‘音詩畫’,太厲害了。”

  記者了解到,本屆大運會的2萬名賽會志願者分布於各個競賽場館、非競賽場館和場館運行中心,提供賽事志願服務,全面保障賽事進程平穩有序推進。在各個點位,均設有志願者之家,讓“小青椒”們在服務期間有一處溫馨的港灣。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瑩佩

  大 運 村 裡 的“ 熊 貓 熱 ”

  想贏得獎牌 想擁抱大熊貓

  “我還是不敢相信自己要代表波蘭參加成都大運會了!過去5年我都在為此而努力!”24歲的卡米拉·娜普洛斯塞克在個人主頁上激動地放上自己在成都大運村裡的照片,此次她也是華沙醫科大學來到成都的唯一一名運動員。在她身后,成都大運會吉祥物“蓉寶”的雕塑分外醒目。

  這隻“乖慘了”的圓圓大熊貓,正隨著大運會開幕的臨近,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而隨著入住大運村代表團數量的增加,這座位於大運村運動員餐廳對街的雕塑,成為眾多運動員的第一打卡選擇。

  早在來到中國、來到成都之前,許多人就對大熊貓充滿向往,在成都大運村,無處不在的大熊貓元素也為人們的成都之行增添許多快樂的記憶。

  “蓉寶”雕塑對街的大運村運動員餐廳,具有中華美食、歐陸風味、亞洲風味等多個門類,而在中華美食的主食分區,日常供應的熊貓造型豆包與黑芝麻湯圓,常常成為遠方來客們探索中華美食的第一步。

  除了室外雕塑與食堂,不少代表團成員會選擇去村裡的特許商店逛一逛,這裡有著多種品類與造型的“蓉寶”周邊可供選擇,不管是可以捏在手裡解壓的桃子版鑰匙扣,還是可以改變造型的“變臉”版擺件,都讓人很難從這裡空手而歸。

  澳大利亞水球隊的露辛達·蘇珊和隊友逛了將近20分鐘,最終選擇了戴著兔耳朵帽子的兔年版“蓉寶”,因為“覺得這個造型最可愛”,而當大家給她解釋這個造型的來源時她才恍然大悟:“原來今年是中國的兔年?那我就知道為什麼是這個造型了!”

  蘇珊說,雖然已經抱回了兔年版的“蓉寶”,但她和隊友們肯定還要再去看一看真正的大熊貓。她說:“雖然還不確定是哪天,但我們一定會去報名的!”

  蘇珊說的是本次大運會的11條城市文化體驗觀光線路,在“安逸耍成都”的主題下,此次大運會提供的這些線路包括成都博物館-寬窄巷子半日游、都江堰-青城山一日游等,當然還有國寶粉絲探訪之旅-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半日游。成都大運會代表團人員可以通過“大運通”App等方式預約報名。

  城市文化體驗觀光線路活動在大運村內設有咨詢處,咨詢處工作人員表示,雖然活動要從開幕后的29日正式開始,但已經有不少代表團的成員前來預約線路,而其中超過50%都選擇了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半日游。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在此次大運之旅中,許多人正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自己的心頭所愛,也更好地了解他們所在的地方。正如尼日利亞大學生體育協會秘書長奇迪貝雷·埃澤尼所說:“這將是一場盛會,我們希望贏得獎牌,擁抱大熊貓,度過美好時光。成都,我們來了!”(據新華社)

  大 運 村 裡 的 禮 物

  大運會期間過生日的運動員 可3D打印一個微縮版“自己”

  7月25日,成都大運村“開村”第4天,隨著各個代表團陸續入住,大運村更加熱鬧,處處洋溢著青春活力。

  進入3D攝影棚,3秒完成拍攝,4天后就可以獲得一個微縮版“自己”……設立在大運村國際區的科技服務工作站,吸引了不少目光。

  大運村科技服務專員咸嘉銘告訴記者,在大運會期間過生日的運動員,可以來這裡獲得一個有趣的紀念品——3D打印的真人手辦。

  據悉,這是一項全新的科技,可在3秒鐘內拍攝800張全方位人物照片,再利用雲端建模技術生成人物3D數字模型,並傳輸至全彩3D打印機,打印出高精度的人物形象手辦,不僅人物的動作、表情、著裝極其逼真,就連頭發絲都清晰可見。

  據了解,目前已經有十幾位運動員拍好了照片,過幾天就能來取這種別致的真人手辦。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瑩佩

  開門

  24小時開放 主媒體中心正式運行

  7月25日,成都大運會主媒體中心正式運行,向成都大運會全球注冊媒體敞開大門。

  大運會期間,主媒體中心是媒體記者們的“大本營”、新聞信息的“總樞紐”,大量新聞報道將從這裡傳向世界,讓更多人認識、了解成都大運會。該中心24小時開放,將為近3000名海內外記者提供賽事報道所需的辦公、語言、交通、餐飲、技術、商業配套等各類設施與服務。

  成都大運會主媒體中心由主新聞中心和國際廣播中心組合而成。主新聞中心主要包含媒體工作間、新聞發布廳、媒體採訪間等區域,還設置有醫療站、閱讀角、成都大運會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郵局、自助銀行等配套服務區。國際廣播中心則是成都大運會廣播電視公用信號匯集、制作、分發的場所。

  在主媒體中心可以領取成都大運會媒體包“錦囊”。“錦囊”源於三國文化“錦囊妙計”典故,具有“錦繡添彩”寓意﹔包內物品涵蓋城市信息服務、辦公差旅、生活服務和賽事紀念等功能板塊共計10件產品,形成媒體現代新“錦囊”。

  在二樓,為了給記者們提供寬鬆休閑的工作環境,主媒體中心在室內設置了一些運動休閑項目。在這裡可以模擬成都的綠道騎行,媒體記者足不出戶,就能零距離感受公園城市的魅力。

  為了向媒體記者展示更多關於四川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主媒體中心在二樓的露天小廣場上設置了豐富多彩的非遺文化體驗活動,如中醫文化、川劇表演、年畫制作、糖畫制作、瀘州油紙傘展示、八段錦表演等。

  “主媒體中心的餐飲服務區、非遺展示區、媒體交流區等,讓我覺得這是真正地想把大運會做成一個交流的平台,像是派對一樣。”作為入駐主媒體中心的媒體記者,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記者蔣林對主媒體中心的多個休閑文化區域印象深刻。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雷倢

  交流

  除了賽場比拼 還有人文交流

  “青春綻放——世界大學生運動員人文交流活動”將於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期間舉辦。

  啟動儀式將於7月26日在四川大學舉辦。活動將邀請大運會火炬“蓉火”設計者許燎源、作家阿來、學者彭鋒等嘉賓,通過講述的方式發布“國寶新韻”博物館文創大集、“大運記憶”外國青年影像計劃、“悅讀中國”文化精品展示、“魅力非遺”中國非遺文化體驗活動等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動。

  此外,“青春In Time”——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運動員聯歡會將於7月29日在成都大運會運動員村舉辦。世界青年大學生將在交流互動中增進友誼互信。(據新華社)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