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給“地球的皮膚”做一次全面“體檢”

2023年07月25日08:53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給“地球的皮膚”做一次全面“體檢”

朱波和學生們從野外回到縣城,已是晚上9點。7月17日上午,宜賓市筠連縣召開了該縣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指導培訓會。會后,來自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簡稱成都山地所)的專家們賡即兵分3路奔赴野外開展工作。

朱波是成都山地所的二級研究員,也是宜賓市片區土壤普查技術專家組的負責人。據他介紹,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簡稱土壤三普)於2022年啟動,計劃2025年完成。去年,我省已在7個試點縣(市、區)完成了土壤採樣,今年則是全面鋪開之年。

土壤被稱作“地球的皮膚”,土壤三普就是要給它做一次全面“體檢”,進一步了解我國土壤的現狀,為土壤的科學分類、規劃利用、改良培肥、保護管理等提供科學支撐。

開展校核,選定點位有講究

前期,國家在筠連縣布設了805個表層土壤取樣點以及13個剖面樣點。

“拿到這些點位,我們第一時間不是直接下去採樣,而是首先對這些點位進行校核,確定它們合不合適。”朱波說。

國家布設的點位為何要進行校核?

原來,這些樣點是國家根據土壤二普資料、國土資源調查成果、衛星遙感數據等統一布設的,由於數量眾多,難免存在可達性差或略有偏差的情況,必須首先進行校核。

所謂校核,首先是在室內展開。當天會議中,十余名專家圍著兩張地圖——《筠連縣土壤類型圖》和《筠連縣剖面樣點分布圖》展開選點討論。

除了技術專家,筠連縣當地農業部門的干部也參與了討論。筠連縣農業農村局總畜牧師、縣土壤三普辦公室主任唐亞軍表示,土壤二普距今已有40多年,而這幾十年也是我國土壤經歷高強度開發利用的一個時期,土壤的利用結構乃至類型質量都會發生變化,由於當地干部更清楚最新的土地利用、農業應用方式,這對選定點位十分重要。

最后,經過詳細討論研究,專家們在結合國家布點和筠連縣實際后,決定該縣的表層土壤取樣點數量不變,剖面樣點要進行適當調整和加密優化。

室內校核結束后,緊接著就是到點位現場進行校核。“現場校核的作用就是進一步核實採樣點位的可達性,並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選點,確保所選點位具有代表性。”成都山地所研究員王小國表示,經過現場校核的點位將反饋給國務院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經確認批准后,才能開展后續土壤取樣工作。

外業採樣,每個樣本都飽含汗水

7月17日下午,筠連縣的室外最高氣溫直逼35攝氏度,烈日當空。在高坪苗族鄉東風村的一個林地剖面樣點的校核中,工作人員為了找到適合的定位,沿著山間的小路向上步行了半個多小時。

“剖面樣點要求挖掘寬度為1.2米,長度至少2米,深度也要挖到1.2米(挖到基岩除外),如果沿道路側邊的山體挖掘可以省出不少作業量,但由於道路側邊山體有可能是過去的滑坡堆積物,因此必須要走進山林內部進行剖面採樣。”朱波表示,為了確保土壤採樣的准確性和代表性,再艱苦的採樣條件也必須克服,可以說每一個取回的樣品都飽含著外業調查人員辛勤的汗水。

據王小國介紹,在后續的正式外業採樣中,採樣隊將根據統一布設的樣點和調查任務,按照統一的採樣標准,開展樣點基本信息調查、成土環境信息調查和景觀照片採集,並完成表層土壤樣品、表層容重樣品與水穩性大團聚體樣品採集、樣品風干、樣品包裝、交接與送達、信息整理和數據上傳等工作。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邵明亮 韋維 文/圖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