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亮相 探秘西南天地“深度地圖”

2023年07月24日20:06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原標題: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亮相 探秘西南天地“深度地圖”

元代大家黃公望、王蒙合作的《山水圖》軸,出土於邛崍龍興寺的唐代菩薩立像,全套民國時期的花轎、珍稀瀕危動物標本……經過近4年籌建,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於23日開館試運行。豐富的藏品、大量珍貴文物帶領觀眾走進西南天地的自然與人文世界,探索地球萬物生靈的隱秘生活,感知古代人類造物與藝術創作的魅力。

  圖為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四川大學博物館供圖)

  玻璃幕牆、青灰屋脊,坐落在錦江河畔的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外觀極具藝術氣息。新館由成都市政府與四川大學合作共建,展廳面積近一萬平方米。

  四川大學博物館館長霍巍介紹,在一代代專家學者科學考察和系統收藏百余年后,川大博物館已收藏人文類文物共8萬余件,動物標本14萬余號,植物標本84萬余份。

  圖為四川大學博物館內陳列的部分動物標本。(四川大學博物館供圖)

  走進博物館,記者看到藏品種類豐富,四層展廳分別設有基本陳列、自然專題展、藝術專題展。步入一樓序廳,屏幕上映入眼帘的連綿山脈展現了西南地區的珍貴自然資源和重要的人文遺跡。隨后,一二層基本陳列展區的自然篇、考古篇、民俗篇、民族篇四個展廳,帶人走進一幅中國西南的“深度地圖”:在這裡可以觀覽瑰麗的山川風物,重拾老成都的市井生活,探尋橫斷山區的多民族生態。

  圖為出土於邛崍龍興寺的唐代菩薩立像。新華社記者 吳曉穎 攝

  憨態可掬的大熊貓、羽毛艷麗的白腹錦雞、身手敏捷的金絲猴……一層自然廳裡陳列的動物標本中,有大量珍稀瀕危和特有動物。

  值得一提的是,民俗廳裡的大紅花轎和排場的迎親儀仗格外引人注目,裝嫁妝的抬箱以及儀仗隊的執杖等配套設備一應俱全。據介紹,這套花轎是20世紀50年代從成都草市街一家名為“鴻發號”的轎行收購來的。

  陳列於第四層藝術專題展的黃公望、王蒙合繪的《山水圖》軸是四川大學博物館的一件鎮館之寶。黃公望、王蒙均位列元四大家,六百多年前的那場聚會,留下這幅稀世珍品,記錄了當年文人騷客的詩酒風流、縱情山水,令后人不勝追慕。

  圖為黃公望、王蒙合繪的《山水圖》軸。新華社記者 吳曉穎 攝

  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評價道,川大博物館是中國博物館“百花園”中大學博物館的典型代表,它將自然與人文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藏品組成結構,擁有數量豐富且富有研究價值的館藏資源,以及充沛豐饒而值得期許的學術沉澱。

  據悉,四川大學博物館將於7月27日至8月10日試運行期間接待公眾預約參觀。(記者吳曉穎、童芳)

(責編:章華維、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